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国际分工
3.1 复习笔记
一、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
(1)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
(2)国际分工的作用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分工变成对外贸易的基础,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决定了该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贸易利益的获得等。
②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
现行的国际分工体系一方面促进了发达国家国内的分工,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另一方面冲击瓦解了后进国家落后的社会分工体系,促使新的国内分工和新产业的出现。
③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
国际分工使各国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或产品上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增加产品数量,取得规模效益。国际分工使各国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配置,节约了社会资本,提高了效率,大大推动了整个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国际分工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扩大了世界市场。
④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国家国民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优势地位和格局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和格局中的外围。这种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主次地位和贸易利益的多寡,构成了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秩序,改变不平等秩序的斗争,又推动着国际分工关系的改善、改革和重构。
2.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该阶段包括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该阶段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造成该阶段分工产生的主要技术条件是地理大发现、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分工形式主要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造成该阶段分工产生的主要技术条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现代工厂制度,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该阶段分工的主要特点有:①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②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③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工业制成品的交换。
(3)形成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
造成该阶段分工产生的主要技术条件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器、运输、通讯);垄断代替竞争,资本输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国际分工领域。该阶段分工的主要特点有:①国际分工中心国家增多,中心国家由英国变成一组国家;②发达国家间出现部门分工;③亚、非、拉美国家形成单一经济,造成依赖性;④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形成。
(4)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造成该阶段分工产生的主要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兴产业出现、非殖民化过程开始、跨国公司发展、资本输出发生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该阶段分工的主要特点有:①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②工业部门内部分工增强;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不同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在逐步发展,以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逐步削弱;④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分工;⑤区域经济集团出现;⑥垂直型国际分工向水平型国际分工过渡;⑦从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过渡;⑧分工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
二、当代国际分工
1.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作用下,出现电子、信息、服务、宇航和生物工程等新型产业,产业分工更加细化。
(2)发达国家通过“工厂外迁”等方式,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国际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兴起,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体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殖民地体系瓦解,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开始发展民族经济,需要国外的资本和技术。
(4)20世纪90年代以后,冷战结束,世界各国重视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5)市场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为世界各国市场的相互融合和分工提供了基础。
(6)世界贸易体制的建立与加强,促进了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2.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基础不断深化,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世界性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各国国内分工在细化;b.细化的国内分工加速向国外延伸。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
②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a.建立起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和贸易体系;b.金融、货币和投资市场囊括全球;c.出现世界范围的人力资源流动;d.建立起地区和全球性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和机制。
③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主流。
④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世界,包括各种类型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加深。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①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Vertic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历史上形成的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②水平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横向的产业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不同型号和规格产品的分工;b.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分工;c.工艺过程的分工。
③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Mixe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垂直型分工与水平型分工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④外包型国际分工。外包型国际分工是指公司将某些业务和服务从由自身内部剥离,然后外包给其他国家的公司。外包型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a.货物生产企业产品从自制到外购;b.非核心工作从“在岸”服务到“离岸”外包。
⑤网状型国际分工。网状型国际分工是指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进行全球性生产和经营所形成的网状国际分工体系。网状型国际分工的特点主要有:a.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国际分工;b.通过世界范围的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地进行资本、商品、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动;c.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经济和贸易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d.许多经济贸易活动通过所设立的全球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进行,通过“转移价格”进行公司内部的交易运作,通过“限制性商业惯例”维护编制的网络分工体系;e.跨国公司通过网状分工体系,获取各种分工的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
①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在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二战后,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分工中的中心,处于主导地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发达国家处于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纵深发展使国际分工向广化和深化发展。
b.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营造者。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建立全球性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把世界各国纳入这些体系中。
c.发达国家是世界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引领经济全球化。
d.以发达国家为主和为中心的地区经济贸易集团效益显著,影响最大,其内部分工的加速发展影响着整个国际分工。
②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二战后,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外围;b.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工加强;c.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d.服务分工尚未形成固定模式。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上,因国际分工的内容和特征的不同,其具体的制约因素也有所不同。
