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2016彩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申论大纲透彻解析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科目,最早出现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此后,它成为国考笔试中必考的科目,也是福建公考笔试中的重要科目。近年来,随着福建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日趋激烈,考试难度逐步加大,其规范性和科学性也随之增强。由于考试大纲是申论考试的风向标,因此,在备考前一定要先了解考试大纲对申论考试的要求。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明确提出,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参照《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所以,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中有关申论部分的表述。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节选)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我们却能从中获得许多信息。下面,我们结合福建申论考试的真题来解读考试大纲,从而准确地把握考情。

一 申论试卷构成

关于申论试卷的构成,大纲中没有明确表述,但根据以往经验,申论考试的试卷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题本、答题卡、草稿纸。其中,题本是尤其重要的部分,它是作答申论试题的重要依据,包括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内容。

视频讲解

(一)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般位于申论题本的第一页,介绍考试的时限、要求、纪律等。

示例 2015年福建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有些考生认为这一部分没有必要看,其实是错误的想法。通常在考试正式开始以前,监考老师会向考生强调先阅读题本中的注意事项,这是因为注意事项所罗列的内容,如参考时限、作答区域等,有助于考生做好考前的准备和预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对规则的熟悉也可帮助考生稳住心态,平和地进入考试状态。

(二)给定资料

给定资料是作答申论题目的基础,也是题本中的核心内容。由于给定资料在内容表述上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大体分为观点型资料,政策、理论型资料,事例、现象型资料,数据型资料四种基本类型,他们分别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1.观点型资料

这种资料的特点就是以领导、学者、专业人士、民众等的言说为载体,将对材料中的某事或某现象的看法融入其中,这种类型的资料一般说来,是我们阅读过程中应该重点详读的资料,尤其是官员的说法通常都是命题的倾向性观点,也往往是我们答题必须参考的重要依据。

示例1

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人的福利尚且顾不过来,还谈什么动物福利?这其实是对动物福利的误解,也是缺乏远见的认识。因为规定动物的福利,限制的只是不文明、不合理的虐待动物的行为,并没有妨碍人的基本福利。许多人从动物福利立法得到了切实的利益,整个国家和社会因动物福利立法获得了长远的、可持续的利益,包括因动物健康成长和动物产业繁荣所带来的利益;因环境保护事业和动物福利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示例2

面对各地不约而同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的“换挡”,人大代表刘子福说:“今后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效、财政状况,包括可考核干部,主要应看能不能拿出钱来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实质是个对老百姓的态度问题。”

在一次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项功在当代、恩泽子孙、惠及千秋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苦差事’,没有半点风光,短期内也看不出多少政绩,但是把这件事真正抓好了,千百万老百姓就能更好地吃上安心饭,睡上安稳觉,这就是最大的政绩!”

2010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社会保险法草案获得了表决通过。作为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它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次重大的制度突破,是一部能够“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民生大法。有媒体评论,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是继全民义务教育免费、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民生领域的第三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2.政策、理论型资料

这种资料的特点是申论主题通过相关的国家现行的政策和理论进行呈现,将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隐含式表达,力图在申论材料中展现申论主题在未来应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这一类型资料的目的主要是给考生在答题时一定的约束力,方便考生答题时在这种约束力之中发挥自己的时空想象力。

示例

夏宝龙省长在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此为6∶41∶53,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清洁海域面积达15%以上,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形成较为完善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港航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海洋科教文化全国领先,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40∶55,科技贡献率达80%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35%左右,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将有效提升浙江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中央对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定位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对舟山的定位是“舟山群岛新区”。示范就是探索引领,新区就要先行先试。“示范区”和“新区”这5个字是中央赋予浙江的大政策,中央期望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征程中出新招、闯新路、攀新高。

3.事例、现象型资料

这种资料就是在申论材料中呈现一个或多个与申论主题相关的案例,从申论材料中的组成情况看,主要有三种呈现的方式:

