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云三嫂帮黄成安捡了一条性命回来,黄成安即使重谢也是天经地义。可云三嫂连一点回馈的礼物都不收。竟让黄成安和黄婆婆完全不知所措。他们退回里屋,老两口犯起愁来。
怎么办呢?居然一不小心,就遇上了心肠这么好的人。
“刚才我换衣服的时候,”黄成安说,“好像听见他们问你,一个什么坝是吗?”
“是的,他们问我什么……什么曹王坝……”
“对了,他们是不是想到里面去居住呢?”
“唉,有可能,有可能。不然,他们怎么会无缘无故问我这些呢。”
“你知道吗?今天正好就是腊月十七呀。”
“腊月十七?”黄婆婆会意地点了点头,“唉,对对对。”
那是半个多月前的一天晚上,黄成安梦见一个身穿长衫,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的白胡子老头,手握拐杖,从半天云上走下来,直接进了他的家,一屁股坐在草墩上。黄成安礼貌地泡了一杯浓茶,端与白胡子老头。白胡子老头接过茶水,吹散气泡,喝了一口,不慌不忙问道:
“那张指路图呢?”
“原封原样放在家里。”
“腊月十七,有个二十多岁的妇女要来,你把指路图给她便是。”
“妇女,二十多岁?”
“对,这是黄公子的意思。”白胡子老头站起身来,放下茶杯,说,“那图绘得很不详细,字也没有变全,甚至是乱写的。给她以后,你还要如此交代一番。”
黄成安听白胡子老头交代完毕,又重复一遍,记在心里,然后说道:“只要她来,我一定照办。”
“不过,你也不要太在意了,要顺其自然。如果心肠不好,拿到这张指路图,最多只能获取一点东西,成不了大事。只有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勤劳勇敢的人,才会派上用场。”
黄成安听了白胡子老头的话,随即掉过头去,把床头看了看。当他回过头来,白胡子老头忽然不见了。黄成安醒来后,便把白胡子老头和指路图的事,给黄婆婆讲了一遍。
黄成安拿出指路图时,云三嫂他们已经离开屋子,走到了院子里面。
“赶紧给他们拿过去。”
听见黄婆婆说话,云三嫂他们回头一看。只见哑巴大爷,拿着一张泛黄的白布。上面画着许多山山水水,一些文字和符号。
竹哑巴顿时黑着脸色,这家人真是,一点没有人情味儿。
李幺姑更是直截了当嚷道:“拿了个什么东西哟?我们用不着。”
“先拿着吧。”黄婆婆一点也不介意李幺姑的口气,说,“万一用得着呢?”
“就算用得着也不要。”李幺姑生硬地说道,“别耽搁我们了。”
“不会耽搁你们的。”黄婆婆说,“拿着吧。”
“拿着?”李幺姑觑了一眼,不就是一张地图嘛,到处污点斑痕。她随口讥讽黄婆婆一句,说,“是藏宝图吗?”
“不是,是指路的地图。”
“指路地图,有好稀罕嘛?”李幺姑满以为这次救人,肯定要得到好处,随便怎么说,也会获取一点吃的东西。可她再也没有想到,得到的只有一幅破旧布巾。吃也吃不得,耍也耍不得,捏在手里还占手。“就算它是藏宝图,我们也不要。”
“那这样吧,”黄婆婆有些尴尬起来,“还是云三嫂把它拿着。”
云三嫂非常理解黄婆婆的心情,听见喊她,二话没说,就礼貌地伸出双手。从哑巴大爷手中,把指路图接了过来。
“你们走这么远来,”黄婆婆问云三嫂道,“是不是想找地方居住?”
云三嫂点头应了一声。
“那我就给你说吧,这图上标注的,正好就是一个坝子,叫樵夫坝。”
黄婆婆说得非常认真,云三嫂便把指路图理开,看了看。
“这是我家主人黄公子,从一个老樵夫手里得来的。”黄婆婆抬手一指,说,“在东南面这个方向,有一片很大的原始森林,樵夫坝就在中间。虽然它四面都是高山,但里面却是非常平坦。而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四季分明……”
“你的意思?”云三嫂问,“让我们到里面去居住?”
