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学派遗书选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道范围乎?尧施仁也,无一民不被其泽也。

臣道效法乎?舜事君也,无一事弗克尽其理也。

父道范围乎?文王施教也,无一稚不被其化也。

子道效法乎?周公事亲也,无一日弗克尽其孝也。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六,《遗书》一辑一,第319页)

解读:此文强调了“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礼教规范,将孝归结进所谓的“君道”、“臣道”、“父道”与“子道”中,具体则以尧、舜、文王、周公举例谈君臣夫子之道,颇有新意。


文王于君,大舜于父,召公于民,子夏于子,至矣。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五,《遗书》一辑一,第320页)

解读:周太谷认为文王的“臣道”、舜的“子道”、召公的“君道”、子夏的“父道”可为表率。周太谷认为此四道内涵相通,也是孝之大道的体现。


曰父母疾,辞事省疾。

父母殁,罢事辞禄。

国有警,虽罢事,不辞戎。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六,《遗书》一辑一,第323页)

解读:谈当事亲与事君发生矛盾时,如何取舍。


曰父尚耕,子尚耕。

父尚事,子尚事。

不尚,则听命。

尧之子不尚尧之志,亦不尚尧之事,曰不肖。

舜之父不尚,舜则听命焉。命耕稼则耕稼,命陶则陶,命渔则渔。

此之谓尚则肖,不尚则听命。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六,《遗书》一辑一,第324页)

解读:《孝经·谏诤章》:“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意,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周太谷未直接涉及此问题,但其举尧、舜之例,又何尝不是隐晦的含有此种意义吗?


或问事父与君,孰重?

曰事父以孝而不忘敬也,事君以忠亦不忘爱也,奚择重哉?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六,《遗书》一辑一,第325页)

解读:此文谈事父与事君之道。周太谷将事亲与事君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


或曰子有忧乎?曰有。

忧君之忧,亦忧父母之忧。忧子之不才,亦忧大夫之不才。其他唯民饥为可忧也。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六,《遗书》一辑一,第329页)

解读:此论君子之忧。


曰事君多畏,为去声,下同禄也。事亲寡畏,无所为也。君子耻之,予能弗耻与?事君尽礼,事亲亦尽礼。君子能之,予何不能也?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六,《遗书》一辑一,第331页)

解读:周太谷分析了畏君与畏亲多寡的各自原因在于“为禄”、“无所为”。他批判这种现象,认为事君与事亲一样,应以尽礼为原则。


○○谓○○曰女安,毋忘人危;女逸,毋忘人劳。女无饥寒,毋忘人之饥寒;女无疾病,毋忘人之疾病。女无缧絏,毋忘人之缧絏;女无鞭戍之苦,毋忘人之鞭戍之苦。

其忘乎,其毋忘乎?毋其忘,近其事亲,远其事国,其益乎?其损乎?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六,《遗书》一辑一,第338页)

解读:周太谷由民之安危、劳、饥寒、疾病、缧绁、鞭戍联系到国之事,与《孟子·梁惠王上》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何其神似!


子因问崇善。所行诸善,孰善为先?

太谷曰皆生民之急务也。与食与衣,周民之生也。与棺,周民之死也。与药,周民之疾病也。掩骼,恤同类也。拾遗编,重道也。释飞鸟、鱼鳖,爱及百物也。奚别先后乎?

○又曰既与他人之衣食,曷敢慢亲之养乎?既与他人之棺椁,曷敢慢亲之葬乎?既与他人之药饵,而父子兄弟夫妇之疾病曷敢忽乎?既掩他人之骼,而祖宗父母之墓曷敢遗乎?既拾泥涂之残简,而圣经贤传曷敢不重乎?既释飞鸟、鱼鳖,曷忍轻杀鸡彘乎?既不忍轻杀鸡彘,曷忍挺□伤人乎?言虽数善,而亲亲仁民爱物之意,在其中矣。


(本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六,《遗书》一辑一,第339~340页)

解读:此文谈亲亲仁民爱物之意。民生皆急务,无先后。以爱己之心度爱民之意,契儒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