1.自然条件
(1)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自然条件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
(2)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下降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的必要条件,但自然条件只有同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社会生产力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形成生产的国际分工。同时,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导致种类繁多的人工合成替代产品的出现,以及现有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国际分工中自然条件发挥作用的领域将会愈来愈小。
2.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生产力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
(2)社会生产力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
(3)社会生产力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
(4)社会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
3.人口与市场
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其中,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需要;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使分工成为必要的条件,这种分工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分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分工向纵深发展,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愿望日益强烈。
4.交通与通信业
交通与通信是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一种重要条件,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交通运输和通信是连接世界各国分工的经络,它们把分工连接在一起,使分工成为可能。
(2)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发展使国际分工深化和广化成为可能。
(3)交通运输和通信状况决定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4)交通运输和通信的成本决定产业内分工和服务分工的程度。
5.资本流动
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以跨国公司为主的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当代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把子公司所在国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发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
(2)跨国公司通过承包方式构筑世界性的生产和营销体系。
6.国际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现存的国际分工主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至今为止,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当代国际生产关系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决定着现存的国际分工性质。
7.经济体制与政策
经济体制是参与国际分工内因的基础,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执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国家高度垄断的保护贸易政策,市场经济体制倾向于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就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经济体制本身的变化,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和政策,即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混合型和自由贸易型。
四、国际分工理论
1.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也称为绝对优势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创立。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斯密认为: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别国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者更低的生产成本,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交换,就能够使各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1)该理论的要点
①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分工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主要有:a.劳动的技巧因专业而日益熟练;b.分工可以减少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工作所需耗的时间;c.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②分工能够促进全社会的普遍富裕
斯密认为,分工不仅能极大地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还能增进全社会的普遍财富,这是因为,“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各劳动者,除自身所需要的以外,还有大量产物可以出卖;同时,因为一切其他劳动者的处境相同,各个人都能以自身生产的大量产物,换得其他劳动者生产的大量产物,换言之,都能换得其他劳动者大量产物的价格。别人所需的物品,他能予以充分供给;他自身所需的,别人亦能予以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阶级都普遍富裕。”
③分工产生的原因
斯密认为,分工的产生来源于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相互交易的天性。在《国富论》中,斯密从“经济人”自利的角度出发(编者注:斯密认为人是自利的,但并不是自私的。对于人性的讨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探讨了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即斯密认为,“经济人”出于自利,为社会和其他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自利行为客观上促进了分工的发生和相互交换的产生。
④限制分工发展的因素
斯密认为,限制分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分工的程度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受市场广窄的限制;b.分工的发展受制于产业领域发展的影响;c.分工的发展还受制于商品经济和交换媒体的发展。事实上,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斯密认为各国之间应该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从而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获利。
⑤国家之间如何分工
在《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分工推导到国家之间的分工。斯密认为,每个人专门从事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的最高形式。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2)对该理论的简评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深刻地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该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该理论针对的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这两个国家之间是否有必要开展国际贸易?
2.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暗含着一个前提假定,即贸易双方各有一种具有成本优势的商品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但是,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双方还会进行国际分工、发生国际贸易并能分享国际贸易利益吗?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一问题。
(1)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地主贵族阶级利益修订实行了“谷物法”,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李嘉图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为此,李嘉图在进行废除“谷物法”的论战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为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3)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以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①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②劳动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③劳动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④规模收益不变;⑤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⑥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⑦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⑧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从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假设前提可以看出,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角度来说明国际贸易决定的理论模型,实际上是国际贸易技术差异决定论的一个特例。
(4)对该理论的简评
相对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从更一般意义上,论证了各国依据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该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①该理论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②该理论有一条重要的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但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恐怕难以找到一个国家能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
