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内治古方
1.当归芍药散
【出处】张仲景《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三两(9g),芍药一斤(48g),茯苓四两(12g),白术四两(12g),泽泻半斤(24g),川芎半斤(24g)。
【功效】益气健脾,利湿化痰,养血活血祛瘀。
【主治】血管性痴呆证属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症见呆钝少言,两目昏花,语謇偏瘫,胸闷痛,肢体麻木疼痛,舌青紫有瘀点,脉沉细涩。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当归芍药散方中以当归养血;芍药益血缓急而止痛;茯苓、白术健脾化湿;泽泻泻其脾郁所滞之水湿;川芎辛窜舒达,以畅达欲伸之血气,共达活血通络、利湿化痰之效。化痰湿、消瘀血,从而使气血正常运行于全身,肾精得以充养于脑髓,达到健脑增智之功。
②临证加减运用:气郁型加香附、郁金、合欢皮,痰阻型加石菖蒲、郁金、远志、半夏,兼夹瘀血加丹参、桃仁、红花、地龙、蜈蚣。
③临床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冀宏博士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血管性痴呆37例,治疗2个月后,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49%。
【处方来源】冀宏.当归芍药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2000,16(02):10-11.
2.洗心汤
【出处】陈士铎《辨证录》
【组成】人参一两(30g),茯神一两(30g),半夏五钱(20g),陈皮三钱(10g),神曲三钱(10g),甘草一钱(10g),附子一钱(10g),菖蒲一钱(10g),生枣仁一两(30g)。
【功效】开郁逐痰,健胃通气。
【主治】血管性痴呆证属于肝郁气滞,痰浊壅积型。症见终日不言不语,不思饮食,忽歌忽笑,洁秽不分,亲疏不辨,伴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用法】上九味水煎,灌服。服药后必熟睡,听其自醒,切不可惊醒。
【处方总结】
①方解:方中半夏、陈皮理气化痰,菖蒲豁痰开窍,酸枣仁、茯神宁心安神,少量附子温通阳气,神曲消食健胃。然而痰浊之生,必与正气不足有关,故更用人参以补气,甘草以助之,并和诸药。原书中云:“不祛痰则正气难补,补正气而因之祛邪。”又云:“邪见正气之旺,安得不消灭于无踪哉。”所以方中化痰与扶正之品并用。
②临证加减运用:若痰郁久化火,蒙蔽清窍,扰动心神,症见心烦躁动,言语颠倒,歌笑不休,甚至反喜污秽等,加黄芩、黄连、竹沥以增强清化热痰之力;若瘀血症状明显者加入丹参、川芎以活血化瘀。
③临床疗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贾树林将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及护理,视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给予降压、降糖、降脂等治疗。治疗组给予都可喜片及加减洗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都可喜片40mg,2次/d,口服。治疗时间均为8周。试验前、后分别进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等检查。结果:治疗组MMSE、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处方来源】贾树林.加减洗心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03):418-419.
3.七福饮
【出处】张介宾《景岳全书》
【组成】人参二钱(6g),熟地三钱(9g),当归三钱(9g),白术(炒)一钱半(5g),炙甘草一钱(3g),枣仁二钱(6g),远志三分(制用)(5g)。
【功效】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主治】老年性痴呆证属心脾肾气虚,髓海不足型。症见智能减退,记忆力和计算力明显减退,头晕耳鸣,懈情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行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用法】上药用水400ml,煎取280ml,空腹时温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以滋阴补肾,以补先天之本;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用以强壮后天之本;当归养血补肝;远志、(酸)枣仁宣窍化痰。本方填补脑髓之力尚嫌不足,可选加鹿角胶、龟甲胶、阿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髓。还可以本方制蜜丸或膏滋以图缓治。
②临证加减运用:见心悸气短自汗者加太子参、龙骨或龙齿、浮小麦以滋阴益气敛汗;五心烦热、盗汗者,加黄柏、龟甲、鳖甲、生龙骨、生牡蛎以补阴清虚热;见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合欢皮以安神;面白无华者,加熟地黄、丹参以补益气血;形寒肢冷,夜尿多,头晕者,可加制附子、肉桂、细辛、干姜以温补肾阳;若见舌苔白腻者,加石菖蒲、郁金、法半夏等以化痰浊、醒神窍,并酌减滋腻补肾之品;若兼见心烦溲赤,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熟地黄改生地黄,再加知母、黄柏、牡丹皮、莲心以清虚热。病久可以本方制成蜜丸久服,以图缓治。
③临床疗效:大连大学医学院中医研究所的王建明以七福饮加味颗粒剂治疗老年性痴呆32例,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8%,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
【处方来源】王建明.七福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痴呆32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01):43.
