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拉美国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践
1.5.1 拉美国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背景
1950—1980年是拉丁美洲国家工业化进程最快的30年。经过30年的发展,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0年间工业产值增加5.2倍,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9.8%上升到35.6%,而同期农业产值只增加了1.8倍,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0.8%下降到11.1%。
在这3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该地区各国政府积极推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和“赤字财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拉美国家选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战略的主要原因出于以下几点:
一是国际资本市场上资金供过于求。这为拉美国家实行“赤字财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供了融资的便利。1973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防止竞争地位恶化,普遍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同时,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暴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高通货膨胀。1974年和1975年,OECD成员国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上涨13.4%和11.3%,其中美国1974年和1975年的通货膨胀率也分别达到13.2%和11.2%。对此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了控制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果这些国家对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减少。而与此同时,世界石油输出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回流国际资本市场,扩大了国际商业银行的资金供应。国际资本市场上,资金明显供给过剩。这就为拉美各国的财政融资提供了便利。
二是拉丁美洲国家工业化加速,需要大量资金,从而为大量举借外债提供了需求。20世纪70年代初,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程度都得到了比较快的提高。国际资本市场特别看好这些半工业化国家,尤其是国际私人银行的资本。拉丁美洲国家的领导人也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纷纷大量对外举债,推动经济发展,这就为大规模举借外债提供了需求。在1974—1981年拉美地区对外举债的高峰期,外资流入量大幅上升。例如,1974年的外资流入量比1973年增加50%。1975年的外资流入量(160亿美元)已相当于1973年的2倍,1978年已相当于1973年的3倍。1981年达到创纪录的483亿美元,相当于1973年的6倍。
三是国际放款机构的干预,使一些国家放松对外举债的限制。拉美主要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占本地区石油出口量的50%以上,虽然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而受到限产约束,但其石油出口收入从1972年的31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193亿美元。但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国则不受限产约束,其中墨西哥石油产量由1973年占拉美总产量9%增至1982年的44%。这些国家石油收入大量增加,外债也迅速增长。原因就是国际放款机构“向这些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放松信贷限制多借贷款”。
四是一些拉美国家经济上对单一能源结构的依赖,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化,从而造成对外贸易的结构不对称。大多数拉美国家是石油进口国,在长期得到廉价石油供应的环境下,形成了严重依赖石油的能源结构。这些国家的石油及其副产品进口从1973年的1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150亿美元。面对严重的外贸失衡,这些国家并没有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而是转向负债发展。
1.5.2 拉美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积极效果
拉美国家实施“赤字财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大量外资的流入,使拉丁美洲国家成功地避开了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衰退,使该地区在1974年之后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见表1-1)。尽管这个地区在1974—1980年的增长速度比1956—1973年间要低,但比同期的工业化国家却要高得多。
表1-1 拉丁美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50—1980年
资料来源:拉美经济委员会根据各国官方资料统计。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GDP上升。1980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950年的5倍。据美洲开发银行提供的25个拉美国家的统计,1980年拉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88美元。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其他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截止到1980年,拉丁美洲人口数为3.59亿,其中城市人口占65.5%,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同时,拉美国家的国民教育普遍有了很大的发展,拉美小学注册率达到82.3%,其中部分国家已达到或接近100%。中学教育发展速度实际上比小学更快。其中拉美所有大、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尤为明显。大学(18—23岁)注册变化更加引人注目,大学适龄青年入学率超过10%的国家已有20个,其中11个国家达到20%—45%。15岁以上人口文盲比例降为23%。