3.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从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作了考察与研究,提出应从社会生产方式演变中分析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1)该理论的特点
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研究国际分工,主张将国际分工纳入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以明确国际分工的性质和影响。
(2)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来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发展的深化过程。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因此,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动力来自资本主义首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社会分工发展的内在要求。
(3)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式与形成因素
①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式
一方面,地理大发现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从而为资本主义早期国际分工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产业革命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即工业国与农业国和矿业国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
②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成因素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成因素主要有:a.以英国为首的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通过殖民统治,工业发达国家强迫殖民地生产工业国(宗主国)需要的原料,销售工业国(宗主国)生产的消费品,进行不平等贸易;c.发动商业战争,依靠先进的武器和铁舰打败落后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它们沦为工业国家的原料来源地和产品的销售市场。
(4)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①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的专业化,从而提高世界生产力的水平;c.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普及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化文明。
②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强制性和掠夺性
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种国际分工使“卫星”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畸形单一,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甚至带来灾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分工,因其强制性和掠夺性,常被国际资本用作控制和剥削广大落后国家的途径和工具,导致国际分工的不平等。
4.布哈林的国际分工理论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布哈林对国际分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其主要观点如下:
(1)国际分工的定义
布哈林认为,社会分工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在一般的社会分工基础上“存在一种各‘国民经济’之间的分工,或者说各国之间的分工。这种超越出‘国民经挤’疆界的分工,就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表现是国际交换”。
(2)国际分工的前提
布哈林认为,国际分工需要以下两种前提。①自然前提,由各“生产机体”生存的自然环境而决定;②社会前提,由各国文化程度、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布哈林认为,后者重于前者,即“生产条件的自然差别虽然重要,但是,如果同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别比起来,它的作用愈益减少了。”
(3)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
布哈林认为,国际分工同整个社会生产中两个最大工业部门的分工——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是一致的,社会劳动的主要部门被一条界线隔开,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社会劳动在国际范围上划分开来。
(4)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意义与问题
①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意义
布哈林认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具有一定的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国际分工使劳动成为世界性劳动;b.国际分工的表现是国际交换,其对经济生活的正常进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世界分工和国际交换是世界市场和世界价格存在的前提。
②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存在的问题
布哈林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性的,国际分工使各个私有的‘国民’经济成为几乎扩及全人类的、无所不包的劳动过程的组成部分。但是获取权却具有‘民族的’(或国家的)性质,其受益者是金融资本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大公司”。
5.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
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也称为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型态。要素禀赋理论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从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要素禀赋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几乎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代名词。
(1)生产要素禀赋分工说的形成背景
192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超保护贸易主义兴起。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小国,瑞典国内市场狭小,对国外市场依赖很大,因此对超保护贸易主义深感不安。在这种背景下,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以生产要素禀赋说为立论基础,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论证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精要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贸易的直接原因根基于商品的价格差异,商品和商品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不同区域或国家间存在差异成为地区间或国际贸易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因此,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是: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贡献
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成为解释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主要理论,其贡献主要体现为:①深化了李嘉图比较成本产生的来源,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比较成本差异的来源;②从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需的差异;③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提供了依据。根据要素禀赋学说,各国可以根据其要素禀赋的丰缺多寡,分别发展土地、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6.当代国际分工理论
(1)二战后国际分工学说的发展趋势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以及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国际分工学说出现了以下六大发展趋势:①对俄林的分工学说进行检验和深化;②加强了对产业内部分工理论的研究;③随着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提出协议性国际分工学说;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关系的理论;⑤加强对公司内分工理论的研究;⑥以国家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的分工理论。
(2)“里昂惕夫之谜”对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
①“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Vassily W. Leontief)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目的是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验证。根据验算,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以劳动密集型高而不是以资本密集型高的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即美国进行对外贸易是为了节约它的资本并解决其劳动力过剩问题。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相反。
②对“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理论
a.劳动熟练说
1956年,里昂惕夫在一篇论文中对于自己做出的“反论”给予了理论说明,提出了劳动力非同质的结论,即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从而指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前提中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 Keesing)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基辛利用美国196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资本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差异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b.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是美国经济学家凯南(P.B. Kenen)等人提出的。他们以人力资本投入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凯南等人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本。人力资本投入可以提高劳动技能和专门知识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而拥有更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c.技术差距说
