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研究(第6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是2010年开始开设的,2014年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单位共85所(注:2015年这一数据将继续大幅上升,以上海为例又新增了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五家招生单位。)。纵观其发展现实,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注:其实还存在所谓“数理学院模式”,突出数理逻辑和技术在金融中应用的培养,比如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也有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和培养。但是相比于上述两类模式所占比例较低,分析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但是明显的分割依旧存在

尽管现实中两种培养模式有所融合,特别是在“大金融”的概念逐渐被广大金融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的条件下,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但是两种培养模式的分割依旧泾渭分明地存在着。

一般而言,如果有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管理学院)之分的话,金融本科专业都设置在经济学院,尽管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微观化倾向已经大为增强,其关注的重点依旧在于金融理论和宏观金融问题,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和金融中介学等是该序列最重要的必修课程,为进一步深造打造的考研专业课设计依旧以宏观金融为主,师资上也仍偏重强调理论研究的经济学传统;相应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培养单位也是经济学院或者是“类经济学院”(注:在笔者看来,财经类院校的金融学院就属于“类经济学院”的范畴。)

而设置在商学院(管理学院)的本科专业则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类金融”专业,以财务管理等为代表,则特别强调金融市场实践问题或微观金融问题,与企业管理密切联系的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金融经济学、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而且因为会计学专业往往也设置在商学院的缘故,相应的其往往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单位。

两种培养模式的分割显然与新科技革命下知识的共同共融相悖。

(二)依旧以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式主导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

传统意义上,中国的研究生培养是以学术型为导向的,而这正契合了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传统,在“经济学院模式”相对主导的背景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也呈现学术型导向是不奇怪的。尽管在课程的设计上已经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市场的需要,但是依旧无法摆脱经济学研究的惯性,在专业课的设置上理论课程依旧比例偏高,而且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考虑,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理论和实务严重脱节,而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或人才市场的需求并不一致。

(三)教育培养过程中功利主义现象比较突出

通过各种渠道对研究生的调研,我们发现研究生对教育改革方向的一个突出要求是多上一些对实习和工作有用的课。这在一方面的确说明我国金融学教育中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相对不足,缺少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接受专业教育时有脱节感。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功利主义思想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之深。

而在我们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功利主义的东西也表现得十分明显,通识教育课程缺乏,一些看上去名字花哨、新颖别致,却无实质内容的课程大行其道;国内自编优秀教材缺乏,粗制滥造、大量抄袭、简单拼凑的却满目皆是;在教材选用过程上,有些高校还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原因,刻意排斥国内外优秀教材,而是反复使用版次少印量大的自编教材。新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知识更新加快,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呼唤深邃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