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霸权,互相攻伐。许多弱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而历史车轮的前进,也使得一些大诸侯国的内部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向被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大大衰落,政权由六家大夫把持,这六家分别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人们称之为六卿。
这六家各有家臣,也各自拥有地盘和武装。他们互相攻打,互相兼并,晋国的国君根本无力调和。后来,范氏和中行氏都被消灭了,六卿之中只剩下智氏、赵氏、韩氏和魏氏。而这四家,又以智氏的势力最大。
智氏的首领叫智瑶,晋国的国政都由他来做主。智瑶想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于是便派人对韩氏的首领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这一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人口给公家。”
韩康子听后,十分愤怒,他知道,智瑶这番话只是借口,所谓把土地交给公家,其实就是让智瑶掌管罢了。他刚想拒绝这一无理要求,家臣段规急忙赶来劝道:“智瑶这个人贪得无厌,且生性残暴。如果得不到土地,他必然会派兵来攻打,我们势单力薄,可不是他的对手。但如果我们给他土地,他一定还会向别家索取。别家一旦拒绝,他必定会发兵征讨。这样,我们韩国就可以避免受攻打了。”韩康子听从了段规的建议,慷慨地将一个万户之地赠予“公室”。
不久之后,智瑶果然故技重施,向魏氏讨要土地,魏氏的首领魏桓子不愿得罪智瑶,也把土地交了出去。
智瑶两次得手后又向赵氏首领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本来就对智瑶不满,断然拒绝道:“土地是祖宗留下来的产业,不可能送给他人。”
智瑶气得火冒三丈,马上假借国君的名义,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赵。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只好带着兵马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
智瑶率领的三家人马很快便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守城池,不许交战。在三家兵士攻城的时候,赵襄子一声令下,城头上的箭好像飞蝗似的落下来,使三家人马无法前进一步。就这样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
智瑶心中很是焦急,他跑到城外察看地形,见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汾水,此时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瑶忽然想出了一个恶毒的主意,他下令士兵,掘开河堤,让大水灌到晋阳城里。
霎那间,波浪滔天,城里的房子被大水淹没了,晋阳城沦为了一片泽国。
智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情况。他对自己的杰作非常得意,指着晋阳城兴高采烈地说:“你们看,晋阳不就快完了吗?我智瑶纵横半生,还从没见过水有如此的威力。它居然能灭掉一个国呢。”
听到这番话,韩康子和魏桓子两人都面无血色,他们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对方。智瑶的残暴使他们心中惴惴不安,而看到风雨飘摇的晋阳城,两个人同时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晋阳被大水淹后,赵襄子非常着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现在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水势如果再涨,晋阳城可就守不住了。”
张孟谈想了想,说到:“我看韩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让给智瑶,不是心甘情愿的,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明白,我愿为您到魏、韩两军营中游说。”
当天晚上,张孟谈偷偷地出了城,先找到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一起攻打智瑶。韩、魏两家生怕走漏了消息,引火上身,二人正在犹豫之际,张孟谈挺直了身躯,说道:“谋略出于二位主上之口,入我张孟谈一人之耳,如何能走露消息?如果两位不救赵家,恐怕赵家的灾难,转瞬之间就要发生在你们身上了。”这番话触动了魏、韩内心最大的担忧,两人立刻下定了决心:联赵出兵,攻打智家!
第二天深夜,智瑶正在营里睡觉,突然感觉身上一阵冰凉。他急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衣裳和被子全湿了,再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奇怪,怎么大水反而灌进了我的营中呢?”智瑶心中十分纳闷,但他来不及细想,赶紧叫士兵前去检查堤坝。
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淹了。智瑶正惊慌不定,突然间,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智瑶全军覆没。赵襄子对智瑶恨之入骨,他亲自冲入智瑶的军营,将其活捉后处死了。
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瑶侵占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
不久之后,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去见周天子,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天子不敢得罪他们,只好行了册封礼。
从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的形势图
【博闻馆】
晋国六卿
晋国六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晋国六卿指的是晋国出现的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这六个世袭卿族。他们共主晋国国政。
广义的晋国六卿则是指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建立三军制设六卿起,直至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止的六卿军政制度。三军制分为中、上、下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共六人,他们主持晋国的军事、政治。在这一段时间内,共有狐氏、先氏、栾氏、屠氏、箕氏、贾氏、赵氏、郤氏、胥氏、中行氏、温氏、士氏、范氏、原氏、步氏、韩氏、彘(zhì)氏、吕氏、令狐氏、程氏、巩氏、智氏、邯郸氏、魏氏等多家异性贵族主持晋国的军政。
自晋文公以来,晋国就形成了重用异姓贵族,而疏远同姓公族的政治策略,这主要是因为晋国的国君一直担心同姓实力过大,会篡夺国君的宝座。但是,由于对公族的过度防范,导致异姓贵族的势力坐大,最终晋国也就亡于异姓贵族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