技术差距说(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又称技术间隔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U. Posner)提出,后经过格鲁伯(W. 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的进一步论证。
波斯纳认为,技术是过去对研发进行投资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格鲁伯和弗农等人对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得出美国在五个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确实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出口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
③俄林的应对
1966年,俄林对《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作了修订,在补充的《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看法》中,对“里昂惕夫之谜”作出回应。他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根源于要素模型的简化,即模型的简化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偏差。
(2)产业内贸易说
①产业内贸易说提出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了一种与传统贸易理论所描述的情况相悖的新现象: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之间又出现了对于同类产品的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贸易占到了世界贸易的60%,它正在取代传统贸易成为发达国家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该现象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产业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②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点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的特点有:
a.产业内贸易是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b.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c.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
d.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③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a.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b.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c.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3)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在考察经济共同体内部分工的理论基础以后,在其代表著作《对外贸易论》(1950)中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的理论。
①协议性国际分工的含义
协议性国际分工是指两国在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效率接近的情况下,通过相互达成协议分别专门生产其中的一种产品,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国际分工。其中,生产率比较接近是指要素的生产率比较接近。从直观的意义上看,两国的生产率比较接近,就很难实现国际分工,如果通过达成协议,两国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济。
②协议性国际分工的必要性
小岛清认为,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均假设贸易各国之间的分工是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形成的。无论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都将私人厂商的自由竞争作为国际分工形成的依据。
他认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对于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完全可以通过各国政府的协商机制确立国际分工,发展国际贸易。而且,建立在国家协调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会有效地配置国家之间的资源,增加贸易利益。而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和生产要素禀赋分工的理论不可能完全实现规模经济的好处,还可能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分工的和谐和贸易的稳定发展。
因此,小岛清认为,各国为了互相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国家间实行协调式的国际分工是非常有利的。
③达成协议性国际分工的条件
a.必须是两个(或多数)国家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没有多大差别、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商品在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生产。
b.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
c.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即本身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
上述三个条件表明,在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协议性分工的商品范畴范围较广,因而利益也较大。此外,生活水平和文化等方面类似、互相接近的地区,容易达成协议和保证相互需求的均等增长。
③协议性国际分工的适用范围
小岛清认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除去适用于国家之间、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内部分工,也包括公司内部的分工。
(4)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①“中心—外围”论的提出
1945年5月,劳尔·普雷维什(R. Prebisch,1901~1986)在向拉丁美洲经委会递交的报告《拉美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中,系统地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下,世界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即“大的工业中心”和“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在这个“中心—外围”分工格局中,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外围”之间不同的表现和作用,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是不对称和不平等的。
②“中心—外围”之间关系的特征
a.整体性。普雷维什认为,无论是中心还是外围,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中心和外围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由技术进步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等性所决定的。
b.差异性。普雷维什强调“中心”和“外围”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不同。他认为,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则与之不同。
c.不平等性。普雷维什认为,从“中心—外围”体系的起源、运转和发展趋势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和不平等的。首先,从起源上,二者体系从一开始就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外围地区远远落在中心的后面;其次,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趋势加深了“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动力中心”的转移,进一步加深了二者之间的不平等。
③外围国家摆脱不利地位的出路与措施
普雷维什认为,外围国家摆脱不利地位的出路在于施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所谓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过去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品,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国家工业化。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措施主要有:
a.外围国家采取有节制和选择性的保护主义政策,对幼稚工业进行必要的保护。
b.加强国家在经济增长活动中的作用。
c.以增加国内储蓄为主,吸收外国资金为辅,大力提高投资率。
d.加强外围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适当扩大市场规模,为进口替代部门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
(5)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理论体系,缺乏动态的眼光分析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了克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这一缺陷,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是一个超越了比较优势概念,拥有丰富内涵的崭新范畴,它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①该理论对李、俄国际分工理论的修正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认为,李嘉图和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脱离了当代国际贸易实际,并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进行修正。波特认为,李嘉图和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与现实脱节,不能解释当今世界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另外,李嘉图和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的理论前提不切实际,如没有考虑经济规模以及资金与熟练工人国际移动等。
②影响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波特认为,影响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技术的变迁;b.资源条件的逐渐普及;c.经济全球化趋势。
③单纯依靠比较优势原则对当代国家产业发展的危害
波特认为,各国单纯依靠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开展国际贸易,会危害该国产业的发展,其原因主要有:a.生产要素作为财富源泉的作用被加速替代;b.劳动力或天然资源的竞争力在衰退;c.单纯依靠比较优势原则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陷阱”。
④需要以国家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理论
