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基础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的制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运动员基础训练过程的地位与组织要点

一、基础训练在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基础训练是运动员多年竞技发展的重要基石

运动训练具有多层次、多阶段的特点,各个阶段训练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运动员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而专项竞技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全面发展的竞技能力基础之上的。作为运动员竞技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正处于运动员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确定基础训练目标的时候,特别要强调基础训练过程的起始性意义和基石作用,注意同后续阶段训练目标的系统协调关系,保证运动员整个多年训练过程的有序与连贯。

在基础训练过程中,我们应根据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充分利用各项素质、机能发展的敏感期,系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水平,为运动员投身长期的艰苦训练提供重要的身体保障。训练中,应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运动能力,引导运动员学习多种技术,实现机体功能的整体和谐,为运动员后期获得高水平的专项竞技能力,最终取得优异的专项竞技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训练过程中逐步确定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方向

通过选材,我们挑选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儿童少年参加运动训练。此时,他们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在竞技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不定性,究竟在哪个专项竞技方面具备最大的发展潜能还需要逐步地确认。所以,要正确判定运动员的竞技天赋,简单的一、两次测试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基础训练过程中,通过全面、系统的竞技状态诊断,全面收集运动员的竞技发展信息,对运动员的基础发展状态和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做出全面、客观的预测。

在训练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基本特征,在训练计划的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结合运动员自身的实际情况。由此,通过有针对性的基础训练安排,使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竞技优势逐渐显现。这样,在有针对性的基础训练中,随着运动员竞技发展情况的变化,根据他们在训练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才能,我们就可以对儿少运动员的发展潜力作出日益准确的预测,据此逐渐精细确定其专项训练的方向,引导运动员逐渐步入竞技发展的正轨,为后期获得更高的专项训练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基础训练过程中有效培养运动员的专项竞技兴趣

现代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要求运动员必须坚持参加系统的刻苦训练,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在持续多年的训练过程中,伤病、不良人际关系等各种消极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信心,这也就需要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动机,而其中关键一点就在于他们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

在基础训练阶段,运动员年龄都比较小,自控能力还比较差,但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争胜欲望。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更要注意严格控制训练的组织细节,有效地激发运动员对于体育竞技的热爱,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从事项目的浓厚兴趣。这样,运动员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训练之中,始终对训练的前景充满信心,从而拥有了获得更大竞技发展的内部动能。由此,运动员将会自觉地进行年复一年的艰苦训练,一步步走向竞技生涯的高峰。

二、运动员基础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要点

(一)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全面身体训练是提高专项竞技能力的坚实基础,要在专项训练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必须全面提高运动员的各种身体机能,不断扩大技能和技巧的基础。在5~12岁间,儿童大约能掌握成人运动技能总数的90%左右,在这个时期学到的动作数量越多,就越有利于日后掌握高难技术的最精细部分。因此,在基础训练过程中,必须重视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强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在充分发展基础素质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专项素质,根据项目特点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安排各项素质的训练配比,保证各项运动素质按照适宜的比例协调发展。

(二)遵循身体发育的年龄特点,优先发展协调能力

在儿少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以及适合于某专项的各种形态、机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抓住各种运动素质的发展敏感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训练重点,使各项素质水平在快速发展期得到有效的提高,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由于儿童时期正是发展协调能力最有效的时期,基础训练阶段应将发展协调的训练放在首位。在技术训练中,则着重学习基本技术,掌握基本的技术要领。

(三)训练手段丰富多样,有效激发训练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少年参加运动训练往往是从兴趣出发。而且儿少运动员神经系统容易疲劳,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在训练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在田径、体操、球类等基本活动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各种项目的练习手段和多种游戏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使运动员获得全面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适合儿少特点的“玩练”等游戏性训练方法,进一步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通过确立合理的训练目标,充分调动儿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运动员自觉训练,从而有效克服训练的枯燥感,保证运动员生理和心理机能的正常发育。

(四)注意个体差异,注重区别对待

儿少运动员年龄小,发展的潜力不同,对训练的适应也具有个体性差异。早熟型运动员一般出成绩早,但大多数不稳定,保持时间不长,成才率较低;而正常型和晚熟型运动员虽然出成绩较晚,但经过系统训练后成绩稳定,保持时间长,成才率高。另外,男、女运动员在运动素质的发展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来讲,女子比男子在生长发育上要早1~2年,成熟的时间也早1~2年。所以,在安排训练时要充分重视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取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

(五)循序渐进地施加训练负荷

基础训练过程每次课的持续时间不要太长,训练负荷要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渐加大,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同时增长的前提下,首先以增加负荷量为主,保证负荷的适宜性,避免出现过度负荷。在训练过程中,要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运动员状态的准确诊断,如在周期性耐力项目中,通过无氧阈的测定可以准确控制有氧训练的适宜强度,保证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注重培养心理品质

儿少正处于身心发育比较迅速的时期,心理过程(认识、意志等)和个性心理特性(兴趣、性格、气质)还需完善,旺盛的精力与较低的能力、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等矛盾相互交错产生,都可能对训练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儿少运动员对训练的艰苦性、复杂性乃至危险性认识不足,成功时容易兴奋,失败时容易沮丧。因此,教练员应全面掌握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适时对运动员施加积极的影响,正确引导他们的兴趣,帮助儿少运动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逐渐发展有明显奋斗目标的正确训练动机,为承受多年的训练负荷、完成艰苦的训练任务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七)重视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现代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很高,运动员在运动竞技中面临的是全面的高水平竞争。因此,运动员要想全面提高竞技能力,在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较高的智能水平。而思想和智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所以,对于那些具有运动天赋的儿童少年,我们一定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传授给他们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逐渐提高智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应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的激励和作风的熏陶,以世界级优秀选手为榜样,教育和引导他们逐步树立力争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