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五秩庆典实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宁夏大学五十年》出版发行

2008年8月28日,《宁夏大学五十年》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宁夏大学教学综合楼六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宣告宁夏大学的校史——《宁夏大学五十年》一书经过3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出版发行,正式和读者见面了。

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陈育宁,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房全忠,宁夏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布青沪,自治区招标局局长汤效禹,宁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谢建勇,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党委书记秦峰,宁夏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哈若惠,原宁夏大学、原宁夏农学院、原宁夏工学院、原宁夏教育学院、原银川师专的部分党委书记、校长和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宁夏大学党委书记荣仕星,宁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何建国,党委副书记撒承贤、副校长许兴、纪检委书记赵维素、副校长王燕昌、李星、谢应忠、张成、冀永强,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相关部门负责人,新闻媒体及我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出席和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校长何建国主持。

《宁夏大学五十年》编写组副组长李福明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宁夏大学五十年》的编写情况。他说,《宁夏大学五十年》编写工作于2004年年底提出,2005年3月正式启动,至2007年12月底全部完成,历时近3年时间。《宁夏大学五十年》承载了宁夏大学这部厚重的历史,科学地总结了宁夏大学50年办学,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的基本经验。全书分为上、中、下、专4篇共14章,上篇从1958年7月宁夏大学筹委会成立、9月三院成立到1978年11月,共20年的时间,安排了4章。主要反映宁夏大学的筹建、成立和初期的建设情况。中篇从1978年11月到1997年12月,共20年的时间,安排了4章,主要写原宁夏大学、宁夏农学院、宁夏工学院、宁夏教育学院与银川师专五校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的建设与发展。下篇从1997年12月合校到2008年9月,共10年多一点的时间,安排了4章,主要写学校的新机遇、新发展。学校自1997年12月合校以来,积极整合资源,加快基础建设。跨入新世纪后,学校进入了建校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以博士点为标志的10多项零的突破,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现已成为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下篇着重总结了这一时期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专篇从1958年9月开始到2008年9月,跨度为50年,共安排了2章,主要记述了宁夏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校友英才。为了使读者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校史还收入了宁夏大学(含原五校)的大事记,附录了各类人才、获奖人员名单和相关数据。

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柳毅伟介绍了《宁夏大学五十年》的编辑和出版情况。

宁夏大学原校长张奎说,作为宁夏大学第一部校史,用恰当的安排和适当的篇幅把宁夏大学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反映了出来,难能可贵。序言部分以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宁夏大学50年的发展历史,总结了50年积累起来的办学经验,弘扬了宁大人的精神风貌,对于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确实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生动地反映了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瞬间。专篇把对宁夏大学的建设发展贡献比较多一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宁夏大学历届毕业生中对社会贡献比较多一点的校友都列了出来,载入了历史的史册。

人文学院院长霍维洮认为,《宁夏大学五十年》的编纂是非常成功的,是宁夏大学几代人风雨兼程、艰苦创业创造出来的业绩,奠定了这部书的基础。校史的编纂思想非常正确,内容的安排主要体现了宁夏大学50年的发展过程,是从宁夏大学发展的客观历史出发,安排校史内容和体例的。校史内容丰富,反映了宁夏大学50年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突出了宁夏大学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点。专篇的书写,突出了学校发展中人才的效果。校史是学校文化积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高等学校的发展最基础的就是该校的文化传统,校史的编纂对学校的文化传统有极大的作用,《宁夏大学五十年》体现了这样的功能。

宁夏大学校友、自治区招标局局长汤效禹说,《宁夏大学五十年》是半个世纪宁夏大学的生动写照,凝结了几代人的辛劳与汗水,记述了宁夏大学50年来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智力作用,是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史,是奋马扬蹄的奋斗史,是开拓创新的发展史。

宁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谢建勇认为,《宁夏大学五十年》是我区高等学校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系统的校史,系统地、科学地总结了宁夏大学五十年来建设与发展的经验,记述了宁夏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校友英才,是宁夏大学的宝贵财富,也是自治区高等教育的宝贵财富。宁夏大学50年校史的编写,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既是对宁夏大学的贡献,也是对自治区高等教育的贡献。必将起到“以史为鉴,是走向未来的通道”的重要作用。

宁夏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布青沪认为,《宁夏大学五十年》的出版发行是宁夏史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件大事。宁夏大学用3年的时间认真地回顾了50年的历史,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反思了一个值得反思的特殊时期,是宁夏大学50年历程的宝贵结晶,也是宁夏社会人才发展的50年缩影。该书的出版,对宁夏智力的交流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光明日报》记者庄电一说,《宁夏大学五十年》是一部厚重的校史,充分展示了宁夏大学50年来方方面面的成就,反映了宁大人治学的严谨,是值得广大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的。

