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交辩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等更新时间:2024-07-15 16:54:24
最新章节:第10章 译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阿克塞尔?霍耐特和南希?弗雷泽关于“承认”与“再分配”问题的对话。1992年霍耐特出版《为承认而斗争》一书,将“承认”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核心。1996年弗雷泽在斯坦福大学“坦纳讲座”讨论“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问题时,批判了“承认”一元论,以此开启了两人的交辩。弗雷泽认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身份政治”问题,不应仅仅从“承认”的角度理解,还应该从“再分配”和潜在的“政治权利”角度理解。她认为,霍耐特将“承认”概念不适当地扩展了应用领域,从而掩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政治问题。霍耐特认为“承认”能够作为基本概念完成批判理论的使命:既要把握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斗争,又要从规范性的角度指明社会变革的方向。他认为,弗雷泽的理论只是对现实中既存抗争的理论总结,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共谋的,并不足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矛盾。两人的交锋实际上并不针锋相对,都在借争论阐明自己的观点。霍耐特在论述中极为精当地梳理了整个批判理论发展史,并在其中为自己的承认理论定位。弗雷泽则进一步为从政治哲学角度把握现实问题澄清了理论立场。这样的交辩虽然少了火药味,但是表述更为全面系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批判理论传统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
译者:陈晓旭 周凯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交辩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0章 译后记
- 第9章 人名对照表
- 第8章 术语对照表
- 第7章 致谢
- 第6章 承认的要点:对反驳的反驳[1]
- 第5章 被扭曲到面目全非的“承认”:对阿克塞尔·霍耐特的回答[1]
- 第4章 作为承认的再分配:对南希·弗雷泽的回应[1]
- 第3章 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 承认与参与
- 第2章 导论:再分配还是承认?
- 第1章 总序:从直觉到理论——我走向承认学说之路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政府治理评论(第3卷)
《政府治理评论》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贵州省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以解决中国各区域及各级政府的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己任,着力打造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平台。本刊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提倡建设性的学术对话,致力于提升政府治理研究的质量。本辑是第3卷,设有五个专题:乡村振兴专题、公共治理专题、民族国家与地方治理、社会保障专题、书评政治15.8万字 - 会员
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转向
无论是在《正义论》中,还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的计划都是要为民主社会设计出一种适当的道德基础。在后期的《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改变的并不是公平正义的原则内容和制度意义,而是在将一些需要注意的基本事实(尤其是合理多元论的事实)和自由主义理论的实践作用考虑在内以后,如何来构想对它们的证明。本书对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转向进行了细致梳理,深入分析了其政治自由主义转向的内在逻辑和实践逻辑。政治19万字 - 会员
身份政治的历史演进研究:以社会批判理论为视角
全球化进程与流动的现代性加剧了个体身份(SelfIdentity)的不确定性,使人们深陷身份焦虑与认同(identity)危机。上世纪60年代,个人主义的风靡催生了后福特时代身份政治运动的兴起,诉诸于认同的政治运动蓬勃兴起,同时学界对身份政治(IdentityPolitics)的争论方兴未艾。身份政治的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同一性(identity)与差异性之争是身份政治的理论根源。近代政治19万字 - 会员
西部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以H县为例
从国家角度看,县级政府具有“接点性”和“执行性”特点,县级政府治理能力实质就是其制度执行力。本书对“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西部地区H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以期为西部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政治22.8万字 - 会员
分裂主义与国家认同研究:以新疆分裂主义为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认同观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内外有关多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大量著述和正反面案例,以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历史和现实为经纬线,就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分裂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分裂主义对国家认同的危害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建设的关键、文化认同建设是重塑国家认同的基础、减少各民族文化差异和隔阂是反分裂工作取得长久成效的重要因素等基本判断,尝试为新时期我国的反分裂斗争具政治21.3万字 - 会员
政治人类学评论(总第8辑)
本书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辑共六篇文章,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乡村权力与乡村的秩序的重建、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乡村集市的权力整合、“重建寺庙热”中的乡土秩序重构,文章聚焦于基层单位——村庄,对于理解当下政治17万字 - 会员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
本书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公元3-9世纪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政治29.1万字 - 会员
国家战略研究(第2辑)
本书为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学术年刊,精选国内国家发展问题一流专家学者未公开发表之学术成果,聚焦于本年度国家发展战略前沿,深入探讨相关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辩。作为学术年刊,本书更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当前现实问题、焦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其发展大势,进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政治18.1万字 - 会员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评论(2019年卷/总第6辑)
本书是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专门发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研究成果的专业学术出版物。秉持推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学术宗旨,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鼓励理论创新,注重经验研究;回应地方政府治理实践,构建本土化地方政府治理理论;跟踪国际理论前沿,开展建设性学术对话;弘扬公共精神,服务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实践。政治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