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实战全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日本及日元

日本资源贫乏,其GDP总量居于世界第二位,是世界经济大国之一。日本只有12%土地是可耕地,它还有世界最高的精密农业成果,也就是单位土地产量世界第一,粮食自给率达到50%。日本国内市场大,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使得加工贸易兴盛,所以制造业也比较强。特别是工业技术在世界上属于高水平,在众多领域之中,是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尤其是汽车、电子学、造船以及钢铁等产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很大的成长,拥有多家世界级企业。日本服务业产值极为重要,占了全国3/4的经济产值,包括银行、保险、房产中介、零售(百货)、客运、通信等。

20世纪90年代,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地价)急剧下跌,受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后遗症影响,大量的家庭在泡沫高点贷款买了房子而陷入负资产困境,从此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后,在外国需求上升的拉动下,情况略有改善,然而2008年全面爆发的金融海啸摧毁了西方国家需求,导致日本最后的救命索断裂,2008年中期到2009年初每月外销均以1/4的累进速率下滑,制造业信心指数达到历史低点,各项数据也超过泡沫经济时的低点,日本著名的汽车业虽没有像美国汽车业几乎破产,但是也曝出二战后首次亏损。

日本政府在21世纪初就制定战略指出,2005~2030年是日本由外贸顺差国转为逆差国的阶段,日本应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由“贸易立国”向“投资立国”的转变,即增加由国家海外资产利息和分红收益组成的所得收支盈余在日本对外经济中的比例。日本在截至2009年3月31日的2008至2009财政年度中,出现了7253亿日元(约合73.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日本经济在1980财年经历了1.41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后,28年来首次出现年度逆差,日本或许加快“投资立国”的步伐。

日元符号是Yen。日元是继美元、欧元、英镑之后的重要外汇储备。日元的国家标准代码为JPY。1980年12月1日新实行的《外汇管理法》放宽了外汇管制,日元可以广泛用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证券交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元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货币领域中形成了美元、日元和欧洲货币三足鼎立的局面。

1985年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高官签署了广场协议,承认美元被高估,导致日元快速升值。从1985年1美元兑239日元的平均水平,达到1988年1美元兑128日元的水平。在1995年4月,曾达到1美元兑80日元的水平。

日元由于其低利率,与瑞郎一起成为套息交易中的融资货币。近几年,套息交易浪潮的影响远大于日本经济对日元的影响。风险偏好兴趣上升时,投机者抛售日元买入高息货币,风险规避情绪增强时,投机者抛售高息货币,重新赎回日元。不过需要谨慎的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市场对日本经济的信心的基础上,如果日本经济出现明显的衰退或者明显差于其他国家,危及日元的硬通货地位,则日元可能出现新的波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