示例1

1405年,明成祖朱棣开始派遣宦官郑和率领强大海船队远航他国。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相当成熟,建造的郑和宝船长达137米,宽56米,有9桅12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在30年内率领船队七下西洋,足迹踏遍37个国家,遍及东南亚、波斯湾、红海沿岸及北非一带海域,最远到了东非的索马里,开创了人类航海史上前无古人、规模巨大的远洋航程。郑和船队不畏艰险地远播华夏“蓝色文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郑和船队为文明礼仪之师,既未强行占领别国一寸土地,也未掠夺当地一分一毫的财产,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睦邻友好的精神;郑和船队打通了中西海上航道,将明朝“礼治”外交推向了全盛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郑和的航海始于15世纪之初,比葡萄牙人迪亚士1487年发现好望角要早82年,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要早87年,比达伽马1498年到达印度科泽科德要早93年。郑和下西洋为中国提供了重要发展机会,然而中国未能把握这一机遇,从明朝宣德之后,统治集团经营海洋意识淡薄。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后,遭到一些守旧廷臣的攻讦,指责七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至此,明朝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结束了。此后,明清两朝闭关自守,放弃经营海洋的权利,饱受海上列强的侵略欺凌,割地赔款,甚至沦为半殖民地,这即是辉煌与衰落的强烈反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评论:当年中国统治者没有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商业化、外交化的贸易和知识国家,留下历史遗憾,然而现在中国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弥补这个缺陷。

示例2

“去年初去超市,最好的猪肉精排每斤16元,现在得23元,我都很少买排骨了,改买猪前腿肉,一斤12元。”为了买到便宜的猪肉,退休职工李师傅经常拿着小区周围3家大超市的宣传海报对比,哪家便宜就去哪家。“老年人退休金少,得节俭着花呀!”60多岁的李师傅说。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全国74%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忍受”,物价满意度创11年来最低,物价上涨的势头让老百姓绷紧了神经。

示例3

比如现在发生了一起非常大的交通事故,那么,医疗救护单位应当怎么救,交通部门怎么疏散交通,广播系统怎么呼吁部门给予协助,群众不要围观以免造成拥堵,这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一起完成社会救助行动。因此,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时,把握对应急预案的本质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以及协调机制。比如水灾、地震过后往往有大病,所以不是简单把水灾或者地震的事故处理了,事后还要有后续的步骤。另外,大的自然灾害过后还要有重建工作,第一步要救人,第二步防疫,第三步恢复建设,这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相结合。

4.数据型资料

这种类型的资料就是在材料中出现大量的数据,用以表明申论主题所包含的问题或未来发展趋势等等,通常这种材料是需要我们透过数据本身来发现本质性的东西的。

示例1

从城乡之间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4倍,扩大到2009年的3.3倍。从区域之间看,2009年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相差2万余元;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了4000万人,低收入人群体还有2.7亿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

示例2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近10%,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10年的7%左右,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值比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人口城市化率5个指标评价,“十一五”结束时,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

1978年至2010年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2.3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9109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5919元,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初步小康、再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民生的需求也日趋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满足的标准也更高、更复杂。

示例3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总量已经相当可观。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全年累计突破8万亿,比1997年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7.9万亿还多,同比增长达到21.3%。从2000年到2010年,政府财政收入从1.3万亿元增长到8.3万亿元,增长了近5.2倍。2010年投向民生的财政增长超过了30%,其中投向社会保障的投入增长19.4%。

(三)作答要求

作答要求位于申论题本的最后,在这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需要回答的题目及题目的相关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料定位:根据“给定资料××”、请结合“给定资料××”……

2.作答任务:对“××××”做一全面解释、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

3.分值:即题目后所给出的分值。

4.语言、格式、字数: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字……

示例 2015年福建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作答要求:

(一)“给定资料4—5”反映了人们在过去的工作和生活方面形成的很多“惯例”或“习惯做法”正在悄然改变。请分析导致这种改变发生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准确、具体、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6—7”中,小黄和小丽的“苦恼”反映了基层管理工作面临的某种困境。请指出这种“困境”,并提出改变这种困境的建议。(30分)

要求: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资料8”中的“归零”说法,耐人寻味。请你依据自己的心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撰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50分)

要求:(1)观点正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3)思路开阔,条理清晰;(4)结构紧凑,语言流畅。

申论考试的题目数量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近三年来逐渐趋于稳定,国考保持在5道题的题量;经常参加多省(区)市联考的省份,如辽宁、湖南、湖北、广西、重庆等,一般是3—4道题;其他自主命题的省份差异较大,依各地情况设置3—6道题不等。福建申论近几年题目数量一直保持在3道。

二 申论考试形式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何谓“主观性试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形式上的主观

“主观性试题”实际上是相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形式而言的。下面我们各举真题一例,就可以直观看出二者的区别。

示例1 2015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22题: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______。我们可以从诸多汉字现象中,如汉字的造字、构词,汉字词义的形成和______中找寻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理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动 变革

B.提升 演进

C.弘扬 变迁

D.推进 演变

示例2 2015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一题:

“给定资料4—5”反映了人们在过去的工作和生活方面形成的很多“惯例”或“习惯做法”正在悄然改变。请分析导致这种改变发生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准确、具体、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不同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申论试题是没有备选答案的,所有的答案完全依靠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这种形式上的区别对于考试成绩会有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即使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考生随便选择一个选项,也有1/4的概率选中正确答案而得分;但是,当面对申论试题时,不会回答,或者有思路但不会表达,就意味着0分。当然,对于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展示才华的绝佳机会;同时,对于文字功底较差的考生来说,这也是申论考试的难点所在。

还有一种看似特殊的情况,就是有些考生自认为文字功底不错,答题时也感觉良好,洋洋洒洒、高谈阔论,但在以往的申论考试中得分却一直很低,以致明显拖了总成绩的“后腿”。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其原因就是没有把握住申论考试寓于“主观”中的“客观”。

(二)内容上的客观

虽然形式上是主观的,但申论考试不是作文大赛,不能任由考生发挥文采和想象。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从命题到阅卷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即使是像申论这样的“主观性”考试,其阅卷也有一套详细的赋分标准。举一例说明。

示例 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省部级)第三题:

“给定资料1”中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

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赋分标准】

第一,会同工商、质监、农委、公安等多家单位进行商讨(2分),确定各部门处理这一事件的职责,并安排专人负责具体事项(2分)。

第二,依法查封、关闭(1分)这一地下黑加工点,派专人调查该地下黑加工点生产的产品的流出方向(1分),将还没有流向群众餐桌的产品予以销毁(1分),并对生产商和销售商进行严厉处罚(1分)。

第三,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将这一事件进行曝光(2分),引起群众的足够重视和警觉,并对其他的不法商人起到警示作用,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2分)。

第四,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法食品专项整治活动(2分),大力查处(2分)不符合规定的食品生产厂家、地下黑加工点。

第五,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制定并完善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2分),将食品安全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2分)中。

由此可见,申论考试阅卷的基本规则是“采点给分”,即答出规定的要点或关键词才能获得相应的分数。这一规则表明,申论考试看似是主观的,可实际上是有标准的“主观”,是框架内的“主观”。你的答案得分,不在于文采、不在于想象力,更不是字数越多越好,而是在于踩在了得分的“点”上。更形象地说,只有“赋分标准”给出的答案是“甲、乙、丙、丁”,你的回答刚好也是“甲、乙、丙、丁”,才能在申论考试中斩获高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申论考试的内容实际上是有其客观性质的。有的考生可能会问,既然是以主观形式作答,怎么可能句句踩在“点”上呢?而这正是我们在后文中将要详细讲解的内容。

三 作答时间与分值

2015年福建申论考试延续了以往的惯例,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长期关注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可能知道,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考试时限从150分钟延长至180分钟是申论部分唯一的变化。在此之前,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时限及分值基本同国考申论看齐,采用150分钟的时限;只有个别省份,如河北、广东等,采用120分钟的时限。由于国考的动向往往是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参考,比如2015年内蒙古、湖北等地区申论考试时限都为180分钟,所以在未来的地方考试中,申论科目的时限延长将是一种趋势,考生在备考时应关注招考公告对于考试时间的说明,注意把握作答时限,以便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四 申论作答注意事项

(一)答题卡的填写

答题卡即考生书写答案的特定纸张,关于答题卡如何填写,一般会在申论题本的“注意事项”中进行提示。

一般说来,答题卡对于每道题目都有严格的作答界限及上限字数标志,因此,要求考生在作答时严格控制字数,注意格式,尽量言简意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必须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及作答。根据阅卷流程,申论考试结束以后,每张试卷都要通过扫描形成电子版,最后呈现在阅卷人员的面前,而电子扫描的范围仅限于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如果考生在其他位置作答,阅卷人员是无法看到的。

(二)草稿纸的使用

草稿纸即一张白纸,用于申论考试中,主要是供考生在阅读时记录关键词、句,在书写中罗列答题思路、作文提纲等,这些草稿有助于考生组织更加全面、更有逻辑性的答案。由于考试时限趋于延长,在今后的申论考试中,草稿纸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当考试结束时,考生须“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反过来留在桌上”,这句话往往会出现在申论题本的“注意事项”中,但很多考生由于不读“注意事项”而忽略了它,但这是考场的重要纪律之一。在此特别提醒各位:草稿纸不能带出考场!