4.还少丹
【出处】洪遵《洪氏集验方》
【组成】干山药、牛膝(酒浸一宿,焙干)各一两半(60g),山茱萸、白茯苓(去皮)、五味子、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石菖蒲、巴戟(去心)、远志(去心)、杜仲(去粗皮,用生姜汁并酒合和,涂炙令熟)、楮实、舶上茴香各一两(4g),枸杞子、熟干地黄各半两(20g)。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主治】老年性痴呆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气短懒言,肌肉萎缩,食少纳呆,口涎外溢,腰膝酸软,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丸,用温酒、盐汤送下,空腹,日进三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方中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滋阴补肾,补水之药,水足则有以济火,而不亢不害矣;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舶上茴香)能入肾经气分,温补肾阳,可同补命门相火之不足,火旺则土强而脾能健运矣;杜仲、牛膝、楮实(子)补益肝肾,助阳补虚;茯苓、山药益气健脾而补后天;远志、五味子、石菖蒲养心安神开窍,通心气以交肾。
②临证加减运用:如见气短乏力较著,甚至肌肉萎缩,可配伍紫河车、阿胶、川断、杜仲、鸡血藤、制何首乌、黄芪等以益气养血。若脾肾两虚,偏于阳虚者,出现四肢不温、形寒肢冷、五更泄泻等症,方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再加紫河车、鹿角胶、龟甲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若伴有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瘦质红,少苔,脉弦细数者,是为肝肾阴虚,可用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
③临床疗效: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的吴天晨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许若晴将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32例采用还少丹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为46.9%,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还少丹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④使用注意: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糖尿病、外感发热、湿热证患者不宜服用。
【处方来源】吴天晨,许若晴.还少丹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05):43-44.
5.癫狂梦醒汤
【出处】王清任《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八两(24g),柴胡三两(9g),香附二两(6g),木通三两(9g),赤芍三两(9g),半夏二两(6g),腹皮三两(9g),青皮二两(6g),陈皮三两(9g),桑皮三两(9g),苏子四两(研)(12g),甘草五两(15g)。
【功效】活血理气,解郁化痰。
【主治】血管性痴呆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恶态百出,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瘀阻,脉沉涩;或痰气郁结、表情淡漠、神志呆痴、不思饮食、脉弦滑。
【用法】先将药物用清水600ml浸泡30min,文火煎取200ml,二煎加水500ml,煎取150ml,两煎药汁兑匀,分2次于早、晚饭后1.5h左右温服,1日1剂。
【处方总结】
①方解:方中重用桃仁配合赤芍活血祛瘀,柴胡、香附疏肝理气,青皮、陈皮开胸散气,半夏、(紫)苏子、桑(白)皮降逆下气,木通、(大)腹皮利水渗湿,甘草缓急建中。诸药配合,可使湿去痰化,清阳上升,腑气通畅,气行则血行,瘀血祛而气滞行,神志自清,如大梦之初醒。现代医学显示,癫狂梦醒汤的活血祛痰之效可有效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血小板功能。
②临床疗效:郑州第九人民医院的程永华等采用癫狂梦醒汤将40例痰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癫狂梦醒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治疗。结果显示癫狂梦醒汤治疗痰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处方来源】程永华,田亚振,宁静.癫狂梦醒汤治疗痰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3):409-410.
6.左归饮
【出处】张景岳《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2~3钱或加至1~2两(9~30g),山药2钱(6g),枸杞子2钱(6g),炙甘草1钱(3g),茯苓1钱半(4.5g),山茱萸1~2钱(3~6g,畏酸者少用之)。
【功效】壮水,养阴补肾。
【主治】老年性痴呆证属真阴不足型。症见腰酸腿软,虚热往来,自汗盗汗,口干舌燥,身热烦渴,舌光少苔,脉虚弱。
【用法】以水二盅,煎至七分,食远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本方为纯甘壮水之剂。方中重用熟地(黄)为主药,甘温滋肾以填真阴;辅以山茱萸、枸杞子养肝血,合主药以加强滋肾阴而养肝血之效;佐以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山药益阴健脾滋肾。合而用之有滋肾养肝益脾之效。
②临证加减运用:若肺热而烦者,加麦冬以润肺清心而除烦;血滞者加牡丹皮以凉血活血而散瘀;心热而躁者加玄参以滋阴降火;脾热易饥者,加芍药以泄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以退虚热而止汗,血热妄动者加生地黄以清热凉血养阴;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以补益肝肾而治虚;上实下虚者加牛膝以补肾益肝;血虚而燥者加当归以补血活血而润燥;若盗汗不止者加五味子、糯米根须以敛汗止汗;若口渴甚者加沙参、天花粉等甘寒之品以生津止渴;胃弱纳少者,可加陈皮、砂仁以芳香醒脾。
③临床疗效:武进市中医院的王玉宇于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以左归饮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60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
④使用注意:本方为纯补之剂,不免呆滞之偏,脾胃虚弱者宜慎用。
【处方来源】王玉宇.左归饮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60例[J].海南医学,2001,12(02):36-37.
