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2: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拆掉“隔心墙”(1)

通达明理

宽容是化解一切仇恨的最好方法,理解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爱默生

最动人的演讲--没有人比小约翰·洛克菲勒更能体会这番真理了。

1915年,洛克菲勒是科罗拉多州最受人轻视的人。美国工业发展史上最血腥的罢工,在科罗拉多进行了两年之久。愤怒而粗暴的矿工要求科州煤矿公司提高工资,该公司正属于小洛克菲勒所有。生产被破坏,召军队来镇压,发生多起流血事件。罢工者被枪杀,尸体布满弹孔。

在那种充满仇恨的气氛下,洛克菲勒竭力使罢工者接受他的意见。他成功了。但他又是如何办到的呢?

他先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去结交朋友,然后对工人代表演说。整篇演说就是一篇杰作,它取得了神奇的效果。它平息了要吞噬洛克菲勒的仇恨风暴,而且赢得了不少崇拜者。他提供事实的态度,友善地使罢工工人回去工作,绝口不谈提高工资的事。

这是那段着名演说的开场白,请注意他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善意。

要知道,洛克菲勒演说的对象,前几天还想把他吊死在酸苹果树上,但他的话甚至比面对一群传教士还要谦逊和蔼。他的讲话用了这些句子,像“我能到这儿来很荣幸”、“我去过你们的家”、“见过各位的妻儿”、“今天我们都是以朋友而不是陌生人的身份在此会面”、“友善互爱的精神”、“我们共同的利益”、“我能在此,完全靠了各位的支持捧场”。

“今天,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日子,”洛克菲勒开始说,“这是我第一次有幸看见这家伟大公司的劳方代表、职员和监工齐聚一堂。我可以告诉各位,我很荣幸到这儿来,而且有生之年将不会忘记这场聚会。这场聚会若在两星期以前召开,我对这里的大多数人一定很陌生,我只认得几张面孔。上周我有机会到南区煤矿所有的工棚去看了一遍,并且和各位代表有过个别谈话,除了不在场的代表外,统统见过了;我去过你们的家,见过各位的妻儿,今天我们都以朋友的身份见面,不再是陌生人,我们之间已经有了友善互爱的精神,我很高兴有此机会和各位一起讨论有关我们共同的利益问题。”

“既然聚会本来是由厂方职员和劳工代表共同参加,我能在此,全靠各位的支持捧场。因为我既非员工代表,也不是劳工代表;然而我深深觉得,我跟你们的关系分外亲密,因为就某一点来说,我代表了股东和董事们。”

这不是一段化敌为友的绝佳例子吗?

假如洛克菲勒用另一套方法;假如他和工人们争辩,用严重的事实来吓唬他们;假如他用暗示的语气指出他们错了;假如用逻辑法则证明他们错了,那会发生什么事呢?只能是更多的愤怒,更多的仇恨和更多的反抗罢了。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对你已经满怀恶意和冲突,你搬出各家各派的逻辑学,也无法使他信服。挑剔的父母、盛气凌人的上司和丈夫,以及唠叨的太太们都要了解,人们不喜欢改变自己的看法。他们不可能被强迫或被威胁而同意你我的观点。但他们会受到我们和蔼而友善态度的开导。

赞扬的魔力

对别人仁慈永远不会徒劳。即使受者无动于衷,至少施者可以获益。

--阿萨吉奥利

有一次,百老汇的一位喜剧演员做了个梦:自己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剧院给成千的观众表演讲笑话、唱歌,可全场竟没有一个人发出会意的笑声和鼓掌。

“即使一个星期能赚上十万美元,”他说,“这种生活也如同下地狱一般。”

事实上,不只演员需要鼓掌。如果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丧失自信。可以这样说:大家都有一种双重需要,即被别人称赞和去称赞别人。

赞扬也是一种艺术,不但需要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而且还要有洞察力和创造性。一位举止优雅的妇女对一个朋友说:“你今天晚上的演讲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地想,你当一名律师该会是多么出色。”这位朋友听了这意想不到的评语后,像小学生似地红了脸。正如安德烈·毛雷斯曾经说过的:“当我谈论一个将军的胜利时,他并没有感谢我。但当一位女士提到他眼睛里的光彩时,他表露出无限的感激。”

没有人会不被真心诚意的赞赏所触动。耶鲁大学着名的教授威廉·莱昂·弗尔帕斯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天气又闷又热,他走进拥挤的列车餐车去吃午饭,在服务员递给他菜单的时候,他说:“今天那些在炉子边烧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够受的了。”那位服务员听了后吃惊地看着他说:“上这儿来的人不是抱怨这里的食物,便是指责这里的服务,要不就是因为车厢内闷热而大发牢骚。19年来,你是第一个对我们表示同情的人。”弗尔帕斯得出结论说:“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点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关注。”

在这种关注之中,真诚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只有真诚才能使赞语具有效力。做父亲的劳累了一天后回家,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将脸贴着窗子正在等待和注视着自己的时候,便会感到自己的灵魂沐浴在这甜蜜的甘露之中。

真诚地赞扬别人,能帮助我们消除在日常接触中所产生的种种摩擦与不快。这一点在家庭生活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妻子或丈夫如能经常适时地讲些使对方感到高兴的话,那就等于取得了最好的结婚保险。

孩子们总是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时代缺少家长善意的赞扬,那就可能影响其个性的发展,甚至还可能成为一种终生的不幸。一位年轻的母亲讲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

“我的小女儿经常淘气,而我不得不常常责骂她。但有一天她表现得特别好,没有做一件惹人生气的事。那天晚上,我把她安顿上床后正要下楼时,突然听到她在低声哭泣。我不禁问她出了什么事,她一边哭一边问道:‘难道我今天不是一个很乖的小姑娘吗?’”