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宁夏大学五十年》编纂委员会主任陈育宁教授在座谈会上讲话。他说,今天当我们看到记载着我们宁夏大学50年光荣奋斗的历史,浸透着几代领导人的心血和奉献,以及几年来编写人员辛勤工作的这本沉甸甸的史书的时候,我的心中也是非常激动的,也有许多感慨。我感到十分幸运的是,在我任职期间按照学校党委的决定直接策划和领导了校史的编辑。对我来讲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工作,是宁大50年来一次全面的总结,责任重大,它不是我们写一般的学术性的许多著作,它包含的内容太多了,分量太重了。它是有几代宁大人的回忆、梦想和希望,都在其中。同时对我来讲这又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学习性著作。我在整个编写的过程中,学习领悟了宁大创业发展的历史,体验了创办一所大学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地培养了我对宁大的感情以及对宁大未来的信心。感谢宁夏大学的许多老领导、老教职工和许多校友以及全校师生员工、各个工作部门对这项工作的支持。也要特别感谢当时分管此项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谢建勇同志,全心全意地落实着这项工作。感谢具体领导和参与编写工作的秦峰、李福明、陆美石、张晓荣、丁福荣等等一些老同志。他们对宁大充满了感情,确实是全力以赴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写一部学校的创业发展史,不仅是为我们50年献上一份礼物,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现实和未来。它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来。除此以外在编写的过程中,使我深深的感觉到,首先,在一所大学,它的历史传统、历史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是该大学里面人文科学、人文精神和大学文化最好的现实体现,最有力的教材。它会使我们宁大的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创业发展的历史。亲身感受大学的文化积淀,自觉地弘扬大学的创业精神,更加热爱我们的学校,珍惜大学的时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格完美、心态健康、思想活跃的学生。第二是强调要按照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这部史学著作,既要突出主线,又要分析问题,要说清事实、少加评论,大事要清晰,小事和有争议的地方不去研究,使我们这部史书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稳定和发展。第三是强调认真总结经验,加以科学的概括,作为我们以后的借鉴和指导。第四,也特别强调要尊重创造宁大历史的广大教职工,我们是为他们写史。经过了几次讨论,将校史的草稿基本完成以后,我们的认识更加基于统一的时候,我在序言中征求大家的意见,对50年来基本的办学经验,做了一些提炼和概括。一是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奋力进取的精神是宁大发展的精神支柱。第二,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是宁大创业和发展的思想基础。第三,不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宁大创业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第四,建设一个坚强有力、善于创新、争创一流的领导班子,是宁大创业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第五,各级领导关心重视、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是宁大创业和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些基本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宁大的财富,也是宁夏作为西部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是我们几十年共同实践和创造的结果,我们要十分珍惜。今天宁夏大学建立了新的发展基地,也有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宁夏大学第二个50年的序幕已经拉开,我们期待着在第二个50年开始的时候,有新的目标、新的局面、新的发展。为宁夏大学的全体员工和宁夏大学的校友和关心宁大的人们带来新的局面,我也坚信具有历史责任心的宁大人,会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坚守我们的精神,光大我们的智慧。一定会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繁盛而充满生机,硕果累累而香满天下。宁大历史的画卷如同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画卷一样,将描绘上一笔又一笔绚丽的色彩。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房全忠在会上讲了话。他说,《宁夏大学五十年》是宁夏出版工作的大事,既是为宁夏大学的50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更是为自治区50年大庆献上的一份厚礼。它是一部资政育人的全面教材,反映了宁夏大学50年来走过的辉煌而不平凡的道路历程,更是反映了宁夏大学师生50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必将激励广大校友在工作中继续取得辉煌成就;反映了宁夏大学50年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校风,必将成为区内高校发展的明镜。

校党委荣仕星书记在会上讲话。他说,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举行《宁夏大学五十年》一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大家知道,今天离我们宁夏大学50华诞还有18天,离自治区50大庆还有26天,所以,在这样的重要时刻,我们召开《宁夏大学五十年》一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总结宁夏大学50年的经验,回顾宁夏大学50年的发展历程,畅谈编写过程的体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刚才我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和教育,从中也体会到该书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客观可信;二是特色鲜明;三是认同目标;四是总结经验。可见这部书分量重,历史证据也重,凝结着宁大的校领导、各级领导和师生员工的心血,今天的出版发行是值得可喜可贺的。所以,借此机会,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对《宁夏大学五十年》一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真诚的、热烈的祝贺!