“如果你们真要找地方居住,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黄婆婆说,“我们黄公子,人好心善,非常同情天下穷人。他找到这个坝子以后,搞了许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打算把老家的那些穷人,通通接进坝子里面,享用那里取之不尽的资源财富,世世代代过美好生活。”
云三嫂问:“结果呢?”
“结果,他还没有完成这个大业,就遭遇了不幸。”
“遭遇了不幸?”云三嫂吃了一惊。
“被人暗害了。”黄婆婆说到这里,泪水流了出来,“那些生活用品,至今,还储藏在一个山洞里面。”
“山洞里面?”李幺姑听说有生活用品,猛然掉过头来,问,“你知不知道它的位置呢?”
“没有去过。不知道。”
“那你这话,”李幺姑白了一眼,“还是等于没说。”
黄婆婆被李幺姑嚷她一句,回不过神来。云三嫂只好把话引开说道:“坝子离这里有多远?”
“说是只有三十多里,但是没路。中间全是原始森林和高耸入云的大山,还有豹子老虎,经常出没。人少了,去不了。”
“说去说来,”李幺姑说,“反正等于零。”
“不,你们人多。没问题。”
“去了,万一找不着怎么办?”李幺姑很不高兴地说道,“说话要负责任。”
“只要照着这张图走,肯定找得着。”
“我们早就没粮食了。”李幺姑想,还是你家里面的那袋麦子,要实在一些。“饿着肚子,只怕走不拢。”
“相信老天爷。”黄婆婆不懂李幺姑的意思,说,“你们没问题。”
“那好吧。”云三嫂低下头来,又把手中的指路图看了看,说,“我们准备一下,然后过来,跟你们一起去。”
“不。”黄婆婆一口否定说。“我们不能去。还有事情要做。”
“那这样吧。”云三嫂说,“等我们把它找到了,再来接你们。”
“也不行。”黄婆婆摆着头说,“谁都可以去,唯独就我们老两口,不能去。”
“为什么不能去嘛?”李幺姑听得厌烦,阴沉着脸色说道,“你总得要说个原因吧。”
“你们有所不知。其实,我们是黄公子的下人,他父子二人对我们恩重如山。黄公子苦心经营了几年,如果他没享到这个清福,我们就绝不能享这个清福。”
“我说大娘,你们就不要认这个死理了。”云三嫂说,“到时候,我亲自来接你们。可以吧?”
“不。”黄婆婆说,“我们是对天发了誓的。而且,再过一些日子,我们就要搬走了。你来也找不着我们。”
“既是这样,我们也不勉强。”云三嫂说,“只是留下大爷大娘,我们心中,过意不去呀。”
“没关系。只要你们按照黄公子这个意愿,在那里安居乐业,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而且,我们黄公子在九泉之下,也会瞑目的。”黄婆婆擦了擦泪水,说,“现在时间已经迟了,你们今天,肯定赶不拢那里。按理,我应该留你们住上一夜。但我这里太窄了,实在容纳不下你们那么多人。我想来想去,只有把你们带到一个宽敞一点的地方。就是当年黄公子他们,中途休息的地方——木屋。明天一早出发,尽管你们体力很差,又不习惯山路,只要不走偏差,半天就可以走到那里。”
黄婆婆交代完毕,又回过头来,说:“老头子,你才将掉水里去过,在家里好好休息吧。我把云三嫂她们几位恩人,带到木屋去。”
黄成安点了点头。
云三嫂问:“木屋多远?”
“离这里不到三里路。”黄婆婆说,“离饮水台,就是你们待着的地方,大致七八里路。”
云三嫂又问:“现在先去哪边呢?”
“先到饮水台,然后一起过去。”
“那会让你多走许多路。可不可以先去木屋,看一看呢?”云三嫂之所以提出先去木屋,既是体贴黄婆婆,也是想把事情搞实在了,才去告诉乡亲们。
“可以。”
“但是要走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
“为什么?”
“因为木屋在我们背后的山脚对面,看上去很近,但都是悬崖峭壁。就是以前,我们老头子要下去,也是在紧急情况下,万不得已才走那里。而且,是用梯级滑绳滑下去的。”
“哦。”云三嫂点了点头。
“现在,不仅绳索长期没用,已经腐了。也怕你们不小心摔下悬崖,伤了身体。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绕一下算了。”
“绕多远?”