a.需要以国家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因
第一,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下,国家在产业竞争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化,当保护障碍初步取消后,以产业技术和现场经验为支柱的国家,重要性将大大提高。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作的策略,也是创造并持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
第二,创新没有国界。在资本流动全球化下,企业的国籍不再成为主要问题。在此背景下,一个国家保持并提升自身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有资格成为一种先进产业或重要产业环节的基地。
b.以国家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
在动态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动态与不断进化的竞争”是其前提,必须把“技术进步”和“创新”放在重要位置。
⑤国家竞争优势图解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以下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
如图3-1所示,波特将竞争优势的各个方面归为以下四类,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策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这个模型就是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
图3-1 国家钻石体系
a.生产要素。生产因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波特指出,虽然要素状况在贸易类型的决定中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是竞争力的惟一源泉,最为重要的是一国不断创造、改进和调动其生产要素的能力,而不是要素的初始禀赋。在波特看来,高级要素比基本要素更有价值。
b.需求条件。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为何。波特指出,在促进企业持续竞争力方面,最重要的是市场的特征,而不是市场的大小。若国内消费者善于挑剔,品味较高,便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c.相关与支持产业。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是指该项产业的相关的上游和下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那些拥有发达而完善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密切的工作关系、与供应商的接近、及时的产品供应和灵通的信息获得并保持优势。
d.企业策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是指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指出,没有任何战略是普遍适用的,战略的适用性取决于某时某地某企业的有关工作的适应性和弹性。政府应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励的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竞争优势。
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等两个变数。产业发展的机会通常要等基础发明、技术、战争、政治环境发展、国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变革与突破。政府在构成一国整个竞争力中具有重要作用。
⑥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较圆满地回答了理论界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对国际经济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同其他贸易理论相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a.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它们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b.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的是比较利益,注重的是各国现有的要素禀赋,因此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像日本和韩国这类资源稀缺的国家能在众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而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长期落后的原因。
c.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传统贸易理论忽视国内需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认为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很小。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明确提出了国内需求同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需求的忽略。
d.强调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3.2 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国际分工?
答: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
2.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是什么关系?
答: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密切联系在一起。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两者的关系是分工与交换的相互关系,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的基础和必要性;反过来,没有交换,分工也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②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③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④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⑤国际分工影响各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⑥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2)国际贸易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利益实现的途径和枢纽,各国对外贸易的模式与措施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实现手段和途径,其发展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分工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分工主要有以下主要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基础不断深化,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②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③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④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形式出现多样化,主要有:①垂直型国际分工;②水平型国际分工;③混合型国际分工;④外包型国际分工;⑤网状型国际分工。
4.国际分工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答: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上,因国际分工的内容和特征的不同,其具体的制约因素也有所不同。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自然条件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
(2)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3)人口与市场
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其中,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需要;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使分工成为必要的条件,这种分工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分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分工向纵深发展,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愿望日益强烈。
(4)交通与通信业
交通与通信是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一种重要条件,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交通运输和通信是连接世界各国分工的经络,它们把分工连接在一起,使分工成为可能。②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发展使国际分工深化和广化成为可能。③交通运输和通信状况决定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④交通运输和通信的成本决定产业内分工和服务分工的程度。
(5)资本流动
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以跨国公司为主的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当代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把子公司所在国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发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②跨国公司通过承包方式构筑世界性的生产和营销体系。
(6)国际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现存的国际分工主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至今为止,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当代国际生产关系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决定着现存的国际分工性质。
(7)经济体制与政策
经济体制是参与国际分工内因的基础,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执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国家高度垄断的保护贸易政策,市场经济体制倾向于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就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经济体制本身的变化,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和政策,即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混合型和自由贸易型。
5.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李嘉图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为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6.马克思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际分工?
