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飞的残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4章

这天,天气晴好。樵夫坝里,金光灿灿。

吃过早饭,良补锅匠找到陈秀才和黄篾匠,说:“我们走进坝子,已经两个多月了,大家感觉都不错。我想,既然决定留在这里,就要考虑住房的问题。”

“你的意思?”陈秀才问,“想建房屋?”

“对。”良补锅匠说,“但是这么多人,家家都需要,究竟怎样才能满足大家呢?”

黄篾匠略加思索,说,“先修一点大家住,然后抽签,一户一户修。”

陈秀才说:“想法虽然好,只是一厢情愿。还要和大家商量,要泥水匠,木匠,他们认可才行。修建房屋,并非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

“肯定要商量,我是先给你们通个气。”良补锅匠说,“把意见拿出来,再去找大家。”

良补锅匠与陈秀才他们商量一阵,又征求了吴根根、陈老幺和江泥水匠几个匠人的意见,然后把方案拿到乡亲们面前,大家听了以后,很快就把意见统一了。小山下面,个个都高兴。良补锅匠随即点兵,分工到人。不到中午,大家就全部动了起来。

吴根根、陈老幺、陈纸匠,他们带十几个人,手拿斧头、大锯,最先走出山洞,上山砍树。接着,冯水生、何草鞋、周大爷、竹哑巴,带上铁钎、大锤,也是很快走出山洞,去采石头。后边刘裁缝,云三嫂,李幺姑,还有十几个半成年人,看到大家都走了,就迅速走出山洞,去剔树枝,锯木料,砍斑竹,打下手。而良补锅匠,窜脸胡,黄篾匠,以及一二十个力气稍好一点的男子汉,看见树木放倒,又锯成料材以后,就立刻套好绳索,叮叮咚咚往坝子里面搬。

当然,陈秀才的活路,也是一点也不轻松。他带十几个妇女,拿着箢篼、锄头、铁锹,来到坝子中间的高地上,依照江泥水匠他们放好的边线,挖基脚,平地基,同样累得汗流浃背。

其他一些体弱的妇女、大孩子和上了年纪的人,也在旁边烧开水、捡石头、撮泥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散杂活路。

天快黑时,大家把搬运回来的木料堆放整齐,收拾好家家具具,回小山脚下去了。只有陈秀才手脚不快,慢腾腾地走在最后。当他走过水坑旁边的树林时,突然发现有几只火把走了过来。陈秀才快步追到前面,喊住良补锅匠和江泥水匠他们,说:

“这里面果然有人呢。”

“有人?”良补锅匠扭头一看,吃惊地说,“哎呀,真是有人。”

江泥水匠说:“看样子,是好几个人呢。”

陈纸匠说:“赶快把木棒扔了。不然,人家以为我们是拦路抢劫的,被误会。”

冯水生胆小,嘭声就把木棒甩了。

来人渐渐近了,原来是杨郎中他们。杨郎中和邱茶壶挑着担子,王铁匠背着十几只小鸡,何老二背着口袋,牵着山羊,郭大娘和麻大嫂、屈二嫂、偏脑壳儿、邱水水,背上都背着包袱。

良补锅匠和陈纸匠快步走上前去,高兴地说:

“哎呀,简直没有想到,原来是你们。”

“辛苦了,辛苦了。”

杨郎中问:“你们怎么还在这里……”

陈秀才说:“看见火把,我们还以为坝子里面,真有其他人呢。”

杨郎中说:“害怕碰上野兽,尽管是大白天,我们一路到头,都打着火把。”

冯水生说:“不知道是你们几个,把我吓了一大跳。”

打过招呼,良补锅匠他们上前接过杨郎中他们身上的重物和包袱,一路往小山脚下走去。

在小山前面,大家寒暄一阵,杨郎中非常认真地说道:“郭二公子,冯水生,各位乡亲,我杨怀山对不起你们,真的对不起你们呀。当初我把粮食搞掉了,这么久才把它找回来,幸好没有饿死人。要是饿死人了,就是把我杨怀山,撕成七个八个,也赔不起大家呀。所以,无论如何,要请郭二公子原谅,请冯水生原谅,请大家原谅。”

“杨郎中,我们几个也是早就商量了,等你回来,给你赔礼。那天弄掉粮食,确实不对,但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你的身上。如果把你换成其他任何人,也是很有可能要丢掉粮食。因为对方是安心来偷我们的,防不胜防呀。”云三嫂说,“当时,大家想到乡亲们太需要粮食了,心里一急,火气就大了点。好在杨郎中没发生什么意外。我代表我们一路的几个,当着大家的面,给杨郎中道个歉——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我也跟杨郎中一家人,赔不是了。”冯水生说,“说句真心话,我都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学着的,在小事上计较,做事刻薄。后来仔细一想,男子汉嘛,这种心胸怎么行呢?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给杨郎中一家人说一声,我错了。以后,无论对谁,再也不这样做了。”