第二节 申论阅卷规则还原

对于初涉申论考试的考生来说,多数人会认为申论题目是主观性很强的题目,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然而,真如多数考生认为的那样吗?申论阅卷标准告诉我们,申论试题虽然是主观题,但是答案却很“客观”。答案要包含哪些内容要素,具备什么格式,语言表达风格如何,阅卷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

可以说,真正地读懂阅卷标准,可以让考生领会申论作答的真谛。下面,我们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题阅卷标准,带领考生揭下阅卷标准的神秘面纱,找到申论高分的法则。

一 客观题阅卷标准

在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分属于不同的题型,考查的能力不同,因而答题侧重点不同。但是,就阅卷标准而言,这三类题型却有共同之处,因此合并到一起讲解。

(一)传说中的阅卷标准

下面分别列举了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三种题型的阅卷标准,这三种阅卷标准并不是随意选取的,而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阅卷标准,几乎涵盖了这三种题型阅卷标准可能会涉及的所有内容。

考生在浏览以下阅卷标准的同时,要认真思考阅卷标准对申论答案作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阅卷者是从哪些方面对答案进行评判、减分或加分的。

视频讲解

示例1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省部级)第一大题第2小题(归纳概括题):

“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阅卷标准】

①客观因素:一是气候,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二是人口和环境因素,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森林和植被显著恢复,改善泥沙条件。

②主观因素:一是经济因素,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治理黄河。二是科学施治,王景治理水患讲究因地制宜,利用东汉故道引导河水。三是辨证施治,一方面疏浚汴渠,使黄河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另一方面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黄河大堤,十里河道一个出口,改善黄河水沙关系。

【评分细则】

满分10分,包含五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1.采分点。

①客观因素:一是气候,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二是人口和环境因素,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森林和植被显著恢复,改善泥沙条件。(4分。关键字:客观因素“降水量减少”“人口减少,黄河流域自然环境改善”。)

②主观因素:一是经济因素,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全面治黄。二是科学施治,王景治理水患讲究因地制宜,利用东汉故道引导河水。三是辨证施治,一方面疏浚汴渠,使黄河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另一方面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黄河大堤,十里河道一个出口,改善黄河水沙关系。(4分。关键字:主观因素“资金、人力投入”“因地制宜”“疏浚汴渠、修筑大堤”。)

2.答全“气候因素、人口和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施治、辨证施治”各1分,论证全面每个要点2分,要点不分先后,主客观因素不分先后。

3.只答“客观因素(方面)”“主观因素(方面)”得1分。列点,但未按主客观因素分类作答的,得分不超过6分。如:“一是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二是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森林和植被显著恢复,改善泥沙条件。三是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全面治黄。四是因地制宜,利用东汉河道引导河水。五是疏浚汴渠,使黄河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黄河大堤,十里河道一个出口,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得到最高分6分,其余一律5分以下。

其他:字数多于200字扣1分;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的扣1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减0.5—1分(最多不得超过1分);错别字、标点和卷面扣分累计不超过2分。

示例2 2012年春季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二题(概括及提出对策题):

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媒体报道,概括H区爆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中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建议。(25分)

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

(3)不超过500字。

【阅卷标准】

问题:

1.犬类挂牌管理实施不完善;(3分)

2.打狗行动扩大化,存在“以杀代管”现象,忽略养狗者的权利,造成养狗者的痛苦,损害政府行为的合理性;(3分)

3.保护动物立法缺失,政府主管部门动物权利意识欠缺、监管不力;(3分)

4.民众动物权利意识欠缺,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不强,没有遵守相关法规条例。(3分)

建议:

1.加强对动物饲养的日常管理,建立档案、发给狗证;(3分)

2.对于狗的捕杀应该分情况给予免杀或者以治疗代替屠戮,政府行为应该把握平衡原则,在社会利益和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合理界限;(3分)

3.完善动物保护立法,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保护动物意识、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加大监管力度;(3分)

4.加强对公民守法意识的宣传、引导和教育。(3分)

另外,分层作答1分。

(二)高分作答启示

通过对以上阅卷标准的浏览和分析可知,阅卷者在审阅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答案时,会从内容、条理结构三、语言表达、卷面等几个方面作出评判。因此,若想多得分、少失分,就要在这几方面下足功夫。

1.内容——全面、突出关键词

内容是答案的主体部分,占到总分值四分之三甚至更高的分值,不管是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还是提出对策,均无例外。由阅卷标准可知,阅卷者对答案内容优劣的评判主要是依据采分点作出的,即答出的关键词、踩中的得分点越多,分值就越高;反之,分值就越低。