说话和善适用于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杰森小时候住在巴尔的摩,邻近的街区新开了一家药店,而帕克·巴洛--这位经验丰富和久富声望的药店主,对此感到非常气愤。他指责他的年轻的对手卖劣质药,毫无配药经验。后来,这个受到攻击的新来者准备为此事向法院起诉。他去请教一个律师,这位律师劝告他说“别把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了,你不妨试试表示善意的办法。”

第二天,当顾客们又向他述说帕克的攻击时,他说:“一定是在什么事上产生了误会。帕克是这个城里最好的药店主之一,他在任何时候都乐意给急诊病人配药。他这种对病人的关心给我们大家树立了榜样。我们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之中,有足够的余地可供我们两家做生意。我是以巴洛医生的药店作为自己的榜样的。”

当帕克听到这些话后--因为赞语乘上闲谈之翼也跟流言飞得一样快--便急不可待地去见自己的年轻对手,并向他介绍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提了一些有益的劝告。这样,真诚的赞扬消除了怨恨。

无论何时,要是有不少人在一起,那就需要考虑周到。大家聚在一起交谈,一个有心人会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这场讨论的参加者。一个朋友曾经常带着赞赏谈论过亚瑟·詹姆斯·巴尔弗总理作为餐桌上的主人的情况:“他会接受一个害羞的人所讲的犹犹豫豫的观点,从中发现出人意料的智慧,把它加以扩展,直至最初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感到自己确实对人类智慧做出了某种贡献。每个客人在离开餐桌的时候会感到像是在空中行走,相信自己比原来想象的要伟大此。”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能把一些令人愉快的真实感受说出口呢?而这本来是可以使别人感到十分快乐的。有这样一句话:“给活着的人献上一朵玫瑰,比给死者送去豪华的花圈要好得多。”此话不无道理。有一位商人常去光顾一家古董店。一天,他刚离去,店主的妻子对丈夫说:“刚才我真想告诉他,我们对他经常上这儿来感到多么高兴”。丈夫回答说:“那么等他下次来时告诉他吧。”

第二年的夏天,一个年轻女子来到这家古董店,说她是那个商人的女儿,并说她父亲已经去世了。店主的妻子告诉了她在她父亲最后一次来店时自己和丈夫的谈话。这个女子顿时含着泪水说:“要是你当时把你的话讲给我父亲听了,那该有多好啊!”

“从那天以后,”这位店主说,“每当我想到某人有什么好的地方,我就告诉他。因为说不定我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人人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只需把它说出来就是了。

如同艺术家在把美带给别人时感到愉快一样,赞扬不仅给听者,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愉快。它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把世界的喧闹声变成了音乐。

要帮助,不要教训

迟助等于无助。

--特伦奇

有一天,南希坐在游泳池附近,忽然听到人声嘈杂,再一看,池水深处有一个人忽沉忽浮。这时,一个男人跑到游泳池边上,大声叫:“屏住气!屏住气!”一个女人也跑到池边上,狂喊:“躺在水上,浮着!”他们的喊声引起了救生员的注意,他奔到游泳池的尽头,“扑通”一声跳下去,把那遇险的男子救了上来。救生员后来对南希说:“天晓得,怎么没有人叫救命?人都快淹死了,还教他游泳!”

几个星期之后,南希参观一所学校的餐厅,救生员的这句话对她很有帮助。她见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走近餐桌,盘子里的牛奶突然打翻了。有人跑上前去把泼出来的牛奶擦掉。一位教师告诉她拿东西应该小心一点,有几个同学嘲笑她笨手笨脚。可怜的小女孩似乎不知怎么办好,只是站在那里发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南希想起那句话,心想她可能没有钱再买牛奶。于是走过去,买了瓶牛奶放在她的盘子里。她立刻露出如释重负和感激的表情,南希知道自己猜对了。

别人遇到危险,人们应该见义勇为,采取真正有帮助的行动。别人遭到困难,人们应该头脑清醒地采取实际行动而不是指手画脚。

当然,有时候对一些事不可操之过急。南希认识一位牧师,他和一个肉贩子的交情很不错。“我每次去买肉,总要跟他聊聊天。”牧师告诉她,“而且我们常常一起去钓鱼。我知道他是酒鬼,可是从来不谈这方面的事。”亲友们多次规劝肉贩子戒酒,有的说:“再这样下去,会喝烂你的心肺!”还有的说:“嗜酒如命,定会自毙!”然而无论怎样劝说都没有用。于是便请牧师帮忙,可是牧师不肯,他只是和肉贩子继续往来。

有一天,肉贩子到牧师那里去,流着眼泪说:“我儿子刚才对我说,他有两样东西不喜欢:一是落水狗,二是酒鬼,因为都有一身的臭味。你肯帮助烂酒鬼吗?”

