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从大众参与维度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参与的活动,先进性别文化的建设也是这样,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妇女解放运动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其中创造的灿烂性别文化成果,都集结了亿万大众,尤其是妇女大众的积极、广泛参与。大众的参与反映了建设主体的文化自觉,大众参与程度越高,参与领域越广泛,性别文化建设的先进性特征就越突出,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成效也会更突出。有鉴于此,为推动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参与到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中,在建设思路与实践上,有必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其一,由“小众”性别文化建设向小众与大众结合上转变。所谓的“小众”文化建设,主要是指目前中国女性性别文化总体上缺乏与亿万人民群众其中首先是妇女群众的文化建设实践的对接。性别文化建设从观念、要求、行为方式,到具体的实践推进,大都以学术领域、宣传理论、妇联工作等层面为主,亿万妇女群众生动实践着的性别文化建设,较少得到理论形态、价值形态的反映,狭窄的研究与广袤的大众实践形成了某种隔膜。比如说,如果我们在妇女群众中征询其对性别文化概念的理解,多数为略有所知。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使先进性别文化指导、引领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行为,是先进性别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必须实现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中“小众”与“大众”的结合,使先进性别文化中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指导和引导大众行为,在大众参与的实践中获取成效,同时在大众参与的实践中提升对先进性别文化的认识。
其二,由抽象性目标推进向抽象与具体目标推进的结合上转变。先进性别文化的大众化参与,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确定这一目标并以此推进实际的性别文化建设,有赖于两方面的确定:一方面是在先进性别文化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先进的思想、制度、文化、观念的规范和制约,达到男女两性能够完全平等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现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男女两性的发展完全是以个人的品质、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而获得,是公平公正的,这是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缺乏这样的目标,先进性别文化就没有了根本的建设方向,就会陷入就事论事的狭窄空间。因此必须在明确先进性别文化建设远大目标的同时,分析与把握现阶段那些影响两性平等、制约妇女解放的现实因素,寻求解决方法,在培养女性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独立人格的同时,确定一些具体的、可操作和可验证的具体目标,使之体现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划、制度、政策、法律中,从法律、政策、社会舆论等方面增强对女性的保护性措施,消除对女性歧视的约束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使广大妇女能够从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感受和享受到同男性一样的公正待遇,并由此促进全社会逐步形成性别平等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通过一个个具体化阶段目标的实现,推动男女两性事实上逐步走向平等的最终目标的实现。
其三,由外验性判断推进向外验与内验性判断推进的结合上转变。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作为亿万群众参与的活动,其核心是大众参与,重点是实践推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在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建设过程中,亿万人民群众把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方式、行为规范付诸具体的行动中,并不断创造出促进性别平等实现的新的经验和做法。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应当在对这些经验与做法加以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对性别文化建设的得失成败加以判断,并进而推进性别文化的发展。这就是说,要在结合亿万人民群众实践创造活动的基础上,凭借是否体现人民大众意愿、需求和是否为其接受来验证、判断性别文化建设本身。对不同国家、地区,甚至被称为“通行”的“国际”性评价体系、话语的取舍,完全应以中国大众的认可、需求,特别是实践来决定,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必须持有的态度。相形之下,我们目前对于性别文化建设的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推进思路中比较偏重于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标准的依循,习惯以西方性别文化评价话语和指标体系作为判断尺度,而对本土创造、反映亿万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判断话语、体系或者有所轻视,或者研究不足。注重从当代中国社会妇女解放、两性平等实践创造,以这种创造作为先进性别文化判断的基本依据,在此前提下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外的经验,由此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应当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