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二〇一五年春之卷/总第17卷)](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84/23509384/b_23509384.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t
”的功能
要弄清合肥话中助词“t”的功能,最简便的办法是将合肥话的表达式转换成普通话的表达式,并寻找其间的对应关系。先看下面几组例句的转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D96DB/1219732470358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01.jpg?sign=1738889067-OBnywpudN4jZKcoySZvwBf8nj5vk7Tc7-0-d3e6e493773d83036140191f4310d456)
可以看出,这里的几个“t”都相当于普通话中表示“已然”的动态助词“了”。因此表示“已然”是合肥话中助词“t
”的主要功能之一。不过,由于普通话中“了”具有比较复杂的功能,不仅仅表示“已然”,因此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普通话中的“了”在合肥话中并不都说成“t
”,合肥话中还有一个和普通话“了[lə]”相对应的“了[liɑu]”,一般位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这个“了[liɑu]”和“t
”不能互换。如:
(25)他已经到t南京了。——∗他已经到了南京t
。
∗他已经到t南京t
。
(26)在门外站t好长时间了。——∗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t
。
∗在门外站t好长时间t
。
朱德熙先生(1982)在《语法讲义》中所举的几个关于“了”的普通话用例,在合肥话中也只能作如下变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D96DB/1219732470358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14.jpg?sign=1738889067-Biyw4hYM3iEs5zM3d5jSMZfkQhCSKXk6-0-69e08019192bed5a427d77e31c04b709)
另外,合肥话中“t”和“了[liɑu]”连用的“t
了”形式在普通话中一般只用一个“了[lə]”如: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D96DB/1219732470358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17.jpg?sign=1738889067-e3Oe10nJ89CF0FML8T3wsg6l85AirtNp-0-be697e625bd8dae0c75c256d8e557149)
下面几组例子中的“t”,则不和普通话中的“了”对应,而是和“得”对应: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D96DB/1219732470358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19.jpg?sign=1738889067-X94QaAadQPo0kPULexCH9oTzVGJe3nfW-0-03cdf0759e734a7d0fd1da72d37f21e9)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D96DB/1219732470358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2_0001.jpg?sign=1738889067-be2y51gX5LFDyyl6al8VBLGBq4MrDCXE-0-bc34334a023c72c619d5c38189bae410)
这几例中的“t”的基本功能是充任表示“状态”“程度”等补语和其前面的谓词性词语(述语)之间的连接词,这和普通话中的结构助词“得”的作用大致相同。不过,普通话中的“得”还可以连接述语和“可能补语”,如“看得见、分得清”等。而据我们调查,合肥话中的“可能补语”存在着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现象,在“老合肥”们的口语中只用否定的“可能补语”表达式,未见到肯定的“可能补语”表达式。下面是普通话的有关表达式和合肥话中的相应表达式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D96DB/1219732470358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2_0003.jpg?sign=1738889067-njMZgxNBTxgvUrnrFOggGlYNDNla2Gx7-0-4f569cd4f428a62b4b3412b859ebf1e4)
可能是由于没用相应的语法结构,合肥话中的“t”没有用于“可能补语”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