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动态模型的不决定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关于Romer模型的不决定性

Romer(1986)给出了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模型,并指出发明和技术革新使得经济增长。Benhabib和Farmer(1994)考虑在模型中加入劳动的内生供给。最终产品是无限个中间产品由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技术生产而来的。而中间产品则是由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技术、投入资本和劳动而生产的。消费者消费商品和闲暇得到效用。论文分别讨论了中间产品的生产技术由于具有外部性而成为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及中间产品由垄断的竞争而生产的情况。论文得到了以下结论:不决定性的存在需要很强的条件,即需要劳动需求曲线是上升的这样强的条件。

Benhabib、Perli(1994)和Xie(1994)的论文证明了在Romer模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互补性的话,则不决定性存在。而且证明了如果最终产品的投入之间不存在互补性的话,则不决定性不存在。模型中生产要素为人力资本、物力资本与劳动。研究部门使用人力资本和知识进行设计。垄断的竞争企业将设计和物力资本作为投入来生产中间产品。消费者消费最终产品而得到效用。论文又进一步扩展了原模型,考虑了人力资本与劳动不是外生变量而是由经济生产出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数值近似计算得到有不决定性存在的结果。更进一步,当人力资本的生产有外部性存在时,存在着两个均齐增长路径(BGP),最终无法决定经济趋向于哪个路径,所以产生不决定性。这与在此之前的文献的结果不同,以前的结果是经济趋向于统一路径,最终以相同的增长率增长,只不过消费与投资的水平有所不同罢了。而这一篇论文却得到经济最终以什么比率增长尚且不能确定的结论。

Benhabib和Rustichini(1994)把Benhabib和Farmer(1994)、Xie(1994)、Benhabib和Perli(1994)等的各种关于产生不决定性的条件的论文集中在一个框架里去讨论,从而找出产生不决定性的原因。论文得到这样的结果:由外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也就是垄断的竞争而产生不决定性的机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论文还给出例子来说明规模报酬递增并不是产生不决定性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