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三国志》(3)
11. 刘琰因妻获罪——《三国志·蜀志·刘琰传》节选
刘琰,字威硕,刘备在豫州时,征召刘琰为州从事,因为他与刘备同姓,况且人物风流倜傥,善于谈论,刘备对他很是亲近厚待。刘备平定益州后,任命刘琰为固陵太守。后主刘禅登基,刘琰又被封为都乡侯,朝臣排位总随李严之后。但他不参预国家政务,只领着一千多士兵, 随丞相诸葛亮高谈阔论而已。
刘琰性爱奢华,车马衣饰居住食饮都非常奢侈, 侍婢几十人,都能演唱弹奏,又都教熟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刘琰因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说话虚假伪饰,受到诸葛亮的责备。刘琰写信给诸葛亮认罪说:“我天性讲求虚空,本来不大检点自己的德行,加之贪酒嗜饮的毛病,自跟随先帝以来,种种奇谈怪论,险将危及朝运。多蒙明公您看在我一心为国的份上,原谅我身上的诸多秽垢缺点,提携扶助,使我得到今日的官位俸禄。我整天迷醉散漫,言语多有过错,您仁慈恩惠包涵忍让,不要与我计较这些,使我得以保全身体性命。我一定谨慎从事自我勉励,改过自新,向神灵起誓:如不能继续为国效命,就无没脸在活下去。”于是诸葛亮让他回到成都,官位如前,但是从这以后刘琰总是神志恍惚。
建兴十二年正月,刘琰妻子胡氏入宫给太后庆贺,太后下令特地留胡氏游玩,一个多月才让胡氏回家。胡氏长得很漂亮,刘琰怀疑她在宫期间与后主刘禅有私情,招呼兵卒一大群拷打胡氏,甚至用军靴去打胡氏的脸,然后将她休弃遣送回娘家。胡氏便入朝告发刘琰的行径, 刘琰坐罪入狱,有关衙门批语说:“兵卒不是用来指使打老婆的人,人的脸面不是鞋踏脚践之地。”刘琰竟由此被处死并抛尸街头。自此以后再不准许大臣的妻母入宫朝贺。
史家评论:李严因其才干气度而显达,魏延以勇猛和有谋略而任要职,杨仪以其担任的官职而显赫,刘琰是旧日的官员,他们都显贵权重。纵观他们的举动,考察他们的言行法度,他们招受祸患得到咎责,无一不是自己造成的。
12.曹操借刀杀关羽——《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节选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襄阳围攻曹仁,曹操派遣左将军于禁前往救援。正碰上汉江洪水暴涨,关羽用水军将于禁等步骑兵三万多人全部捕获,押送到江陵,只有襄阳城未攻下。
起先,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没想到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 孙权十分恼恨。另外南郡太守糜芳驻守江陵,将军士仁驻扎公安,两人一向怨恨关羽轻视他们。当关羽领兵出征,由糜芳、士仁两处负责供应粮草军需,两人不愿全力救援关羽。关羽放出话说:“回去后就惩处他们。”糜、士二人都恐惧不安。于是孙权暗中派人去诱降糜、士二人,二人即派人迎接孙权。
这时孙权又写信给曹操,请求讨伐关羽来效力。曹操正想让关羽与孙权互相争斗,就叫驿站传送孙权的书信给曹仁,让曹仁用箭将信射出城给关羽。关羽看信后犹豫不决,但未撤围。
27关云长败走麦城
没过多久,孙权征讨关羽,先派吕蒙袭击公安,俘虏公安守将士。吕蒙率军至南郡,南郡太宁糜芳献城投降。吕蒙占据江陵,抚恤那里的老弱兵民,释放被囚禁的于禁。陆逊则另率军攻取宜都郡,得到秭归、枝江、夷道,退军驻守夷陵,固守峡口,以防御蜀军的进攻。关羽还军当阳,向西退保麦城。孙权派人前往诱降,关羽假装投降,在城楼上树起旗帜,摆置草人迷惑孙权,自己乘机逃走,兵士们都散离,只有十几名骑兵跟随他。孙权先派朱然、潘璋在关羽的必经之路截击。很快,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抓获到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是孙权平定荆州。
