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营造法式(全三册)
更新时间:2023-10-17 11:14:35
最新章节: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已出书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营造法式》由北宋将作监李诫奉旨编修,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由皇帝诏令海行天下。全书正文前有两个附件,一是成书的上奏文档“劄子”,二是全书总体介绍“看详”。正文部分共34卷,大体内容如下——总释:包括卷第一《总释上》与卷第二《总释下》,是对宋以前历代建筑术语的梳理与诠释。各作制度:包括卷第三至卷第十五,涉及古代房屋营造艺术与结构的诸多层面。如壕寨制度在部分内容上,涉及了类似城市市政工程范畴的某些方面;石作制度给出了石雕与石刻艺术的分类、加工技术与做法;大木作制度给出了唐宋时期木结构房屋的等级制度,基本平、剖面形式,房屋建构逻辑,梁柱体系,枓栱体系,屋顶结构体系,各部分主要构成名件等,提出了材分制体系;小木作制度介绍了多种小木作构件,其中的模数制方法,对批量化生产制作很有启发;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等匠作制度与做法,覆盖了房屋内的各种木制名件机器雕刻;彩画作制度使我们对宋式彩画有了一个梗概性的认识;砖作制度与窑作制度记录了房屋营造中造砖、用砖方法与规则。各作功限:包括卷第十六至卷第二十五,说明了如何计算各作营造中所需发生的匠作与劳作的功限及其计量方式。诸作料例、用钉料例、用胶料例,诸作等第:包括卷第二十六至卷第二十八。这些内容不但与前述各卷相呼应,而且包括了施工组织、工程预算、材料筹备与运输、物料及其运送的功限估算等营造相关内容。图样:包括卷第二十九至卷第三十四。其中总例、壕寨制度与石作制度图样1卷,大木作图样2卷,小木作与雕木作制度图样1卷,彩画作图样2卷,传承了宋式营造直观图样。本书亦收录了陶本的图样附卷,供读者参考。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营造法式(全三册)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已出书目)
- 刷饰制度图样(并附卷)
- 彩画作制度图样下(并附卷)
- 卷第三十四 彩画作制度图样下刷饰制度图样(并附卷)
- 卷第三十三 彩画作制度图样上(并附卷)
- 雕木作制度图样
- 小木作制度图样
- 卷第三十二 小木作制度图样雕木作制度图样
- 卷第三十一附 大木作制度图样下
- 大木作制度图样下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赵撝谦《六书本义》研究
汉代学者在大量分析汉字“音、形、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六书理论,由于当时所见古文字资料的局限和六书理论的不完善,自许慎《说文》之后,不断有人对六书理论提出批评、修正和补充,明代学者赵撝谦潜心六书研究,完成力作《六书本义》。本书在综合考察赵撝谦《六书本义》的基础上,对比古今学者关于六书理论的观点,就六书理论及《六书本义》涉及的俗字、异体字、古今字、同族字等文字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六古籍27.4万字 - 会员
唐别集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
本书稽考有传本的唐人诗集、文集、诗文及诗词文合集共一百零六家。与一般叙録类著作泛泛叙及唐集各种版本不同,本书特别注重对百余家唐集的历代数千种传本的具体考察,手检目验,勘查其版本特征、编次体例、文字正误、版本源流以及该集在唐宋以来直到近现代的流传、演变等情形;并对这些唐集的书名、卷数、成书年代、编辑者、刊刻者、收藏者等等,亦按时代先后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述;对研究唐代文学、史学以及目録学、版本学、古籍整古籍45.3万字 - 会员
《关中石刻文字新编》点校汇编
《關中石刻文字新編》是清代學者毛鳳枝所輯的一部金石學著作,全書收錄了關中地區漢魏以迄隋唐的石刻資料一百六十多種,是研究關中石刻文獻的必備書之一。本書首先對毛書進行了點校整理,在此基礎上又廣泛收集了毛氏所輯石刻資料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匯考為目逐一編次。其次,全書還包括了整理者對具體石刻資料所做的討論,以按語的形式附于最末。本書集文字點校、資料匯編和研究于一體,對中古時期石刻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古籍37.9万字 - 会员
鬼谷子
《鬼谷子》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书共三卷,提出了“捭阖”“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所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此书为全本全注全译本,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古籍2.4万字 - 会员
唐语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下)
《唐语林》是北宋文人王谠编撰的一部记录唐人轶事杂说及唐代典章制度、民情风俗等的文言笔记小说。共八卷。该书模仿《世说新语》和《续世说》的体例,按内容分门记事,规模更大,将《世说新语》的原有门类扩大为五十二门。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唐语林》虽仿古籍41.5万字 - 会员
唐别集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
本书稽考有传本的唐人诗集、文集、诗文及诗词文合集共一百零六家。与一般叙録类著作泛泛叙及唐集各种版本不同,本书特别注重对百余家唐集的历代数千种传本的具体考察,手检目验,勘查其版本特征、编次体例、文字正误、版本源流以及该集在唐宋以来直到近现代的流传、演变等情形;并对这些唐集的书名、卷数、成书年代、编辑者、刊刻者、收藏者等等,亦按时代先后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述;对研究唐代文学、史学以及目録学、版本学、古籍整古籍48.2万字 - 会员
曾子·子思子·孔丛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在孔门七十子中,曾参被称为曾子,是对中国后代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学者,也是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孝经》被称为“百行之宗,五教之要”;《大学》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从伦理到政治的人生发展思路,被中国封建时代文人奉为人生圭臬。曾子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中国典型的专题说理散文,是在曾子时代出现的。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孙,孔鲤之子,是战国前期儒家一大重镇,古籍46.5万字 - 会员
盐铁论
本书为西汉桓宽编著。记录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各地推举的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到京城举行会议,“问民间所疾苦”。贤良、文学从反对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开始,对政府政策进行了全面批评,并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反复辩论。全书共十卷六十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该书记述了双方的论点,为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古籍6.1万字 - 会员
《汉书·艺文志》讲要
目录学相当于是学问的清单,摸清家底,才能心中有数,不至茫无津涯,有洞观全局之益。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的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汉书》中的《艺文志》正是目录学中第一要籍。作者在讲授《汉书·艺文志》时所写的这部讲义,广泛参考了十余种批注、研究《汉书·艺文志》的文献,同时也博采其他相关书籍、论文的意见,反复寻绎,间加己意于其中,对《汉书·艺文志》做了较为细致全面古籍2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