会员
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秦巴山区篇
何得桂 姚桂梅更新时间:2020-11-30 11:05:34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201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精神,成立中国非洲研究院,旨在同非洲各国深化文明互鉴,加强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交流,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中指出,希望中国非洲研究院汇聚中非学术智库资源,增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非和中非同其他各方的合作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以来,着力打造中非交流平台,密切中非学术交往,促进人心相通;发挥研究基地作用,开展共同研究,助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人才高地作用,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发挥传播窗口作用,讲好中国故事、非洲故事和中非友好合作故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秦巴山区篇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三)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实现乡村振兴
- (二)从摆脱绝对贫困到解决相对贫困
- (一)从秦巴山区实践看中国脱贫
- 结语 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
- (四)丹凤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
- (三)定点扶贫助力丹凤县脱贫的实践及其启示
- (二)扶持龙头企业实现贫困群众精准脱贫
何得桂 姚桂梅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公平感知对青海农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研究
本书利用面向青海农牧民进行的调查问卷数据,基于“公平感知测度一公平感知对生计转型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意愿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一评价公平感知对增收效果的影响”这一逻辑链条,系统考察了青海农牧民公平感知的现实状况与特征,在构建农牧民公平感知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平感知特征的差异性,并实证检验农牧民公平感知对其生计策略选择意愿、行为与效果的影响。本书对实现农牧民公平感知与保证经济9.6万字 - 会员
对外开放新格局下陕西金融业改革与开放发展研究
中国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正在构建,业开放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内在要求。开放不足是制约陕西发展的突出短板,推动陕西业改革与开放发展,积极主动打造陕西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是陕西加快改革开放推动陕西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基于此,本书通过梳理有关业发展的理论、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国内外文献资料,为陕西业改革与开放和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陕西业改革与开放发展的制约因素、相对优势、良好经济10.9万字 - 会员
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
攀西民族地区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转变,作为全国脱贫主战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关系到构建融入新格局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与质量。本书首先阐释攀西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不仅是巩固扶贫成果的需要,实现民族大团结,也是民族人民享受中华大家庭发展的需要,接着,分析中国古代、马克思主义者、西方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本书的重点在经济24.4万字 - 会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青海为例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青海省民族地区16万户,53.9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整体上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但青海省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民生短板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脱贫层次低,“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薄弱,返贫风险大。因此,如何持续厚植“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是未来一段时期青海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守住返贫底线,实现高质量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经济15.3万字 - 会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交办给成渝地区的“国之大者”。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指导下,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联合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九大任务,构建了包含9项一级指数、29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监测体系,每一个具体指标又按照指标属性分为成长性指标、关联性指标、一致性指标、经济6.4万字 - 会员
成都服务业发展的多维演变研究
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城市聚集经济特性和服务的基本属性是把服务业与城市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内在机制。成都服务业较为发达,2021年全市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4%,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拟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章主要梳理服务业和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趋势;第二篇章分析成都服务业发展的时间演变;第三篇章分析成都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第四篇章分析成都服经济17.8万字 - 会员
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本书围绕“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主题,构建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分析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从整体和分类视角系统地提出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内蒙古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经济15.8万字 - 会员
攀西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抓实第一资源
本书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18—2022)、“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攀西彝族地区乡村振兴人发展的困境为依据,通过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摸清攀西人口流出的状况、乡村振兴的形势以及人才需求和人才发展的现状,梳理攀西彝族地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研究并提出攀西民族经济13.6万字 - 会员
黄河流域低碳发展论
本书综合运用低碳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对黄河流域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效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流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规律进行总结,对促进流域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济1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