7.桃仁红花煎
【出处】陈素庵《素庵医案》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制香附、青皮、延胡索(元胡)、生地黄各10g,赤芍12g,丹参30g。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主治】血管性痴呆证属气滞血瘀,痰浊内阻型。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主,症见神情淡漠,思维迟钝,联想困难,寡言少语,言语謇涩,步履迟缓,强哭强笑交替,焦虑,肢体活动不便,肢体麻木或轻微震颤,头痛眩晕,耳鸣,纳差,舌质紫暗或暗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或弦滑细。
【用法】水煎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当归、川芎、生地黄活血化瘀,香附、青皮、元胡疏肝理气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散结之功。
②临证加减运用:兼有痰浊内阻者加胆南星、石菖蒲、远志、郁金、茯苓;兼有髓海不足者加熟地黄、龟甲、鹿角胶;兼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加天麻、生龙骨、生牡蛎、山茱萸、泽泻。
③临床疗效:河南省中医院的张建伟采用桃仁红花煎治疗脑血管性痴呆患者40例,基本治愈(近事记忆基本恢复,能较正确判断时间,能理解对方讲话,并进行一般会话,干复杂家务活,生活基本自理)6例,显效(远事记忆尚可,对方讲话尚能理解,可讲极简单的话,帮助可用餐,可干极简单的家务)20例,有效(偶尔能回忆往事,能认识家人亲友,但说不出名字)12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5%。
【处方来源】刘俊峰,张建伟.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脑血管性痴呆40例[J].陕西中医,2007,28(02):147-148.
8.葛根芩连汤
【出处】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24g),甘草二两(炙)(6g),黄芩三两(9g),黄连三两(9g)。
【功效】清热燥湿祛瘀。
【主治】血管性痴呆证属阳明湿热瘀阻型。症见智力减退,思维迟钝,性情改变,善忘无记,语言重复,口中黏涎黄痰,头昏头沉,口唇紫暗,面色晦暗,肌肤紫暗甲错,大便黏腻,排出不爽,小便黄赤,舌质紫红有瘀斑或瘀点,苔黄而腻,脉濡滑或沉弦。
【用法】水煎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方中葛根辛甘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故为君药。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利,故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②临床疗效: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贾玑君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须配伍活血化瘀、醒神开窍之品,如丹参、石菖蒲、远志、郁金、竹茹、人参、茯苓、赤芍、红花等)治疗后阳明实热瘀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其疗效与艾地苯醌片组患者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对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者进行早期干预,可防止疾病向终末期转化。
【处方来源】贾玑君.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阳明湿热瘀阻型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9.黄连解毒汤
【出处】王焘《外台秘要》
【组成】黄连三两(9g),黄柏二两(6两),黄芩二两(6g),栀子十四枚。
【功效】清心宁神,清肝泻火。
【主治】老年性痴呆证属心肝火旺型。症见神志呆滞,焦虑不安,心烦,记忆力减退,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涩。
【用法】水六升,煎取二升,分2次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黄连解毒汤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黄连解毒汤为泻火解毒基本方,主治一切火毒炽盛病症,不论表里上下,皆可加减用之。老年性痴呆心肝火旺型患者火热毒邪内盛,故用黄连解毒汤治疗能收到较好疗效。
②临床疗效: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陈国华、单萍、邱昕研究证明黄连解毒汤能提高患者智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使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下降,疗效显著优于脑复康片。
③使用注意:非实热者,不可轻投。
【处方来源】陈国华,单萍,邱昕.黄连解毒汤治疗老年性痴呆(心肝火旺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04):386-387+434.
