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的空间梦想: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新发展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龙翔太空

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最后一次飞行,标志着航天飞机时代正式成为历史。NASA需要新的载具将宇航员与物资送往太空,SpaceX公司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龙”飞船应运而生。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是美国宇航局第四代航天飞机,质量为77.7吨。在1985~2010年之间进行了17次飞行。于2011年7月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退役。

“龙”飞船的研制工作始于2004年年底,是由SpaceX公司自筹资金设计的。2006年,以此设计作为方案的核心,SpaceX公司成功中标NAS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验证项目。2008年12月23日,NASA授予SpaceX公司一份价值16亿美元的商业补给服务(CRS)合同,合同要求在12次飞行中向国际空间站运送20吨货物,合同金额根据情况可最多增加到31亿美元。

“龙”飞船整体外形呈钝头圆锥状,高约6.1米,直径约3.7米。飞船由圆锥舱体、一个头部整流罩(发射后弹射掉)和装备了两列太阳能板的支杆组成。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一些标准件,如对接舱口、机动推进器(共计18台)以及支杆结构。与其他可重复使用的飞船不同,支杆结构在再入前与舱体分离(见图1-10、图1-11)。

图1-10 “龙”飞船

资料来源:SpaceX公司官方网站。

图1-11 “龙”飞船内部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SpaceX公司官方网站。

2010年6月,“龙”飞船成功进行了验证飞行。2010年11月22日,“龙”飞船获得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商业航天器再入许可证。2010年12月8日,“龙”飞船首次试飞成功。2012年5月22日,“龙”飞船由“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在对接前两个多小时,空间站宇航员用机械臂完成了对“龙”飞船的“抓捕”,飞船被安全固定在空间站的“和谐”号节点舱上,“好像我们抓到了龙尾。”宇航员唐·贝蒂特说(见图1-12至图1-14)。

“龙”飞船是美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唯一可重复使用的宇宙飞船,它的成功创造了美国商业轨道运输服务的新模式,也使SpaceX公司名声大噪。

图1-12 技术人员正在将“龙”飞船组装到“猎鹰-9”火箭的第二级上

资料来源:SpaceX公司官方网站。

图1-13 “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对接,机械臂将“龙”飞船拖向对接舱口

资料来源:SpaceX公司官方网站。

图1-14 “龙”飞船与“猎鹰-9”火箭组装

资料来源:SpaceX公司官方网站。

2012年5月31日,“龙”飞船作为与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的首艘商业货运飞船,完成了历时9天的历史性飞行。在远离国际空间站的过程中,“龙”飞船关闭其工作模块舱门,以保护这些仪器不受再入过程影响。与国际空间站分离4小时后,“龙”飞船在远离空间站的安全位置上启动发动机。发动机运行20分钟后,“龙”飞船进入再入轨道,利用“天龙座”发动机稳定姿态。在海拔3千米左右,“龙”飞船发出主降落伞打开命令,在主降落伞的作用下减速至每小时17~20千米的着陆速度,然后在距离加州海岸约450千米的位置溅落。SpaceX公司用4艘船迎接了“龙”飞船,飞船搭载的返回货物被运回NASA(见图1-15)。

在整个旅行中,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将“龙”飞船带到空间站,它从那里带回来的已不仅仅是货物(见图1-12)。“龙”飞船完美返回地球,使人们改变了对该公司的怀疑态度。此次任务表明,“龙”飞船成为造访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商业航天器,成为常规货物和人员往返轨道平台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输工具。作为相对独立于NASA的承包商,能够如此成功地研制并试验飞船,SpaceX公司创造的成就数量堪称美国航天项目之最。

图1-15 “龙”飞船回收

资料来源:SpaceX公司官方网站。

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验证任务的成功也使SpaceX公司与NASA向空间站运送12次物资的合同生效。截止2014年3月,SpaceX公司已将进行了两次商业补给服务飞行。2012年10月7日,“龙”飞船首次执行商业补给服务合同任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了重达455公斤的货物;2013年3月3日,SpaceX公司进行了第二次商业补给服务飞行。这两次飞行都有小插曲,凸显了轨道飞行的挑战:第一次任务中,“猎鹰-9”火箭上9个“灰背隼”发动机中的一个过早关闭,造成一个作为二次有效载荷的通讯卫星被放置到了错误轨道;第二次飞行,出现了吊舱故障,SpaceX公司的工程师用几个小时设法解决了故障,确保“龙”飞船重回正轨。

除了“龙”飞船,SpaceX公司还将研制一种被称作“龙实验室”(DragonLab)的无人飞船。“龙实验室”可重复使用,可进行自由飞行,还能够携带压缩的和非压缩的有效载荷。

在“龙”飞船和“龙实验室”开展往返国际空间站货运业务的同时,SpaceX公司还着手开发载人飞船——“龙骑士”(DragonRider)。“龙骑士”的研发可以追溯到2006年,马斯克宣称SpaceX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载人太空舱原型机,并对30人/天的生命支持系统进行了测试。2009年,马斯克建议在两三年内完成载人型“龙”飞船。2011年12月,SpaceX公司进行了首次船员舱室测试。2012年8月,NASA授予SpaceX公司4.4亿美元的合同(CCiCap计划),委托SpaceX公司参与美国的载人航天任务。2013年,NASA公布其太空舱已通过载人发射的设计审查。首次无人发射将在2017年进行,各种测试正在按计划进行。

“联盟”号是苏联第三代载人飞船,与之相对应的载人航天计划称为“联盟”计划。“联盟”号飞船是苏联在积累了多年经验后,所开发出的一种最成熟的载人航天器。

“龙骑士”能够支持7名宇航员或宇航员和货物组合,也能够实现人工控制或自主交会对接,并采用NASA对接系统(NDS)停靠到国际空间站。对于大多数任务,“龙骑士”能够持续停靠国际空间站长达180天,也可以延长至210天——与俄罗斯“联盟”号一样。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有一定历史的“联盟”号,“龙骑士”的一次飞行将花费1.4亿美元左右,平均每个座位仅2万美元;而“联盟”号一次飞行的成本为6.3亿美元,几乎是“龙骑士”的4倍Erik Seedhouse.SpaceX Making Commercial Spaceflight A Reality.2013.。SpaceX公司将使用集成了推进器的发射逃生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为船员再入轨提供全阶段的逃生能力,也是可重用系统。与之前大部分载人航天器可抛弃的多级方案相比,该系统由于不存在一级分离,比传统逃生系统更为安全。

目前,SpaceX公司还在优化“龙骑士”的设计并进行严格测试,包括生命支持系统和先进的座舱设计。一旦通过NASA所有的检查和测试,“猎鹰-9”火箭与“龙骑士”的组合,再加上其最少的级间分离、上升过程中的发动机关闭能力以及入轨全过程中的动力中止能力,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最安全的飞船。

NASA选择“龙骑士”的决定意味着航天领域的市场化。尽管也有反对的声音——很多人认为SpaceX公司毕竟是一家仅有十余年历史的公司,但NASA选择SpaceX公司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为长远的载人航天发展开辟了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