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必须在有限的字数内答出尽可能多的关键词,唯有如此,踩中得分点的几率才会更大。这就要求考生最好不要重复概括,应多从其他角度阐释。另外,仅仅答出关键词还是不够的,还要显而易见。众所周知,阅卷者的阅卷量是很大的,阅卷速度也是很快的,因此,如果关键词不明显,很可能被阅卷者忽略。这就要求考生在阐释内容要点时尽量不用冗长的、描述性的句子,一定要用概括性的词语。

2.条理结构——同类合并、分层作答

答案中的关键词通常都是在给定资料中直接摘抄,或是通过对材料的概括得出的,要想形成答案,还需要对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把属于同一类的关键词合并到一起,并进行高度概括。

同类合并,是申论作答中运用“总—分”结构的体现,这种结构能充分体现出申论考试所要求的归纳的过程,也能体现出很好的条理性。例如,2011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一大题第2小题要求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材料中提取概括出五方面的原因:气候因素、人口和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施治、辨证施治。其中,“气候因素、人口和环境因素”是人类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应合并到一起,高度概括为“客观原因”;“经济因素、科学施治、辨证施治”是人类可以控制改变的主观因素,应合并到一起,高度概括为“主观原因”。阅卷标准明确指出“列点,但未按主客观因素分类作答的,得分不超过6分”,这是因为,这样的答案只体现了从材料中概括要点的过程,却没有体现出归纳的过程。这就是考生分数普遍不高的原因所在。

分层、分段作答也可以体现条理性,让答案更清晰地呈现在阅卷者面前。例如,2012年上半年联考申论第三题要求概括H区爆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作答此题应先分条列项地概括出问题,再针对问题,一一提出解决的对策。而不能将问题和对策混为一体,一会儿谈问题一会儿谈对策,这样会使答案显得混乱,不方便阅卷者提取采分点。在申论考试中,作答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时,一般情况下最好分条作答,一点一条,标明序号,一目了然。

3.语言表达——准确、清晰

首先,准确运用汉字、标点是清晰表达的前提。因此,答题时尽量不要出现错别字,避免误用标点。错别字扣分虽然不多,但对于考生来说,每一分都是极其重要的,仅仅一分或许决定着考生能否进入面试。

其次,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作答,不强调文采,只要求准确、简明、扼要。因此,在答题时不必使用华丽的辞藻,也不必考虑文采,而应当使用叙述性、概括性的表达方式,准确、客观陈述即可。

能在限制的字数范围内完成作答,体现了考生对文字的掌控和把握能力,因此,对于字数的控制,也归到这里来讲。在申论考试中通常对字数有这样的要求:“不少于××字”,如果考生的作答少于规定字数,则减分;“不超过××字”,如果考生超过规定字数,则减分;“××—××字”,如果考生作答字数不在规定的区间范围内,也会减分。考生应根据字数要求,合理调整表达方式,字数少则概括精炼些,字数多则叙述详细些。

4.卷面——整洁

阅卷标准里规定“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减0.5或1分(最多不得超过1分)”,然而,在实际判卷过程中,“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影响可能远远不止1分。卷面是考生留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者理所当然地会得到阅卷者的“厚爱”;字迹潦草、卷面不洁者,往往让阅卷者没有读下去的心情,分数就可想而知了。

阅卷标准里反映出的以上评分点,内容所占分值最大,条理结构、语言表达、卷面所占的分值都不高,但考生应懂得集腋成裘的道理,珍惜、把握每一分。

二 公文写作题阅卷规则

公文类写作题的阅卷标准虽然与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有一些共同点,但也有其特殊性,需要单独进行讲解。

(一)阅卷标准再现

考生在浏览以下阅卷标准的同时,要认真思考,公文类写作题与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阅卷标准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又是什么。

示例 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省部级)第三题:

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阅卷标准】

先判断是否按照报告的架构作答。这是人事部官员、命题组专家的意图。

报告的基本架构为:“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目的、理由、打算”,等等。按照其基本架构作答的,架构记4分,另外2分根据语言综合水平酌情给分。

其他赋分内容有:

标题:1分;指导思想:2分;重要依据:3分;迫切性和必要性:每点2分,共4分;可行性:每点2分,共4分。

以下四种情况6分以下:

(1)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如谈地理优势、人才优势;

(2)审题不对:不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3)身份不对:语气(如使用“必须”等类似词语)、措辞、口气等;不是上行文,而是平行文或下行文;