陈秀才微微一笑,心里暗道:大家在这坝子里面,才待两个多月,就尽都变得宽宏大量起来,是不是水土气候的原因哦?看来这坝子里的水,还真可以吃呢。

“杨郎中丢掉粮食,本来是坏事。可他在达尔齐待了一阵子,把那里的情况搞熟了,以后,我们与西番人调换东西,也方便了,这又是好事。而且,他还带了几只山羊回来。别小看这几只山羊哦,这可是了不起的事呀。以后我们这坝子里面,不仅要吃,要住,还要穿。有了山羊,就有了羊皮羊毛,就可以做衣服,做鞋子了。”良补锅匠说,“杨郎中说了,山羊大家喂,以后出羊羔,人人有份。还有一袋水稻种子、两斤玉米种子和几只小鸡。特别是玉米种子,虽说只有两斤,这可是彭大胡子专门从土司手里搞来的新东西呀,不是关系相当好的人,你根本搞不到。他说坝子里,适合栽水稻,适合种玉米。小鸡是彭大胡子送给我们大妹子的。大妹子说了,小鸡大家喂,以后属大家所有。”

良补锅匠说完,大家的巴巴掌,一下子响了起来。

“现在,王铁匠来了,邱茶壶来了。我扳着指头算了算,这里面的手艺人,还真不少呢。”陈纸匠说,“木匠、泥水匠、石匠、铁匠、补锅匠、篾匠、瓦匠、裁缝、纸匠,什么匠人都有了。以后,无论搞什么事情,我们都有办法了。”

“种庄稼,喂家禽,养牲畜,栽桑养蚕,男耕女织。”陈秀才高兴地说,“乃世外桃源也。”

“对。”黄篾匠说,“现在惊蛰刚过,我们想办法再搞一点蔬菜种子,粮食种子……”

“可是银子已经没有了,”江泥水匠说,“把东西买不回来呀。”

“银子倒是有。”郭二公子说,“只是还在老家院子里面,走的时候无法带走。”

“既然有银子,那就跑一趟,回去把它拿来。”陈老幺说,“眼下,我们好需要它。”

“说得简单?谁不害怕军兵呢?”冯水生说,“死里逃生,又喊回去,就算胆量再大,也没有人敢。”

“不,冯水生。”邱茶壶说,“现在流沙堰周围,已经看不到军兵了。”

“看不到军兵了?”吴根根问,“谁说的?”

“我在山里面摆摊卖药的时候,遇见马子山他们那边的朱子才。前不久,他回去了一趟。”邱茶壶说,“现在,整个正县,都只有少数军兵,而且,已经移师县城。”

“既然没有军兵,”周大爷说,“那我们都回去算了。”

“这可能不行。”邱茶壶说,“听他们回去看过的人说,这场战乱,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整个川西坝子,都糟糕到了极点。”

“是吗?”陈纸匠问。

“是的,反正一两年内都不能回去。”邱茶壶停顿了一下,又说,“不过,悄悄回去几个,短暂停留,还是没问题。”

“那就悄悄回去一趟吧,”良补锅匠说,“把郭二公子家里的银子,全部搬来。”

“也对,正好去找一下宋老二、江驼子、李黑脸和郑麻子几家人。他们都是很不错的人。”黄篾匠说,“把他们全部喊到坝子里来算了。”

“既然要喊他们来,”陈纸匠说,“那就宜早不宜迟。”

“说干就干,明天就走。”良补锅匠说,“如果还有其他落难乡亲,一并喊来。”

云三嫂见陈纸匠和补锅匠大哥都想回去,她也大声说道:

“我和陈二嫂乖,也想一路,凑个人数。”

“女人是不行的。翻山越岭,摸黑赶路,徒步过水,住岩窝,风里来,雨里去。还要带东西,没有一把力气,弄不好,反而成为负担。”良补锅匠说,“如果要回去,就必须喊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

“良补锅匠说得正确,回去五六个人就够了。到时候,宋老二,江驼子,他们几家又是十来个,一共十几个人。拿点银子,搬点家具,带点树苗、种子,都没问题。”陈纸匠说,“要是回去的人太多了,吸引眼球,反而很危险。”

良补锅匠说:“那就我们回去几个吧。”

“不。”陈纸匠说,“良补锅匠就不走了,修房子还有很多事情,你来帮他们安排。回流沙堰,由我负责,另外找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