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发展之路:从排斥走向包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笔耕于金融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前沿。主持和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研究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何其重要!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的快速成长支撑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短短40年里,中国即建立起了由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全国和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兴民营银行、农村信用社组成的间接金融机构体系;由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它们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经营网点和市场体系源源不断地“汲取”各地金融资源,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支持国企改制和国有大中型项目融资,从而确保了中国经济持续40多年的增长。

另一方面,传统金融在快速成长中所暴露出来的金融排斥性问题也日益突出,越来越难以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代需要。简单地说,所谓排斥性就是金融不包容(Financial Exclusion)特征,即一个国家特别是转型国家的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有逐步远离经济支持功能的倾向。这种倾向通常有三个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传统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对高端客户的追逐,使得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越来越难以获得传统金融的支持;第二个过程是传统金融在快速成长中“脱实向虚”,使得实体经济部门越来越难以得到传统金融的服务;第三个过程是传统金融资源的高度集中,使得其体内金融资源循环成为可能,因而彻底走到实体经济的对立面。不同的只是各国由于金融进入门槛高低有别因而金融外部性表现的过程略有侧重。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因而排斥性集中表现在后两个过程(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进入门槛较高因而三个过程都容易爆发(如中国当前既面临着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又面临着“脱实向虚”和金融高风险问题)。很显然,这种状况(任其发展)无法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的新时代要求。

因此,中国金融要想确保其创新地位不动摇,就必须适应世界发展新潮流,发展普惠金融。因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基本理念就是让想从事金融的人从事金融,让需要金融服务的人获得金融服务。其本身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内在创新动力和能力。普惠金融对抑制中国传统金融的排斥性问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赋予传统金融体制外的“草根”金融发展权利,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人、中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二是降低传统金融体系进入门槛,促进传统金融体系内合理的竞争机制形成;三是延伸传统金融的服务触角和服务领域。而这三个方面恰恰是传统金融排斥性症结所在,可谓对症下药!因此,世界各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都十分注重本国金融的普惠性发展,如欧美的P2P市场、孟加拉国的Grameen Bank和印度的小额信贷等。

中国普惠金融的起步比较早。20世纪80年代国内即出现小额信贷,只是当时处于自发的零星状态。直到2013年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广泛兴起,普惠金融才在国内作为一种理念被广泛接受。期间,政府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经济转型战略可谓“天时”;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低成本运作是“地利”;个人、中小微企业等广大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可谓“人和”。可以说,普惠金融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必须指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还处在无序的混沌状态。一方面,体制内金融行业垄断尚未被打破,“脱虚向实”进程举步维艰,风险仍然高企不下。另一方面,体制外金融发展空间不够,不仅继续遭到传统金融的打压,而且其自身也还存在诸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究其原因,中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而又互惠的发展普惠金融的行动纲领。“安得金融普惠顾,百姓创业创新皆欢颜”,仍然是一个现实难题。

为此,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推动中国金融普惠式发展,为国内金融转型升级找到有的放矢的思路对策。同时也期待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国内更多同仁站在普惠金融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尽一份力量。

作者于上海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