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区域差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总体而言,本书从理论解释到实证检验,对房地产周期的区域差异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具体而言,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改变了传统房地产周期模型的市场出清假设,在存量—流量模型中引入黏性价格机制,并结合中国区域房地产市场特征对房地产周期波动做了动态参数模拟,从而较好地对房地产周期区域差异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做出理论解释。

第二,拓展了传统房地产周期理论模型中将宏观(区域)经济处理为外生冲击因素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并将金融加速器效应引入房地产周期分析框架中,构建了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宏观(区域)经济与房地产周期的相互影响。此外,通过对紧缩性经济环境、劳动力供给的非波动性等的设定,使模型更为符合中国当前现实,更为简约,因果关系更加明晰。

第三,为解决传统周期划分方法与周期理论可能存在内在不一致性问题,本书综合使用波谱分析与滤波分析方法,对房地产周期波动做出较为科学的识别与阶段划分,特别是通过HP滤波等方法,解决了房地产实际供求周期估算的难题。

第四,引入互谱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区域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协动性及领先滞后关系做出测度。

(二)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房地产统计也相对滞后,从而使针对我国房地产周期的实证分析与检验存在一定困难。本书通过对其他领域计量方法的引入及动态参数模拟方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数据可获得性对研究的制约。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及相关统计数据逐渐完善,学界将会有条件对相关房地产周期理论做出更深入的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后来的研究者可以对现有的房地产周期理论做出进一步的扬弃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