答:马克思从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作了考察与研究,提出应从社会生产方式演变中分析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发展的深化过程。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因此,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动力来自资本主义首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社会分工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具有以下二重性:
(1)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②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的专业化,从而提高世界生产力的水平;③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普及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化文明。
(2)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强制性和掠夺性
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种国际分工使“卫星”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畸形单一,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甚至带来灾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分工,因其强制性和掠夺性,常被国际资本用作控制和剥削广大落后国家的途径和工具,导致国际分工的不平等。
7.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要素禀赋理论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从各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解释了生产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性原因,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贸易的直接原因根基于商品的价格差异,商品和商品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不同区域或国家间存在差异成为地区间或国际贸易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因此,依据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8.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答: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目的是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验证。根据验算,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以劳动密集型高而不是以资本密集型高的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即美国进行对外贸易是为了节约它的资本并解决其劳动力过剩问题。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相反。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国际分工[东北财大2001研]
答: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上,因国际分工的内容和特征的不同,其具体的制约因素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论,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两个条件。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资源、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
2.垂直型国际分工[东北财大2003研]
答:垂直型国际分工(Vertic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历史上形成的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即属于垂直型国际分工这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的工业制成品,而后者则主要为前者提供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如农业原料、矿产原料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多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反映了双方在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悬殊差距,因而在分工形式上呈垂直型、纵向型。
3.水平型国际分工[东北财大2002研]
答:水平型国际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横向的产业分工。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一般属于此种类型。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它们之间通过世界市场而建立的劳动关系一般呈水平型、横向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型国际分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内部的分工发展。它不仅包括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还包括同产业之间产品的分工,甚至产品的加工程序的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持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也使发达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区域性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4.H-O定理[东北大学2003研;北京工商大学2004研]
答:H-O定理又称要素禀赋理论,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解释了两个国家进行国际分工的原因,但并没有解释这种生产差异产生的原因。H-O定理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从各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解释了生产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性原因,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
该定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5.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北大2000研;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
答: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得出资本资源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6.产业内贸易[北大1999研;北师大2003研;天津财大2005研;中央财大2008研;东北财大2008研]
答: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具有如下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7.进口替代[上海理工大学2002研;西安交大2006研]
答:进口替代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8.绝对优势理论
答: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所创立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旨在反对当时的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政策。
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出发,斯密认为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比别的国家绝对低,即具有绝对优势时,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将分工理论应用于国际贸易所得出的结论。
斯密认为,地域分工应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换言之,惟有在地域分工基础上所进行的国际商品交换才是“自然的”、“有益的”。但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才能充分享受这种地域分工的利益。反之,一切限制贸易自由的措施都会损害和剥夺这种“惠及万国”的利益。
9.比较优势理论
答: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
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指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10.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答:技术差距贸易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U. Posner)1961年提出来的,它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外贸易发生(比较利益的差别)的解释原因。
