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黑白之间 钢琴独奏曲(3)
那么,舒曼就努力替家里另外一位钢琴家写曲子吧!到了一八四四年,舒曼不过才三十四岁,和克拉拉结婚才四年,他却又爆发了第一次严重的精神崩溃。之后几年,他的生活都在忧郁症的笼罩下。一八五四年,他纵身跳下莱茵河意图自杀。被救起后,克拉拉也束手无策,只好将他送进疗养院。再过两年,一八五六年,舒曼病逝疗养院中。
古典主义追求平衡的形式,透显似乎不受时间影响的真理,浪漫主义却要把握瞬间冒涌出来的个人强烈情绪。舒曼的痛苦经历,让他身体中累积了大量情绪,绝对不是古典主义形式所能表现,更不可能平抚的。而他的高度音乐天分,又让他能直觉地创造设计出用来与个人性、时间感和强烈情绪相呼应的新鲜音乐表达法。
他是浪漫主义组曲形式最早也是最好的提倡者。早在作品编号第二号的《蝴蝶》钢琴曲,他就自然且恰到好处运用了不同的逻辑写曲。他的音乐片段简洁,从一个段落进行到下一个段落,不是传统的变奏,也不是发展,毋宁比较接近诗。从这个意念象征联络到下一个意念象征,然后,从这首诗,轻轻翻页,进入下一首诗。
舒曼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形式,也暗示了音乐与文学新的交会互动。组曲是舒曼创作中极为核心的主轴,甚至有评论家主张,舒曼即使表面用了古典形式写的钢琴奏鸣曲,骨子里真正进行的单位,还是短小干净、绝不拖沓的组曲小曲。而他的《交响练习曲》,一个个不同段落,不只是依照技巧练习需要安排的,更是藏着组曲、诗集情绪逻辑的,才会那么动人。
舒曼有名的组曲中,包括《狂欢节》和《维也纳狂欢节》。这两部作品都以“狂欢节”为发想模拟的对象,用音乐捕捉众人暂时摆脱日常规范,放浪野性的动态,听来让人心神荡漾。不过这两部作品中神奇且古怪的重音设计与进行,很难有钢琴家能弹得好;就算真的弹好了,又必然传递出舒曼生命内部的疯狂讯息,有时使人不忍心听。
如果只要听一首舒曼的组曲,应该还是选《儿时情景》吧!这部作品是在克拉拉的鼓励下写成的,一共有十三段标题小曲,每一段代表一项舒曼的儿时回忆,包括他听过的“奇妙的故事”,玩过的“捉迷藏”,冬季和大人坐在“炉火边”,想象“未知的国度与人们”,等等。组曲中最有名,大家应该都熟悉的,是第七首“梦幻曲”,似真若幻的旋律,一百多年来感动了全世界许多人的内在童心。
克拉拉要舒曼写《儿时情景》,因为她经常能感受到舒曼内在始终未消失的一个儿童,那个还不知道自己的天分,以及将要经历折磨的原初灵魂,的确如此温柔美妙。
永远,且唯一
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
Chopin: Barcarolle in F sharp Major, Op.60
似静未静的效果中,
我们仿佛听到了水声船声之外,
奈何桥上的人语,或是鬼语。
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有几个神奇年份。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两大支柱,巴赫和亨德尔,竟然同样出生于一六八五年。还有在键盘音乐上有着和巴赫作曲天分不相上下的斯卡拉蒂,也在同一年出生。仿佛是上帝心血来潮,突然决定:“就让这一年来个音乐年吧!”
另一个上帝决定的“音乐年”,是一八一〇年。那年同时诞生了肖邦和舒曼。如果再加上前面一年一八〇九年出生的门德尔松,后一年一八一一年出生的李斯特,那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大将,就全到齐了。
这四位基本上同时期的作曲家,将音乐从古典主义时期带进浪漫主义,而这四个人的核心作品,都是钢琴曲。
这不是偶然。浪漫主义开展的力量,正来自钢琴的变化演进。浪漫主义骨子里,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反对理性,讲求感官感觉,一个理由就在于理性追求的,是普遍公式、真理,抹杀了个人差异,也就压抑了最自我、最浓厚的热情反应。浪漫主义要将自我从理性手中抢救回来,伸张每一个人的独特性。
钢琴是个人能够独立操控的乐器中,最复杂、最多采多姿的。靠着十根手指,一个人就能制造出好几个高低起伏的不同声部,织画出一个完整的声音世界来。
何其幸运,肖邦、舒曼他们活在一个钢琴技术快速进步的时代。一方面是钢琴的硬体技术改良,让琴声的音量愈来愈大,琴弦敲击的共振变化愈来愈多元;另一方面还有钢琴软体技术更惊人的改良。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不懈地试验开发钢琴可能弹奏出来的声音,尤其是贝多芬耳聋之后写的钢琴谱,其超越时代的实验性,尤其让当时的人看得瞠目结舌。贝多芬写的,不是他手指下钢琴发出的声音,而是他想象钢琴应该可以创造出的声音效果。那样的曲子,虽然由贝多芬写了,但贝多芬在世时,是无法在钢琴上实现的。那时没有那么好的钢琴可以清楚发出如此丰富的声音,而且没有那么好的钢琴家可以照贝多芬指示弹得又快又亮又感人。贝多芬这些作品,逼着人们改良钢琴制造工艺,也刺激了他的大弟子车尔尼,发愿教学,创造了多得吓人的各种弹奏技巧教本,训练下一代的钢琴演奏者,终于能够真的弹出贝多芬早就想到听到的音乐。