“单边七里。”
“没事,那就绕一绕吧。”云三嫂说着,又回头说道,“大爷保重,我们告辞了。”
黄婆婆握根木棍,走在前面。
“嗯,嗯,嗯,”大家没走多远,却听哑巴大爷,在后面不停地招呼云三嫂,“嗯,嗯……”
云三嫂不知哑巴大爷想做什么,便退转过来将就他。李幺姑暗里猜想:是不是哑巴大爷,要单独送云三嫂一点东西,怕我们看见了?李幺姑瞪着眼睛,把黄成安紧紧盯着。结果,事实并非像李幺姑想象的那样,黄成安空着两手,只把云三嫂拉到了一旁。
“我还有话,没有交代。”
黄成安突然开口说话,竟让云三嫂顿时怔住了。她偏过头来,吃惊地把黄成安打量一番。
“你……不是哑巴……”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黄成安轻声说道,“出于无奈,装哑巴四年多了。”接着,黄成安便把白胡子老头交代的口诀,原原本本,给云三嫂说了一遍。问,“你记住没有?”
“记住了。”
李幺姑见黄成安大爷一点不够意思,又翻着白眼,把身旁的黄婆婆看了看。但黄婆婆丝毫没有在意。
云三嫂他们跟着黄婆婆下了山坡,在山谷里面走了一阵,进入一片森林,不久就到了木屋。黄婆婆用手一指,说:
“就这里面。”
“就这里面?”云三嫂什么也没看见,“这……”
“大娘。”李幺姑哗地把脸一沉,说,“开不得玩笑哟。”
“不开玩笑。”黄婆婆说,“就这里面,进去吧。”
云三嫂诧异地问道:“进去?”
“对。”黄婆婆说,“进去吧,不会错的。”
云三嫂他们半信半疑地往前走去,当他们扳开一些干枯的青冈树枝后,果然看见了一个宽约一丈左右的石缝。
“尽往里面走吧。”黄婆婆抬手指了指,说,“尽往里面走吧。”
云三嫂他们进入石缝,光线很暗,有些怕人。竹哑巴咿咿呀呀,大家不敢继续往前走了。
“别害怕。我来走前面。”
云三嫂她们跟着黄婆婆,走了十几步,又有一道简易木门,黄婆婆用钥匙打开。大家走了五六十步,忽然明亮起来,眼前出现一个可以安放二三十张方桌的平台。走过平台,抬头看见了十几间树皮木屋。
“到了。”黄婆婆说,“就是这里,很安全的。”
竹哑巴从来没见过这种木屋,感到非常惊奇。他指这指那,看了一番。
“这地方果然不易找到。”云三嫂说,“大娘,这是一个岩窝吗?”
“对。”黄婆婆说,“今晚,你们就住这里面。”
云三嫂走进屋子,心中惊喜。里面不仅有床有铺,还有烤火的火盆,木炭。隔壁大房里面,满地都是干茅草。看样子,起码有二三十人在这里住宿过。如果刚才都还抱着怀疑态度的话,这会儿云三嫂和李幺姑就完全相信黄婆婆的话了。
“这个地方好。”云三嫂说。“刮风下雪,都不怕。”
“好是好。”李幺姑说。“就是没有吃的。”
“是嘛,这里只能临时住宿,因为这一带不出产粮食。”黄婆婆解释后,又指着后面说道,“灶房在后面,如果要烤火,那边还有干柴。看见没有,后门在那里。出去是悬崖,一般都不用,所以平时都关着。钥匙都在这上面。”
大家跟着黄婆婆走了一圈,黄婆婆问:“云三嫂,还有一些事情,我家老头子,给你交代了吧?”
云三嫂回答说:“交代了。”
“那我就准备走了。”黄婆婆走出门来,又说,“记住,你们出去往右边方向,沿着山边那条小溪,直走过去,大约七八里路,就是你们住的地方,饮水台。”
云三嫂点了点头,说:“黄婆婆慢走,路上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