孙权招降关羽,关羽宁死不屈,与其子关平在临沮一起为潘璋所杀,死时年五十八岁,其次子关兴继承了“汉寿亭侯”之位。后主刘禅又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史家评论:孙权为人能够屈身忍辱,善于任用人才,有勾践的品格,实在是一时英杰啊。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过多杀戮,到了晚年,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13.太史慈义报孔融——《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节选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年轻时的太史慈,好学而上进,时任郡奏曹吏。一次,太史慈所在的会郡和上级州政府之间有矛盾。是非曲直没有论定,两方面都急着向洛阳的中央申述。先入为主,申述书先送到的一方自然就占了先机。太史慈被选派去送这份文书。此时,州里的文书已经出发了。
太史慈日夜兼程,赶到洛阳,正好州曹史正准备进城,太史慈走上去问:“您是来递奏章的吧?”对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实话实说了。太史慈又说:“奏章没有损坏吧,拿来我看一下!”拿到对方的文书,太史慈挥刀就把奏章砍成两半。然后说自己不过是奉命来看看州里奏章送到了没有。现在自作主张,毁了奏章,回去了恐怕也要受责罚。既然彼此都脱不了干系,不如一起逃命吧。太史慈做出了逃命的样子,然后半路上折回,把自己的通章交了上去。北海相孔融知道这件事后,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多次派人问候太史慈的母亲,并送去馈赠的物品。
当时孔融因为黄巾军攻州掠府,出兵驻守都昌,被起义军管亥所包围。太史慈从辽东回来,他母亲对他说:“你与孔北海从未见过面,从你离开家之后,他对我一直体恤殷勤,胜过故交老友,现在他受到贼兵包围,你应该赶快去救助。”太史慈在家停留仅三天,就一人步行到都昌。此时包围得还不十分严密,太史慈等到夜间,乘人不备进去见孔融,请求孔融派兵随他出城砍杀突破包围。孔融不听,想等待外面的援兵来解救,但一直未见救兵,而包围却一天比一天紧逼。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告急,但城里人没有办法冲出,太史慈主动请求派他去。孔融说:“如今贼兵包围得十分严密,大家都认为不能出去,你的决心虽然很大,恐怕实在困难!”太史慈回答:“过去您倾意善待我的老母亲,她感激恩遇,特让我来奔救您的急难,她本来认为我有可取的地方,来了必定有益。现在大家都说不行,如果我也附和说不行,这难道就是您爱护照顾的道义、老母让我前来的目的吗?事情已十分迫急,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孔融于是答应他的请求。
太史慈收拾好行装,早早地吃了饭,等到天明,便带上箭囊提着弓弩上马,令两名骑兵跟随在后,各作一个箭靶子拿在手上,打开城门径直出去。外面包围的人都很惊骇,步兵、骑兵错杂冲出。太史慈策马来到城下的壕沟内,插好随从所拿的两个靶子,然后跃出壕沟射靶,射完后,径直进入城门。第二天早晨又是这样,城外包围的人有的站起来,有的趴卧着, 太史慈再插好靶,射完后又进城去。第三天早晨还是这样,城外的包围者再没有站起来,太史慈于是用鞭猛抽马直向包围圈冲去。等到起义军明白过来时,他已突围而去,且射死了好几个人,都是应弦倒地,因此没有人敢追赶他。
太史慈赶到平原,对刘备说:“我是东莱的小百姓,与孔北海并非骨肉至亲,也不是同乡故旧,只是因为相互仰慕名声志趣相投而友好,有分灾共难的情义。如今管亥暴乱,孔融被围,孤军困窘无援,危在旦夕。考虑到您有仁义之名,能够救人于急难之中,故此孔北海极为慕仰,延颈以望,希望您能帮助解围,才让我冒着枪林刀丛,突破重围,从万死之中将自己托付给您,只有您才能救他活命。”刘备严肃地回答说:“孔北海知道这人间还有我刘备在啊!”当即派精兵三千跟随太史慈前去救助。起义军听说救兵已到,就撤围逃散而去。孔融得以解围后,更加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而加以敬重,说:“您是我的年少明友。”
事情结束后,太史慈回家禀告母亲,母亲说:“我很高兴你能这样报答孔北海。”
史家评论:太史慈这个人忠义有信,有古人一诺千金的品格。因为母亲的嘱托而冲锋陷阵,结交贤士,有古人的风度啊!