该书主编陈育宁教授刚才说过一句话:“这本书是过去50年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拉开了新的50年的帷幕。”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宁夏大学在过去50年总结了哪些成功的主要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让我感到宁夏大学经过了3次合校,2次分校;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史,50年的风风雨雨,50年的顺境与逆境,直至现在,什么方面都经历了。但是,重要的一条是什么呢?这就是50年积累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哪些优势条件呢?我认为至少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条件。

一是学校的地位和办学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的宁夏大学无论从哪方面都没能够达到现在这样一个办学层次。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学校经过了2007年的教学评估,获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优秀的等次,今年有望实现“211工程”立项建设的目标;我们创建了“全国文明单位”,具有过硬的条件。而且办学的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国内外也有了很大的影响。这些都是凝结了宁夏大学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心血,尤其是在座的各位领导为宁夏大学作出的贡献,才形成了这样优势条件。

二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历层次比较完整。学历层次有学士、硕士、博士;学科有“211工程”培育的重点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有68个本科专业,53个硕士授权点专业,3个博士授权点专业。这一方面没有老领导的奋斗,就没有今天的这一局面。

三是教师队伍实力比较雄厚。现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的硕士、博士学历占教师队伍总数的62%。与全国的同类学校相比,我们教师队伍的高学历比例还是比较高。我们教师素质都经过长期的积累,“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就反映了50年的发展优势,使宁夏的人才得到了有效的积累。现在我们有各类人才,包括“百千万人才工程”等7类人才中我们有70多人次。这方面,体现出没有人才不行,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奇先生就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谓之也,有大师者谓之也。”不管是名师也好大楼也好,不是一天形成的。

四是形成了科研工作和科技服务地方的鲜明特色。宁夏大学这一点做得很好。前不久,我和何校长、张校长,陪同李堂堂副主席去北京汇报工作,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说了两句话:“我对宁夏大学的两个地方印象非常深刻,一是科技服务地方的项目做得好;二是培养各类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才做得好。”从科技服务地方来讲,我感到非常有特色,2007年,科技部和宁夏科技厅立项的6个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其中就有三个是宁夏大学教授、专家主持的项目,即盐碱地的改良、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硒砂地的持续利用。这些项目都是经过努力凭实力争取来的。50年的发展,50年的积累,才有今天的结果,凝结着各位老师、各位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

五是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尤其是很多领导和专家来到宁夏大学,觉得宁夏大学这几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仅举两个例子:合校前的宁夏大学只有2亿元的固定资产,现在已经达到了11个亿的固定资产。二是生均教学实验设备值以前是3100元,2007年的评估已经达到7700元。建筑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307亩。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好地改善,形成了优势。

六是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历届领导,特别是上届陈育宁教授作为书记、校长带领的班子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一点得到了高度的好评。此外还有教学和科研的成绩显著,形成了很大的优势。总之,我们50年来的发展,形成了宁夏大学很多方面的优势条件,这些成绩不是哪一个人所能做到的,而是大家努力的结果,集体的结晶。

宁夏大学50年来也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一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办学方向,立足宁夏,面向全国,培养人才。二是坚持“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三是坚持“沙枣树”的精神,“沙枣树”精神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不畏风寒、艰苦奋斗、负重拼搏。四是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从严治学的管理方式。五是坚持科研服务社会的特色办学优势。六是坚持发展是执教兴校的工作思路。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

这些经验是我作为党委书记,还有现在的校领导班子成员都要记住的,坚持历届领导总结的先进经验,发扬优势,坚定信念,开拓创新,进一步把宁夏大学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较高水平的著名大学而努力奋斗!

荣仕星书记指出,通过《宁夏大学五十年》编写的过程来看,几易其稿,经历了3年的时间,是碰到了许多困难,下了很大的决心,字里行间确确实实凝结着每一位编辑工作者的心血,尤其是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陈育宁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提纲的审订,各部分的编订,到文字的审核、修改、定稿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才有了今天的书稿。在这里我代表校领导对编写组的同志和支持编写、出版的各位同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了历史,我们再看现在,刚才陈育宁教授说“新的50年又拉开了帷幕”,拉开了怎么样的帷幕呢?这个帷幕就是温家宝总理在8月15日~17日来宁夏视察,在视察工作当中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深刻认识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重点要求。其中提到“要支持办好宁夏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作为一国总理,专门讲到支持办好某一个学校,在历史上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抓住机遇,认真学习,全面领会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全力以赴地办好宁夏大学,正式拉开宁夏大学新50年建设和发展的帷幕。首先第一步就是要争取早日进入“211工程”的立项建设行列;争取在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新的突破、新的跨越。

何建国校长在主持会议时说,《宁夏大学五十年》作为宁大人自己的历史书,是一部全面总结办学经验、记载学校发展、弘扬传统的鲜活教材,是宁大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该书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广大编纂人员的辛苦和汗水,蕴涵着宁大人50年来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沙枣树”精神,凝结着一代代宁大人鲜活的、亲切的面孔,浓缩着一代代宁大人前仆后继、开拓创新的创业历程。在宁夏大学50周年校庆之际,举行该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对宁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寻常的意义。他强调,宁夏大学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指导,尤其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鼓励,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宁夏大学的师生员工会铭记大家的关心与支持,并以此为动力,以校庆为契机,按照既定的奋斗目标,使宁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