波斯纳认为,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先问世,新产品在国内销售之后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便获得了初期的比较优势。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生产,但由于与先进工业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可能做到,在这段时间内,创新国仍拥有在该产品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消费仍需通过进口得到满足,因而技术差距所引起的国际贸易仍然需要。当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生产之后,随着模仿规模的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最后甚至可能从其他国家廉价进口该产品。
二、简答题
1.二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外交学院2005研]
答:二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内分工逐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二战前,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生产国与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原材料生产国与制成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二战后,各国的生产表现为技术水平逐步接近下的差异产品生产和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产品的生产。因而,国际分工也从以传统的产业间分工为主导变成以产业内分工为主导。
(2)多层次产业内部分工日趋明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部门不断细分,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产品生产日趋专门化,产生了多层次的生产分工,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多层次的国际分工格局。多层次的国际分工格局具体表现为部分国家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部分国家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另一部分国家主要生产农产品、燃料和原材料。
(3)多种形式的部门内分工迅速发展
二战后,部门内的生产分工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①同一部门内的企业生产具有明显的非同质性,各生产者分别生产不同档次、不同设计的产品;②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具有明显的国别性,各国生产者分别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
(4)企业内部分工和国际分工密切结合
二战后,国际分工与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联系非常密切。现代国际分工突出表现为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为追求生产要素或资源的综合优势,将自己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或工序安排在不同生产要素优势或资源优势的国家进行,使国际分工成为企业内的生产分工或劳动分工。这种高度的企业内分工和国际分工紧密结合起来,使国际分工成为企业内分工的附属,实现了企业生产本身的国际化。
(5)国际分工结构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
二战后,国际分工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后起国家不断填补先进国家转移出去的产业空间,形成了新的分工格局,国际分工结构的调整明显加快,跟不上这种调整速度的国家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处于被动的境地。
(6)各国生产的不完全专业化日趋明显
二战前,由于殖民体系的存在,各国的分工表现为强制性的完全专业化。二战后,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要求较为迫切;同时,经济发达的国家力图在新兴产业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选择战略产业。因此,各国的产业部门或行业跨度都大大增加,从而使国际分工呈现出不完全专业化的特征。
2.“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请对这段话进行经济学评价。[天津财经学院2004研]
答:这个论点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这个论点没有区分一国的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重点不是在于要素的绝对丰裕度而在于其相对丰裕度。一国可以按照比较优势原理从事国际分工,进而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一国是按照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来进行国际贸易。如果上面材料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在现实中,小国应该完全不能参与国际分工,因而也就没有办法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但事实证明这是不正确的,很多小国一方面出口某些商品,另一方面也进口一些商品,能够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
3.比尔·盖茨先生无论在编写软件还是打字速度上都强于他的秘书。比尔·盖茨先生编写软件的速度是秘书的N倍,打字的速度是秘书的2倍。由于比尔·盖茨在编程和打字上都强于其秘书,他是否应该自己来完成全部的工作,以节省下每天付给秘书的20美元的薪水(据说比尔·盖茨如果掉了100美元,他是不会弯腰去捡的,因为弯腰的5秒钟会使他丧失1万美元)。试用学过的贸易理论来解释比尔·盖茨先生是否要自己做编写软件和打字的全部工作。[东北大学2004研]
答:(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李嘉图认为,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间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有利的产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的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2)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此案例
①对比尔·盖茨来说,无论是编写软件的速度还是打字的速度都远远高于其秘书,可以说这两者他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编写软件的速度是其秘书的N倍,打字的速度是秘书的2倍。
②对于秘书来说,无论是编写软件的速度还是打字的速度都远远低于他的老板,但是对于他而言,他却有比较优势,即打字。因为在打字方面,他的老板的优势并不像编写程序那样明显。
③通过对上面两者之间的分析,可以看出:比尔·盖茨在编写软件和打字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相对于打字而言,其编写程序的优势要大于打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可以分工于编写程序;对于他的秘书而言,在编写软件和打字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在打字方面其劣势要小于编写软件,所以他可以分工于打字。
通过这样的分工,可以达到比较优势理论所阐述的贸易利益的获得。
4.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异同?[首都经贸大学2008研]
答:(1)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概念
①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又称部门间贸易,是指贸易国出口和进口的必然是其国内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的贸易现象,即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产品的交换。
②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又称部门内贸易,与部门间贸易尤其是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不同,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类产品的现象,即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s)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比如发达国家相互进口小汽车、酒类等产品。
(2)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异同
由于产业和部门的交叉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界限变得模糊,两者彼此联系。
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贸易对象国的不同,在其他方面如在适用的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特点、消费者偏好、贸易利益来源等方面,两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具体如表3-1所示。
表3-1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
5.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特征和原因是什么?