14.周瑜赤壁布火阵——《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节选
曹操统一北方后,继续派兵南下,进攻刘表和孙权。这时,刘表刚死,继位的次子刘琮被曹军的气势吓破了胆,立即投降曹操。这样一来,曹操的水、步两军发展到几十万人, 东吴的将士听到这一消息都非常惊恐。
孙权召集部下,征询对策。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迎曹”。周瑜说:“不对!曹操虽说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将军您以神明威武的雄才,兼有父兄的伟烈功业,割据江东, 占地几千里,兵精粮足,英雄乐业,正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铲除奸邪祸患的时候。何况现在是曹操自己前来送死,岂可反向他投降? 请让我为您分析算计一下:假使现在北方局势完全稳定,曹操无后顾之忧,当然可以与我们旷日持久地争夺疆土。但能够与我方在水战中争个胜负吗? 现在北方的局势既没有得到稳定,加上马超、韩遂在函谷关之西,成为曹操后方之患。况且曹操舍弃骑兵优势,利用所缴获的战船,来与我吴越之地的军队在水战中争雄,本就不是他们中原人的长处。如今又值严寒季节,军马缺乏草料,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道来到南方江湖之上,水土不服,必然生发疾病。上述四点,都是用兵大忌,而曹操全然不顾,逆向而行。将军要擒获曹操,现在正是最好时机。我请求率领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保证替您打败曹操。”
孙权很受震动,说:“曹操老贼企图废除汉室自立为帝,蓄谋已久,只是顾忌袁术、袁绍、吕布、刘表与我而已。如今他们几位都被歼灭,只有我一人独存,我与老贼,势不两立。你所说应当对他进行抗击,与我的想法完全一致,这是老天爷把你送来助我呀!”
当时,刘备被曹操打败,企图南撤渡过长江,与鲁肃在当阳相遇,于是共商抗曹大计。由是刘备也进驻夏口,委派诸葛亮前往拜谒孙权。孙权于是派遣周瑜与程普等与刘备合力迎击曹操,两军相战于赤壁。这时曹操军队的士卒不少人染有疾病,刚一交战,曹军就被打败,退兵驻扎长江北岸。周瑜等驻军长江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与之进行持久战。然而观察曹军战船全都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将其烧毁打败。”于是周瑜调拨几十艘大船战舰,船内装满柴草,在柴草上浇满油膏,外面罩上帷幕,上面插上牙旗,先让黄盖写信给曹操,欺骗说要前来投降。又预备一些轻便快捷的小船,分别系在大船的尾后,于是船队依次向前驶去。曹操军中官兵都伸长脖子在观望,指点船队说黄盖来投降了。黄盖命解开各小船,将大船同时点火。当时风势威猛,大火蔓延江北烧到岸上的曹军营寨。片刻之间,烟火冲天,曹军人马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于是全军败退。刘备与周瑜等又合力追击。曹操下曹仁等驻守江陵城,自己径自退还北方。
史家评论:曹操以丞相的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刚刚扫荡荆州,威势赫赫,当时的谋士大都主张臣服。只有周瑜、鲁肃不随波逐流,见识远高过众人,实在是不世奇才呀!
<;后人评价>;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刘勰
盖寿修书在晋时,故于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魏之承汉,与晋之承魏,一也。——赵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