牧师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于是牧师请一位医生共同协助。“15年来他滴酒不沾。”牧师说,“有一次牧师问他:‘你为什么不要别人帮助而来求助于我?’他说:‘因为只有你从来没有逼过我。’”

帮助人,并没有一定的方式。有一次南希坐飞机,邻座的一位年轻军人用恳求的语气对她说:“太太,我可以跟你讲话吗?”南希点点头。他差不多讲了一个多钟头。他说他离家一年多了。这一年他在战场上,日子过得像是在做噩梦,只见弟兄们一个个死掉,他自己也挂了彩,一只腿残废了。飞机快到他家乡时,他越来越紧张,他的手在抖。可是他继续不停地讲。他变了许多,他的父母能了解吗?还有他的女朋友--他们是靠书信互寄相思的。

飞机降落在跑道上了,他惊喊起来:“哎呀,糟了,镇上的人都来了!”空中小姐走过来,告诉他该下飞机了。他一句话也不说,南希起身替他解释。“先生,怕什么?”空中小姐说:“你身上的勋章又不是白得的!”别的乘客也七嘴八舌地催他,可是他就是不动弹。“咳!那年轻人傻住了。”一位外国乘客说,“我去打他一个嘴巴!”

“不行。”南希抗议道。她把脸贴近那年轻人的脸,带着惶急的声音说:“我的心脏病又发作了,恳求你快扶我下飞机!”

这句话真灵验,他果然小心翼翼地扶着南希下了飞机。他们一下飞机,便有个姑娘从人群里喊他的名字,然后飞奔过来。她一到他们面前,南希便转身走上飞机。“你怎么对他会这样应付自如呢?”空中小姐问。“是一位救生员教我的。”南希回答道。

陷入窘境的人,最需要别人伸出友善的双手,而不是站在一旁指手画脚。帮助他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立即采取你所能做到的行动。口头上的帮助有时就是一种见死不救。

认真倾听

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都共同拥有的东西。

--席勒

在美国的一个《我是干什么的?》的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向来宾提问,要来宾根据提问猜出他是干什么的。这个节目连续播出了25年。

刚开始的时候,阿琳觉得很难掌握自己要回答问题的线索。后来,她丈夫马丁·加贝尔说:“我从这个节目里得到的结论是:你应该仔细听别人说的是什么,要学会认真倾听。”阿琳采纳了他的忠告,结果非常有效。由于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她常常能很准确地回答问题。事实上,她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她能注意倾听。

不过,倾听不仅仅是获取信息。一位70多岁的陌生妇女向阿琳表示,“注意倾听”也是爱你的邻居的一种方式。阿琳常在杂货店碰到这位妇女,这位妇女有着一双机敏又锐利的黑眼睛。每当她看到阿琳时,就会立即走过来跟阿琳滔滔不绝地聊天。有时阿琳很忙,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

“我不久要去阿堪萨斯一次,”有一天她对阿琳说,“那里的春天很暖和,这对我的关节炎有好处。但是,不等你想念我,我就会回来的。”阿琳这才第一次注意到她的手指既僵硬又弯曲。“你一个人去与人们交谈,会发现许多像你这样的人。”

阿琳立刻觉得非常惭愧。那位老妇女是那么高兴,一点也不为自己感到伤心。通过与人交谈,她平静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了。她所需要的,仅仅是能够倾听她讲话的人们的耳朵。从那以后,阿琳渐渐有了尽量倾听别人谈论的习惯。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倾诉,渴望得到倾诉的对象,其实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却能让人变得如释重负,顿时轻松起来。我们应该尊重这一意愿,因为我们也有需要倾诉的时刻。

老师我站着

想到自己的苦难别人也曾经受过,虽不能治愈痛楚,却能使它稍稍缓和。

--莎士比亚

这是一所能看到大海的地势较高的中学,上课时从教室就能看到变化无穷的大海。

那年约有80名新生入学,其中大多数是那些与大海搏击的渔民们的子弟。

那是比彻给新生上第一次课的事情。

“起立。”

大家都站起来。因为是新生,所以都很认真,教室出现瞬间的寂静。

但是,有一名学生耍滑头未起立。

“站起来,刚入学就这种态度可不行!”

比彻的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这时,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站着呢。”

是的,他,赫尔真的是站着呢,只是由于他个子太矮,比彻看着他好像是坐着。

糟糕!比彻做了对不起赫尔的事。

比彻为自己的粗心感到不安,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如果在此时道歉,反而会伤赫尔的自尊心。于是,比彻当时只说了声“对不起”,周围的学生都笑起来。赫尔的心情一定很糟糕,比彻意识到赫尔日后也许会因此受他人的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