那是一个钢琴时代,难怪这几位天才作曲家都对钢琴着迷。其中最投入的,就是肖邦。肖邦是个近乎百分之百的钢琴作曲家,他一生中没写过什么不是以钢琴为主的作品。他对钢琴以外的其他乐器似乎都不怎么熟悉,更没什么兴趣。例如他写过大提琴奏鸣曲,是个杰作,但是曲子里钢琴的分量和大提琴不相上下。又例如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有改编版本,没人敢改肖邦写的钢琴部分,但很多演奏者和作曲家都觉得他写的乐团部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配器单调而且声部单薄。
肖邦不晓得怎么营造丰富声部效果吗?怎么可能!他的钢琴作品多么复杂,经常几条旋律线错落进行,彼此呼应。他的老师厄尔斯纳鼓励他应该写歌剧,认为肖邦只要将钢琴曲里展现出的声部结构,打散分给其他乐器和人声,绝对能写出成功的歌剧来。
肖邦“非不能也,不为也”。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他要音乐里有清楚的自我,一个创造控制世界的自我,这才是他音乐的本源目的。干吗要写音乐给一群人演奏,那样的音乐能表现谁的自我?肖邦音乐只有,也只能有一个主角,所以他只写凸显弹钢琴那个主角自我的作品。
肖邦有太多百听不厌的钢琴曲,勉强选出对我最重要的,或许是升F大调《船歌》吧!这首曲子在肖邦作品里,算是个特例,因为有一个具象的标题。肖邦虽然开创了浪漫主义的精神,但他不同于舒曼或李斯特,对于浪漫主义音乐新的形式外表,他迟迟不能接受。他不喜欢那个时代新流行的“标题音乐”,宁可用保守的形式命名法,来标记自己的作品。
仅有的例外,一是《摇篮曲》,另外就是这首《船歌》。这里的“船”指的不是任何船,而是威尼斯水道上晃漾晃漾,有船夫在船尾摇橹的小舟。贯穿整首曲子,一直有模仿水波摇曳效果的琴音,铺在这层水声之上,陆续展开三个主题,后面的主题带出比前面主题稍快一点的节奏,主题之间没有戏剧性的差异,制造出船行延续不停的想象。但当然那船不会是直条条地往前行,因着狭小水道的转折,船也微微变化着方向,更细腻的是中间穿插的小休止符,似静未静的效果中,我们仿佛听到了水声船声之外,奈何桥上的人语,或是鬼语。但那或人或鬼,竟然与我们如是亲近,带来如是安心的慰藉。
上帝与魔鬼都在我们的身体里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S.178
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S.178
声部变化华丽,
而且有着来自《浮士德》故事的强烈戏剧变化,
考验着钢琴家如何能不断自我分裂,
不仅用十只手指弹出错综飞舞的声部旋律,
还要弹出从神性到魔性,全幅的性格变化。
歌德的《浮士德》是浪漫主义时代欧洲最重要的畅销、必读经典书籍。没有任何其他作品,更能代表浪漫主义内在的高度紧张与矛盾了。
未经歌德热情改写之前,浮士德的故事,有着清楚的宗教教训。人就是人,人别想逾越上帝规范的界限,魔鬼随时在一旁狰狞地等待人的错误,只要人有一点点妄念,魔鬼就有机可乘,施展其魅惑,利用人的妄念挑战上帝。但魔鬼的诡计绝对无法得逞,最终结局必定是犯错的人被送进永远不得救赎的地狱。
表面上,歌德不过重讲了一次这个流传几百年的故事。但是歌德不同的讲法,却给了这个故事不同的力量。歌德发挥细腻的文学想象与描述技巧,认真且同情地记录了浮士德内心的挣扎,他的困惑与他的想望。更惊人的是,歌德还用同等认真的态度,写了魔鬼梅菲斯特的引诱。经过歌德改写,读者读到的,不再是一个愚蠢该死的浮士德,受了邪恶狞笑的魔鬼诱惑,犯下了愚蠢该死的错误。读者读到的,是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拉锯,产生一连串惊心动魄的自我疑问。问:想要超越作为一个人的平庸处境,真的有错吗?我自己真的安于只活一段平庸的人生吗?魔鬼提出的条件,真的那么荒谬可笑吗?上帝给的未来安稳救赎,和魔鬼给的一时炫丽,真的那么容易选择吗?换成是我,我会和浮士德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吗?
浪漫主义本来就是源于对理性秩序的不耐烦。浪漫主义追求超越、突破,看重人的热情,远超过冷静思考。浮士德的选择,过去被视为疯狂,所以该予以诅咒压抑,然而浪漫主义时代的英雄,哪一个没有疯狂的举动?
浪漫主义时代的文人、艺术家、音乐家,没有人不读《浮士德》的。而且他们用各种方式改写《浮士德》来表达自己的热情与疯狂。今天留在古典音乐史上,成为经典的,至少就有柏辽兹和古诺两出《浮士德》歌剧。
李斯特也是《浮士德》的信徒。他特别为魔鬼梅菲斯特写过圆舞曲,神性与魔性的音乐主题翩翩起舞,彼此颉颃却又彼此召唤。到最后,神与魔互相融合,崇高与欲望似乎不过就是同一样东西不可分别的两面,跳着圆舞曲的两人,原来是前后戴不同面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