答:(1)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特征
世界工业分工是战后国际分工的基本趋向和基本特征,这一深刻变化标志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特征体现为:①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②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削弱。
(2)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原因
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方向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战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②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是推动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另一股重要力量;③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
6.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亚当·斯密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不是其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少,而是这些贵重金属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他认为扩大生产才能提高本国的生活水平,而生产的扩大最根本的动力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取决于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
亚当·斯密将劳动分工学说应用于国际贸易,认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其原因在于:国际贸易可以通过市场的拓展,将社会分工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而国内分工变为国际分工,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意味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最终将促进实际收入意义上的财富增长。
(2)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有: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②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③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④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7.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答:(1)这种说法不正确。理由如下:根据古典贸易理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交往的基础在于各国是否在贸易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仅取决于两个部门的相对生产率,而与名义生产成本——工资水平无必然联系。
(2)这种说法不正确。理由如下:工资水平低,即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相对低廉,是会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但工资水平低并不是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惟一因素。比如说,开发新技术并加速应用于产品生产等也是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国虽然工资水平很高,但这只是名义量上的反映,该国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一些产业的高生产率足够保证其相关产品的竞争力。
(3)这种说法不正确。理由如下: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并非由于国际贸易的缘故。相反,一国参加国际贸易后,其国内的劳动者实际收入是会提高的,即国际贸易可提高各国的实际工资水平。因此,现实中任何以国家间工资水平差距悬殊为理由,担心或反对自由贸易的思想都是站不住脚的。
三、论述题
1.请简要介绍和评述西方国际分工的主要理论。[中南财大2002研]
答:西方国际分工学说主要由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组成。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十分强调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的财富。原因在于: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在亚当·斯密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分工的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也是他的全部国际贸易理论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他认为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而形成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比较成本),并且把“比较成本说”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他还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3)赫俄的“要素比例说”
按照各国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丰缺状况,生产和出口商品,参与国际分工,这一观点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来的。在《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俄林阐述了这一学说。其要点如下:
①每个区域或国家用相对丰裕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应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②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然而,各国间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差别主要是成本的差别。所以,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则是在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也即比较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条件。不同国家不同的成本比例是因为各国国内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而每种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进而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比例关系不同也是因为两国诸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不同的比例关系。但是,各国在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是不相同的,即各国所赋有的各种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际贸易就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寡不同和价格的高低不同的基础上的。另外,即使生产诸要素的供给比例是相同的,对这些生产要素不同的需求也会产生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从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基础。
③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进一步地讲,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利益使各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最有效利用将会比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社会总产品。
该理论具有诸多的积极方面:它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和全面,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应该说开创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意见。
2.试论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意义。[浙江大学2001研]
答:(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由李嘉图提出。李嘉图认为,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间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有利的产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的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比较优势定律,一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即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便可获得实际利益。这一理论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
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意义在于我国外贸国家战略和行业战略方面。我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劳动力充足,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是我国的绝对优势,也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对于不同国家而言,我国的比较优势并不完全一样,这就要求我国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时分国家和行业区别对待。
①在和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因此,我国和发达国家开展贸易时,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向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既有利于我国产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也可以通过进口高技术产品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②在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我国的比较优势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可能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也要求比较陈旧的适应性技术。而由于有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我国还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反而可能不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因此,针对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时,我国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当我国的比较优势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时,则应该出口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
3.试分析战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其原因。[北大1996研;武汉大学2003研;西南财大2003研]
答:(1)产业内贸易的内容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这种国际贸易现象与贸易商品、贸易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商品的生产区域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2)战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产业间贸易在发达国家间贸易中的比重下降,产业内贸易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在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这些贸易占据了世界贸易的大部分。战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①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间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②生产要素禀赋相似,要素密集度相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内贸易规模较大,彼此间主要以产业内贸易形式进行国际交换。如美加之间、欧盟成员国内部的产业内贸易占了绝大多数。
③对一国而言,产业内贸易要受该国技术水平、资本及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影响。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比较精密、复杂的制造业和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相对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产业内贸易一般发生在实现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产品差异及消费者偏好不同的产业。例如,美欧、美加与欧盟内部汽车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间在金融服务业内部的贸易。
(3)战后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分析
①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一般认为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即使实物形态相同,也可以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距而被视为异质产品。这种同类的异质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②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一般认为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的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获得贸易收益,其主要原因是其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异。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成本随着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打破各生产企业之间原有的比较优势均衡状态,使自己的产品处于相对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出口。
③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异质性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次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的多样化,呈现出对异质性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需求市场。当两国之间的收入水平趋于相等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产业内贸易发展倾向就越强。
4.试论述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点。
答:(1)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差,而这种价格差是由国家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在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绝对优势论强调引发国际贸易的是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参与国从贸易中获利。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为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3)两种理论的相同点
①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分析时都假定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技术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②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即都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带来的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
③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认为开展国际贸易会对各贸易参与国带来福利的改进,因此两种理论都主张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国际贸易进行干涉。
④两种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4)两种理论的不同点
①假定条件不同。绝对优势理论假定参与贸易的各国都拥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比较优势理论放宽了前提假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双方也会进行国际分工、发生国际贸易并能分享国际贸易利益。
②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③适用范围不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只要两国间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国处于全面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活动仍会发生,而且贸易可以使所有国家获利。
④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性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