(4)不按照报告的基本架构作答。

(二)标准揭秘及作答启示

我们首先总结一下公文类写作题与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阅卷标准的相同之处。

以上两则阅卷标准中虽然没有体现对字数、卷面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判卷过程中,字数和卷面依然会作为评分的要素,这是对所有申论试题的共性要求。在内容方面公文类写作题也是按点给分,即答出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关键词是什么,阅卷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

公文类写作题虽然也主要从内容、结构部件、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赋分,但是有其独特性。

1.结构部件——标题、称谓、正文、落款

公文类写作题与申论考试其他试题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具备公文特有的结构部件和格式要求。因此,在公文类写作题的阅卷标准中通常都会有结构分。如果不具备公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得分就会很低。

这提醒考生,在作答公文类写作题时,首先要审读题目是否对公文结构和格式有要求。如果要求具备公文的基本结构和格式,或者没有明确指出忽略结构和格式,则应当写出标题、称谓(受文者)和落款(发文单位、日期);如果题目明确要求可以不考虑公文结构、格式,则只写出标题和正文即可。标题、称谓、落款具体怎么写,可参见后面章节公文类写作题的详细讲解。

2.内容——从公文文种出发

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与公文类写作题相比,需要作答的内容相对明确,只要考生认真审题,就知道题目要求从哪方面作答。例如,题目要求概括问题,那么需要作答的内容就是“问题”,题目要求分析影响,需要作答的就是“影响”。

而对于公文类写作题来说,需要作答的内容是不固定的,需要从公文的文种出发,根据文种特点,确定需要作答的内容,以及需要侧重回答的内容。例如,前面的2010年国考省部级第三题的阅卷标准提到,报告必须具备“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目的、理由、打算”的基本架构,那么考生写作这篇公文需要涉及的内容要点就包括背景、必要性、举措。对于大多数公文,尤其是法定公文来说,都可以按照“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架构作答,只不过这几部分内容需要有所侧重,拿“意见”或“建议”来说,需要侧重作答的就是“重要举措”“怎么办”。而对于比较特殊的事务文书来说,如调查问卷、编者按、短评等,则一般不按照此架构作答,具体作答哪些内容,考生可参见后面章节公文类写作题的详细讲解。

以上是对公文类写作题宏观作答内容的介绍,即需要回答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宏观内容下面微观内容的展开,则与作答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类似,从给定资料中概括提取即可。

3.语言表达——符合公文语体特点

公文类写作题在语言表达方面除了有表达准确、清晰的要求以外,还有对公文语体特点的要求。写作法定公文需要语言庄重、表述简练、叙述平实,写作一些特殊的事务文书则要求有号召性、鼓动性、感染力。写作上行文要体现商量、询问的语气、措辞、口气,而写作下行文可以用命令、要求的口吻。

具体采取何种语言、何种语气,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写作的具体文种作出判断。这要求考生对公文文种十分了解。考生可参考本书公文类写作题的章节学习,也可以通过其他公文类写作书学习掌握。

三 文章写作题阅卷规则

在卷面和语言表达方面,文章写作题与其他试题要求相同,即卷面整洁、语言表达流畅规范,故而,本节在这两方面不再赘述,只强调不同之处。

视频讲解

(一)阅卷标准再现

考生在浏览以下阅卷标准时可思考,文章写作题的赋分要点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示例1 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省部级)第五题:

“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800—1000字。

【阅卷标准】

阅卷人具体操作细则:

1.准确理解“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含义,即历史本身是不能诉说的,也不会诉说,只有岁月的载体“石”能诉说,这里的“石”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这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很多考生随意联想,认为执政为民之类的,把石头理解为人民心目中的丰碑等,还有考生没有系统理解“石”的意思,这石头只是表意的载体而已;还有很多考生也结合了实际,但是很不理想,就谈了一个自己身边的故事,或者自己爷爷的传统手艺、工具等,太单一,通篇文章就只谈这个问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分数很低,几乎四类)

2.要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切忌空谈对策与简单的原因分析。

3.要结合实际,联系现实,不局限于材料。

4.整体关照,语言规范,逻辑清晰,书写表达流畅。

5.角度与立意不限,言之有理即可。

6.主要减分项目:

(1)无标题扣3分,自拟标题扣3分。本次考试可以加副标题,但最好不要写副标题,就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更符合题目要求。

(2)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2分。

(4)抄袭材料超过50%者,直接四类。

(5)抄袭较多,30%—50%者进入三类下(11—13分)。

(6)有条理、有选择,抄袭较多者(30%—50%)进入三类中(14—16分)。

示例2 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地市级)第五题:

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阅卷标准】

阅卷人具体操作细则:

1.阅卷先定档再定分。定档主要看是否扣题,其次看是否谈到自身感受。

2.文章主题确定为“文化”,题目应填入与“文化”相关的词语。一类文主题为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民族文化、华夏文化;填入用比喻或借代等手法形容文化的词,如“乡音”“东方之珠”,但开头第一段并未点出该词所指代的是文化,则为二类文,若开头点出并描述合理则为一类文;官文化、基层文化、农村文化、民俗文化为三类文;四类文主题与文化无关,如生活、工作、信仰、诚信、爱心。

3.文章结构应包括文化发展的现状、没有大放异彩的原因、如何大放异彩三个部分,若三个部分层次清楚则在所处档位的中间分数向上浮动2—4分。

4.本题目突出对切身感受的论述,为试卷的新变化。若自身感受论述翔实深刻,或结合自身事例,则为一类文;若未谈到自身感受但谈到文化,则为三类文。

5.文章必须有对策才有可能成为二类文,但若全篇文章只有对策则为三类文。

6.卷面分2分,但阅卷人会依靠整体感觉直接给出总分,跳过加2分卷面分的环节。

7.写7—10条对策的人特别多,出题人和阅卷人普遍认为专写对策成为培训机构误区。

(二)标准揭秘及作答启示

文章写作类试题主要从观点、结构、内容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评判,下面我们主要从这三方面出发,对文章写作题的阅卷标准进行揭秘。

1.观点——正确、明确

申论文章的观点不是凭空想象来的,而是来源于材料,是对给定资料核心观点的提炼、概括,或是基于给定资料核心内容作出的拔高与提升。

对于给定题目的文章,实际上已经交代了写作范围或是文章观点,考生要紧紧围绕题目和材料写作;对于给出部分题目或者要求考生自拟题目的文章,考生要立足给定资料,准确理解和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的实质,补全或拟定题目,所补充或拟定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考生的观点。

2.结构——完整

文章写作题必须包含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其中,正文部分一般要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问题、原因、对策”的基本架构。如果仅仅谈其中的某一方面,则被视为结构不完整。也许有考生会问,如果每篇文章都按这一结构写作,不就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吗?其实不然,在同样的文章架构下,同样会写出风格不同的文章,这就是文字表达的魔力所在。所以,能否避免同一结构下产生的“千人一面”问题,关键要看考生是否会创新表达方式。

3.内容——充实

申论文章的内容部分一定要充实,内容要基于给定资料,但不囿于给定资料。

对给定资料的运用,可以是从中直接提取论据,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需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近年来,申论考试反抄袭材料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考生要合理引用材料,避免大段抄袭材料。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抄袭材料,也要对材料进行“深加工”,不能让阅卷者一眼看出。

除给定资料之外,考生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论据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以使内容显得更为丰满。对于明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行文的题目,考生更应当注意联系自身。但要注意,所选取的论据一定要和所论证的观点联系紧密。

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一定要论证充分,有议有论,这也是阅卷标准对文章内容的要求。例如,提出对策,不能单纯罗列对策,一下列出七八条,每条只有一句话。写成这样的文章更像作答对策题,而不是文章写作题的答案,既然是文章就应当体现文章的特点,有论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选取三四条展开论证即可,主要是提出对策,说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对策,论证必要性、合理性等,其中,可以辅以材料中或现实情况中的具体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

第三节 省考特色考情呈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福建申论历年真题是研究福建申论考情最直观的依据,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福建申论试题的鲜明特色。

一 2006—2015年福建省申论主题

从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出,2006—2015年福建省申论考试的主题都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国计民生,具有很强的可谈性、可论性。其中既有人口普查、应对突发事件引出的政府责任等政治问题,又有煤炭产业结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经济问题,还有科学精神、中国文化发展与传播等文化问题,当然还有人与动物的关系、志愿者服务等话题,这些都是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比较热门的话题,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并不陌生,都有话可谈。这就提醒各位考生要注意关注时事,不仅要知道近期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还要知道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该如何应对、从这些事件中能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等。在思考的过程中,考生还要注意站在公务员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以培养申论作答的特定思维。

二 2010—2015年福建省申论作答要求

续表

续表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申论试题有如下特点:

1.“稳中有变,变中求稳”。综观近几年福建省申论真题,我们发现其在题目数量上的“稳”,一直是以3道题和4道题的形式出现,没有变成2道或者5道题;“变”是指既没有固定成4道题,也没有固定成3道题。