10.李氏清暑益气汤
【出处】李东垣《脾胃论》
【组成】黄芪(汗少减五分)、苍术(泔浸,去皮)、升麻(以上各一钱)(6g),人参(去芦)、泽泻、神曲(炒黄)、橘皮、白术(以上各五分)(3g),麦门冬(去心)、当归身、炙甘草(以上各三分)(2g),青皮(去白,二分半)(1.5g),黄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2g),葛根(二分)(1.5g),五味子(九枚)。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祛湿。
【主治】老年性痴呆证属气虚血瘀型。症见终日沉默,不饮不食,忽笑忽哭,生活不能自理,面色白,气短乏力,小便自遗,舌淡紫,脉细涩。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处方总结】
①方解:李东垣以“暑伤元气”“暑必夹湿”立论,制清暑益气汤,用于脾胃元气先虚,暑湿之邪复乘,使脾湿不化,而见四肢困倦、身热烦渴、喘促少气、自汗恶风、脉洪而缓之征。方取人参、黄芪、白术、麦冬(麦门冬)、五味子、甘草益气生津,以扶元气;黄柏、苍术、神曲清热燥湿、消食导滞,以祛病邪;升麻、葛根、泽泻升清降浊;当归身、青皮、陈皮(橘皮)调畅气血;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并治,气血双调,不仅能防治疰夏、暑湿等温病,而且对一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亦有效验。
②临证加减运用:临床每参以《普济本事方》独活汤之意,辅以羌活、独活、细辛、白芷等祛风之品,引气血上行于脑,而奏补脑益智之功;表情痴呆者可加天麻;语言不清加用石菖蒲、远志;胆怯易惊可加酸枣仁、柏子仁。
③验案:杨某,男,68岁,1995年7月2日初诊。头晕健忘,继之表情淡漠、反应迟钝1年,近日病情逐渐加重,失认、失听,动作、语言失常,或缄默不语,不进饮食,或语无伦次,昼夜不分。诊见:形体消瘦,两目无神,神情呆滞,颜面部老年斑累累,舌淡紫、苔薄腻,脉细数。CT示:脑萎缩。诊断为老年性痴呆。证属气虚血疲,血不养脑。治拟补气活血,开窍益智。处方:黄芪30g,苍术、党参、麦冬、白术、葛根、茯苓、丹参、当归各10g,黄柏、五味子、羌活、独活各6g,细辛、升麻、炙甘草各3g,石菖蒲15g,生蒲黄(包)9g。水煎服,每天1剂。治疗1个月,患者认知功能稍有好转,但仍日夜颠倒,入夜不眠,原方加黄连3g、远志10g,连续服药2个月,性情开朗,精神渐振,语言渐清,记忆力改善,能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该验案来自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颜乾麟。
【处方来源】黄书慧,颜乾麟.颜乾麟运用古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经验[J].中医杂志,2008,49(02):112-113.
11.开心散
【出处】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远志、人参各四分(各10g),茯苓二两(80g),菖蒲一两(40g)。
【功效】益气养心,祛痰定志。
【主治】老年性痴呆证属心气不足型。症见神识痴呆,神志不宁,健忘失眠,心怯怔忡,舌质淡,脉虚。
【用法】水煎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有“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功能。《证类本草》记载茯苓能“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记载茯苓有“开心益智,止健忘”的功效。远志宁心安神,(石)菖蒲化痰开窍。四药组合,从调心、补肾、补益心脾、化痰开窍着手,标本兼治,达到益智健脑的目的。
②临床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提示,该方有良好的抗老年痴呆作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黄玉芳副教授研究证明:人脑内蛋白质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与年龄有关的脑蛋白变化是形成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基础。铝是一种神经毒素,铝中毒可能是导致AD的病因之一。AlCl3中毒小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服用开心散后,记忆能力明显提高,SOD活性升高,MDA降低,脑组织蛋白含量升高。说明开心散具有明显的益智健脑、防衰老、增强记忆功能。
【处方来源】温薇,刘学伟,李福东,黄树明,白云,周敏,孙阳.开心散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3,30(04):140-142.
12.金匮肾气丸
【出处】张仲景《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八两(24g),山药、山茱萸各四两(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9g),桂枝、附子(炮)各一两(3g)。
【功效】补肾益智。
【主治】老年性痴呆证属肾气不足,脑髓空虚型。症见腰膝酸软,气短懒言,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动作迟缓,倦怠乏力,静而少动,沉默少言,神情呆钝,智力减退等。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两(9g),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处方总结】
①方解:方中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桂枝、附子益精血助命门,以温阳化气。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牡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
②临床疗效: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的李杰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38例,经3个月治疗观察,治疗组控制率为5.13%,显效率为41.03%,有效率为35.90%,总有效率为82.05%。
【处方来源】李杰.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268-269.
