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定群体为了获得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并对它们进行交换和利用所形成的活动模式。人类加诸物质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生产、加工、交换、利用等四大环节。“生产”(production)是指人工利用自然规律获得物质资料,其典型的例子是种植和养殖:人们把种子撒在土地里,就能够靠自然力的帮助收获许多倍的粮食;人们把蚕卵孵化出来,喂之以桑叶,就得到蚕丝。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以少生多的过程,也伴随着慎重的仪式活动和活动程式,构成丰富的民俗,我们用一章的篇幅来介绍。
生产更多地依靠对于自然规律的掌握与借助,制作更多地依靠人的想象力和技巧。“加工”或“制作”(making)是指转换已有物质的结构、形状、形态,其典型的例子是陶瓷和建筑:人们把泥土做成造型,涂以色彩,烧制成美观合用的瓷器;人们把砖石、瓦块、木料、金属部件组合在一起,构成宜居的空间。这是一个从材料到作品、从物质到艺术的过程,其间在技能的发生、积累、传递和从业者的组织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大量的民俗。“交换”是指对农产品、制作物或服务的交易,都是通过人的关系而完成物的交换,人的互动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范式和价值,构成重要的民俗。加工和交换在我们的习惯上是用“工商”来概括的,我们就把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作为工商民俗来介绍。
“利用”是指对物品的使用、消费,因为人群总是作为社会而存在的,个人不仅有直接利用物品的一面,还有在社会关系中体现物品利用的社会意义的一面,所以物品的利用也是社会生活的内容。在传统社会,固然有一个叫化子在野地把鸡烤熟后自己独享的情境,但是人们通常是在礼仪活动(如年夜饭、祭祖、进补、宴客)中吃鸡的,也通常是通过分享鸡肉来体现礼仪的。因此,饮食民俗主要涉入的是对于饮食的社会性利用的民俗,而怎样制作与纳入口内的细节反而是次要的。所以我们更感兴趣的物品的利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其相关的文化程式就归入“生活民俗”来描述。
传统的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包括农业民俗,渔业民俗,采掘、捕猎和养殖民俗,其实际内容既包括劳动的技能、过程,也包括伴随其间的俗信和仪式(它们或者是为了保证劳动过程的平顺,或者是为了表达对劳动结果的期盼)。人类的生产在进入产食阶段以前经历了漫长的采食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直接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料,采掘和渔猎是社会的主业。中国汉族在进入产食阶段以后,农耕成为主业。此外,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河流湖泊,渔业也很发达,也有大量汉族人口以此作为主业,形成了众多的渔村。即使是在产食阶段,采掘和捕猎也一直是作为副业代代相传的;与此同时,家畜家禽的养殖始终是农耕必不可少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