2.趋向联考,和而不同。在联考的大氛围影响下,福建省也加入了联考的阵营。虽然在给定资料上与联考基本保持一致,但在题目设置上具有其自身特色,在各地题目大多是4道的大趋势下,福建省的题目命制为3道题,可谓是“和而不同”。

尽管这样,考生也不必担心,毕竟申论考试考查的是综合能力,因此无论是趋向联考还是独具特色,无论是3道题、4道题还是变为2道题或5道题,大家只要按部就班地踏实备考,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三 2006—2015年福建省申论考查题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福建省申论考试题型设置的变化轨迹:2006—2009年的题目设置体现了以往的国考大纲对申论测查能力的要求,即通过考生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2011年春季、2011年秋季福建省参加的联考申论试题都充分诠释了国考新大纲对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的要求。2013年、2014年、2015年,福建省依然参加公务员联考,且仍延续了2012年春季及秋季联考申论试卷的3道题模式。

第四节 省考备考资料及规划

通过以上几节的学习,大家已经对福建省考申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申论到底怎么学呢?只要看完教材就能得高分了吗?当然不是,教材只是带领考生入门的一个工具。申论考试归根结底是一种能力的测试,而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千锤百炼的磨砺。所以,要在申论科目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借助大量适用的复习资料。

一 真题

真题是对考试最直观的展示,考生可以通过申论考试的历年真题体会考情。同时,因为真题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考生也可利用真题进行模拟练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地的申论真题在题型、题量、难度、标准上都有较大的差别,考生在使用真题时应有所区别,利用好不同真题的特点。我们可以把真题分为以下几类。

1.国考真题:国考真题标准化程度高,难度系数较高,近两年题量保持在5道题。题目注重创新性,贴合公务员工作实际,主题的选择具有一定高度和深度。

2.联考真题:联考真题难度适中,考查的题型也相对中规中矩,题量保持在3—4道题。给定资料和主题的选择由于照顾到各地区的要求,一般没有倾向性。

3.自主命题省份(一类):包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等。难度系数较高,特色鲜明,个别地区(如上海)题量较大,题型创新性强。

4.自主命题省份(二类):包括广东、四川、河北、北京等。难度系数较低,题型传统、单一,个别省份(如广东、四川、河北)在材料的选择上往往局限于本省。

因此,不是所有的申论真题都适合备考福建的申论考试,在真题的选择上,我们推荐参加福建申论考试的考生选择以下几类进行参考:

福建近三年真题:考生应优先复习福建申论历年真题。

近三年国考真题:难度系数较高,是地方公考命题的风向标。

其他同类地区最新真题:福建考生可参考广东、北京的真题,难度相当。

二 新闻及时评

关注新闻及时事评论是提高考生申论能力的有效方式。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接收信息的途径很多,报纸、杂志、电视、网络都可以成为复习的平台。考生在看新闻及时事评论时应注意方法,不能走马观花式地浏览,要做一个有心人,重在思考、理解。下面我们为考生介绍一些权威媒体及其特点。

续表

三 政策性文件

政策性文件是国家大政方针的直接载体,考生可参照下表进行了解学习。在阅读政策性文件及重要会议简报时,可参考以下三点:

1.熟记国家重要政策的原始表述,必要时可在答题中直接引用;

2.着重关注与社会热点相关的政策,它们很有可能成为申论主题;

3.政策性文件的语言表述比较规范,建议考生大声朗读,有助于申论语感的培养。

四 四大具体阶段

目前参加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时间相对充足的应届毕业生或者在校生,另一种是工作比较繁忙或因为忙于毕业设计、论文等,没有很多时间学习的考生。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群体,我们专门设计了两种差异性的复习计划。

(一)时间相对充足的考生

对于时间充足的考生或在校考生,可以按照如下阶段进行备考:

(二)时间相对紧张的考生

对于时间相对紧张的考生来说,没有那么多时间学习,那么我们对这些考生的建议是,如果是希望考上公务员的话,每天必须保证申论2小时的复习时间。这短短的两小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前面对于时间较宽裕的考生规划了四个阶段;在这里,针对时间紧张的考生,我们只简单的规划两个阶段。

其实抛开具体方法不谈,有充裕时间的考生的策略应该是先宏观解构试题,再微观作答,再宏观思考。而时间有限的考生可以直接微观练习,再宏观思考。不过,即使是时间很紧张的考生,也应该努力挤点时间出来静心复习申论,我们也强烈建议按前面所述的四个阶段的方法依次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在这里,我们仅提供了相对大众化的科学复习思路,各位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吸收我们的复习规划的同时,制订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复习规划,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