13.通郁汤
【出处】陈士铎《辨证录》
【组成】白芍一两(36g),茯神三钱(12g),人参二钱(8g),熟地三钱(12g),玄参三钱(12g),麦冬三钱(12g),当归五钱(20g),柴胡一钱(4g),菖蒲五分(1.5g),白芥子二钱(8g),白术五钱(20g)。
【功效】滋肾养心,交通心肾。
【主治】心肾亏虚,心肾不交型老年性痴呆。症见记忆下降,神情呆滞,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口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方中柴胡、郁金宣通郁滞之气以调肝,使肝气得疏,心肾交通为君;熟地(黄)补肾以养肝,当归、白芍养血以柔肝,茯神、人参、柏子仁补心以益肝,以上为臣药。(石)菖蒲化痰开窍,交通心肾;白芥子、白术化痰理气以助肝为佐使。诸药相合,补益多于宣通,疏中有补,补中有通,既有调补心肾之功而无滋腻碍胃、阻滞气机之嫌,共奏疏肝解郁、滋肾养心、交通心肾之功。正如《辨证奇闻》所言;“此方善于开郁,而又无刻削干燥之失,直解其肝之沉滞,使肝血大旺,既不取给于肾水,复能添助夫心火,心肝肾一气贯通,宁尚有遗忘失记之病哉。”
②临床疗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方鸿用本方治疗老年性痴呆19例,临床控制3例(主要症状基本正常,定向健全,回答问题正确,生活自理,能恢复一般社会活动,智力计分提高10分以上,总分达31分),显效8例(主要症状大部分恢复正常,定向健全,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反应一般,生活可自理,智力计分提高5分到5.9分),有效6例(主要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智力及人格仍有障碍,智力计分小于5分),无效2例(主要症状无改变甚至继续发展,智力计分小于1.5分或无变化或减少),总有效率89.5%。
【处方来源】方鸿,朱振铎.通郁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03):27-28.
14.顺气导痰汤
【出处】李梴《医学入门》
【组成】橘红、茯苓一钱(3g),半夏(姜制)二钱(6g),甘草五分(1.5g),胆星、木香、香附、枳实(方中橘红、胆星、木香、香附、枳实用量原缺)。
【功效】化痰开窍。
【主治】老年性痴呆证属痰浊蒙窍型。症见表情痴呆,精神恍惚,记忆减退,思维迟钝,语言謇涩,呕吐痰涎,行动迟缓,步履困难,常呆坐一处,舌淡,苔白厚腻,脉弦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处方总结】
①方解:半夏、胆南星(胆星)、茯苓化痰开窍;治痰必理气,香附、枳实、橘红、木香理气解郁,健脾燥湿;诸药合用,化痰开窍。
②验案:曹某,女,62岁,1991年7月6日初诊。1年前患脑梗死,半身偏瘫,经治疗痊愈。近半年来逐渐表情呆滞,精神恍惚,记忆减退,思维迟钝,语言謇涩,呕吐痰涎,行动迟缓,步履困难,常呆坐一处久久不动。查舌淡苔白厚腻,脉弦滑。病属痴呆(痰浊蒙窍),治以顺气导痰汤加减。处方: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5g,生姜15g,胆南星15g,枳实15g,木香10g,香附15g,石菖蒲15g,郁金15g,远志15g,桃仁20g,丹参20g,川芎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处方来源】王祥生,崔承森,杨阿民,等.神志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59-360.
15.益气聪明汤
【出处】李东垣《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芪半两(20g),炙甘草半两(20g),芍药一钱(4g),黄柏一钱(4g)(酒制,锉,炒黄),人参半两(20g),升麻三钱(12g),葛根三钱(12g),蔓荆子一钱半(6g)。
【功效】益气升阳,填精安神,活血除痰,通脑开窍。
【主治】阿尔茨海默病证属脾肾两虚,痰瘀阻窍型。症见表情呆滞,行动迟缓,记忆减退,口齿含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弱。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处方总结】
①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炙甘草甘温大补元气,益脾胃;葛根、升麻、蔓荆子鼓舞胃中清阳之气上于头目;白芍(芍药)养血敛阴平肝;黄柏降火以补肾,使中气得到补益,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目障清除。诸药合用,可使肝脾肾得补,髓海得充,阴阳得调,心神得宁,瘀血、痰湿得祛,使痴呆诸症轻者自除,重者缓解。
②临证加减运用:脾肾两虚明显者去黄柏加淫羊藿30g、益智15g;肝肾阴虚明显者加女贞子30g、枸杞子15g,人参改太子参15g。
③临床疗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的王建菊选阿尔茨海默病68例,其中脾肾两虚、痰瘀阻窍型38例,采用益气聪明汤去黄柏加淫羊藿、益智治疗;肝肾阴虚、痰瘀阻窍型30例,采用益气聪明汤人参改太子参加女贞子、枸杞子治疗。平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临床控制12例,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3%。
【处方来源】王建菊.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6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5(0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