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博弈思维——逻辑使你决策制胜(3)
公元前203年,已是楚汉相争的第三个年头,此时两军正在广武对峙。当时项羽粮少,欲求速胜,于是隔着广武涧冲着刘邦喊:“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为吾两人矣。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勿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也就是说,天下战乱纷扰了这么多年,都是因为我们两个的缘故。现在,我们“单挑”以决胜负,以免让天下无辜的百姓跟着我们而受苦。面对项羽的挑战,刘邦是如何应答的呢?“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意思是说我跟你比的是策略,而不是跟你比谁的武功更高,力气更大。
由此可知,刘邦比项羽更具有策略性思维,他的想法更符合博弈论的道理。因为虽然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对抗局势,其胜负主要取决于身体素质或者运动技能,要在这些对抗局势中获胜,你只需锻炼身体技能就可以了。这样的对抗局势虽然也可纳入博弈论的研究范畴,但是这些并非博弈论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在更多的对抗局势中,其胜负很大程度甚至完全依赖于谋略技能。比如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的战略和战术,而不是哪一方的统帅体力更好,武功更高。要在这样的对抗局势中获胜,你需要锻炼的是谋略技能,也就是刘邦所说的“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众所周知,楚汉相争的结局是刘邦赢得了天下,而项羽兵败自刎而死。“斗智”才是博弈论研究者深深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博弈论,运用博弈思维能够有所收获的。
在人生这个竞技大舞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运用博弈思维,懂得策略之道,恰恰满足了人们获得成功、避免失败的心理要求,并使他们在所参与的博弈中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文1:大标题:博弈就是斗智不斗勇
文2:楚汉相争,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还在于刘邦善于运用策略,懂得博弈。
文3:大战在即,项羽还在妄想以自己的一人之力,解决天下纷争,首先在策略上就降低一筹,为其失败埋下的隐患。
文4:刘邦清楚的认识到了,一场战场的胜负不在于统帅个人武功的高低,而在于全局战略布局是否得当,最终赢得了胜利。
文5:博弈思维的好处
文6:可以改变一个人在竞争中的处境,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
文7:即使是失败,人们也力求将失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文8:使人们在所参与的博弈中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博弈的均衡——纳什均衡
无论进行哪一种博弈都会形成一种均衡,在各种均衡中有一个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的核心概念,那么什么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每个博弈参与者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者战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优战略以回应对手的战略。也就是说,所有人的战略都是最优的。而讲解“纳什均衡”的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囚徒的困境”。
有甲、乙两个囚徒联手作案,杀死了一个富翁,为了尽快破案,警察把两人隔离起来,分别进行审讯。并告诉他们,如果都坦白,各判5徒刑;如果一方抵赖,另一方坦白,则坦白方判1,抵赖方判10年。但事实上,如果双方都抵赖,警察找不到确切证据,只能以扰乱社会治安各判2年。甲、乙两人都面临决策。
表 囚徒困境
囚徒乙
坦白 抵赖
囚徒甲 坦白 -5,-5 -1,-10
抵赖 -10,-1 -2,-2
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2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按照西方博弈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0年监狱,招了才5年,所以招了划算;假如我招了,他也招,得坐5年,他要是不招,我就只坐1年,而他会坐10年牢,也是招了划算。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招不招,对我而言都是招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招,结果都被判5年刑期。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但是纳什均衡说的是罪犯本身知道对方的策略选择,比如甲认为乙会和他合作,从而选择不招供,这样的话,两个罪犯所采取的策略就是最佳的。这种最佳的均衡就是策略选择的纳什均衡。这是一种合作性的纳什均衡,这种均衡本身正是破解囚徒困境的途径。
在知道对方策略的前提下,寻找一个合理的策略,而这个合理的策略,势必要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点之上,才能切实可行。这样你就达到了一个纳什均衡。
文1:大标题:囚徒困境中的纳什均衡
文2:原本拒不招供的囚徒,为什么同时招供了呢?这是因为,两名囚徒在决策时,面临着同一种情况:如果自己不招供,那么结果会比现在差。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文3:囚徒困境中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点,即两个囚徒均选择“招供”,这是唯一稳定的结果。
文4:纳什均衡的重要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有一句幽默的话:你可以将一直鹦鹉训练成经济学家,因为它所需要学习的只有两个词:供给和需求。博弈论专家坎多瑞引申说: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这只鹦鹉必须再多学一个词“纳什均衡”。由此可见纳什均衡在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红楼梦》里面形容四大家族的时候,用过一个评语,叫做“一荣俱荣,一损皆损”,就是因为这四个家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间有利益的合作,也有亲缘关系,所以结成一个牢固的联盟。那么,如果两个同时处在困境中的人,也有这种利益—亲缘的双重关系,他们合作起来就会更加容易,而且形成的合力就会更大,正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而要做到“同心”,合作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近乎亲情的亲缘关系。显然,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亲缘关系不是能够随便形成的。在红楼的家族里属于合作性的博弈,牵一发动全身,都是相关的,他们彼此都知道其他人的策略,并且自己选择和他们合作的策略,所以红楼里四大家族绵延一体,从而不会产生不知道对方策略的困境,而恰好是每次选择都是一个纳什均衡,比如薛潘打死人后,贾府的庇护,贾与薛家的选择就成了一个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可谓是博弈学中的一匹黑马,犹如一盏明灯,使人们从种种困惑中找到解释其中原因的线索。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了解一些博弈论知识,学会运用博弈思维,争取形成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结局,最低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最低利益,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博弈思维成就智慧人生
有生活就有博弈。在这些博弈中,有些时候,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吃过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一连六盘,他拿到都是最坏的牌。于是,他变得不高兴起来,嘴里开始不停地埋怨。他的母亲停了下来,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继续玩下去,就不要埋怨手中的牌怎么样。不管怎样的牌发到手中,你都得拿着,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你所能,打好手里的每一张牌,求得最好的效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始终记着母亲的话。他按照母亲的话去对待生活,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次挑战,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美国总统。
2002年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影片《美丽心灵》,讲述的是博弈论中纳什均衡的创立者——约翰·纳什的人生历程。
在这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普林斯顿大学里,几个男生正在酒吧里商量着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大家想了很多方法都觉得不是最理想的,而这时还在读书的纳什,开始运用他的“博弈论”思维,给男生们出主意:“如果你们几个都去追求那个漂亮女生的话,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睬。这个时候,你们再想追求其他的女生,难度也会加大,因为别人会认为你们把她们当成了‘次品’。”
几个男生一听,觉得纳什说得很有道理,忙问他应该怎么办。纳什说道:“你们应该首先去追求其他女生,那么那个漂亮女生就会感到被孤立了,这时再去追她就容易得多。”
纳什的“博弈理论”说服了几个男生,他们开始去追求漂亮女生周围的女生。漂亮女生很快便形单影只,不过这好像是纳什故意安排的,因为他也看上了那个漂亮女生。结果很显然,纳什在博弈中获胜,他成功追求到了漂亮女生。
运用博弈的思维,为自己赢得幸福,不仅仅是数学家和经济学家才能掌握的技巧,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灵活利用博弈论。在困境中,做出明智的抉择,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文1:大标题:智慧的人生
文2:人生就像打牌一样,无法决定和清楚别人手中的牌,那就只有努力把握好自己的牌。在和自己的博弈中获得胜利,人生才有意义。
文3:智慧的人生,是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光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