但是,这一政策在长期内连续实行的结果,并不全是积极的,其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1.5.3 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导致预算危机
1982年8月,墨西哥因无力偿还到期外债本息,诱发了一场席卷整个拉丁美洲的严重债务危机。这场债务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拉美经济在二战后漫长增长期的结束,并引起持续的衰退,以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整个20世纪80年代成了拉美地区“失去的十年”。债务危机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财政赤字由国外融资向国内融资转移,结果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1973年之后,由于国际私人银行的资金以贷款的形式源源不断流向拉美国家。拉美地区外债余额由1975年的784亿美元,猛增至1982年的3083亿美元。国外贷款的可获得性,使拉美国家的一些政府能够急剧扩张政府支出,而无需增加税收,或承受扩张通货融资的成本。当然,大量的外国借款只能维持有限的一段时间。外债还本付息的数额越来越大,只能靠每年借入新债来解决,这等于流入的实际外资量逐年减少,由此形成了经济上一种外部的脆弱性。
20世纪80年代初,当外国资本突然停止流入时,债务国政府便无力马上削减开支或提高税收,以弥补财政差额。这就导致了赤字由国外融资向国内融资转移。结果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的政府不得不依靠通货膨胀税(铸币税)来支付借款。拉美国家也因此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例如,1982年玻利维亚对通货膨胀税的依赖日益增长,造成了1984—1985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坚持通过国内资本市场获得国内储蓄资金,才把通胀性税收推迟了一段时间。但即使在那些国家,国内资本市场上可借的资金数量也是有限的,大多数国家最终不得不增加通货扩张来融资。
财政赤字和汇率高估的一个负面效应是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当国内居民为了将财富转移到国外而把国内财富转换为外汇时,就发生了资本外逃。在实施固定汇率制和开放资本市场的国家中,这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实现,只要将本国货币转换为外汇即可。在实施资本管制的国家中,这一过程就得通过非法手段实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随着拉美国家对外国银行负债增加,这些国家的居民大量增加对国外资产的持有,发生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资本外逃和财政赤字联系很直接。固定汇率制下,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为赤字融资,会导致居民手中通货持有量的过度增加。居民按官方汇率将这些货币转换成外汇。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减少,公众持有的外汇增加。公众将外汇存在境外,就产生了资本外逃。
资本外逃会因为对未来通货贬值的预期而加剧。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日益清楚地看到拉美国家的币值高估。为了避免即将到来的贬值的影响,私人部门开始将资产向国外转移。
1.5.4 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成因
上述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形成和发展,其成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大量举借外债为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的大量政府支出融资,使得财政风险变大。
国外大量低息贷款的流入,使拉美国家对经济形势作出了不正确的判断。这些国家纷纷采取扩大公共开支(包括日常开支和公共投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尤其是墨西哥等石油输出国更是如此。
实际上,在负债严重的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公共部门赤字是债务问题的核心。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巴西致力于实施以公共投资和能源替代为基础的发展战略,这些投资项目需要从国外获得巨额资金。墨西哥的财政扩张部分地可以用对石油行业的巨额投资来解释,这一政策基于对石油价格前景的过于乐观的估计。该国政府忽视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世界石油市场可能发生衰退的初步迹象,结果,公共投资持续保持了扩张的势头。1982年墨西哥政府的财政赤字达到了一个新纪录:占到了GDP的13%。
阿根廷也同样存在巨大的财政赤字。在这个国家,赤字是由另外几个原因引起的。这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的政治动荡,70年代末80年代初马岛战争导致的巨大国防开支,无效率的国营企业,地方政府的长期赤字,以及税收征缴的无力。巨额的外国借款可使政府在短时期内避免以通货膨胀方式进行融资。但是最终由于国际贷款紧张,阿根廷还是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之中。
拉美政府举借外债来扩大公共开支的做法,尽管刺激了国内总需求的上升,但却带来了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二是引起进口急剧扩张,贸易赤字连年加大,不得不靠外债来填补,结果对外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在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中,私人银行占的比例急剧上升。这就加剧了资金输入的不稳定性。在流入拉美地区的外资中,私人银行资本由1966—1970年间占12%,增加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70%。1982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余额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80%属欠私人银行债务。
1981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国际上私人银行的态度立即发生变化。拉美各国居民也看到形势不妙,纷纷将资本向国外转移,结果引起国际储备迅速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拉美国家不得不大幅度降低汇率,开始和债权银行谈判,延期偿还负债本息,并实施严厉的经济调整方案。最终导致通货恶性膨胀,投资萎缩,生产下降,失业剧增。
其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影响了政府的课税能力。在拉美国家中,经济政策上存在“民粹主义政策”的倾向,即政府为了获得公众支持而实施了庞大的财政支出计划,即使这些项目的成本超出政府的偿还能力也在所不惜。
“民粹主义政策”形成的一个原因是拉美国家收入的巨大差距。富人们掌握了国民收入的很大份额。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力量,使他们被免于课征重税。而低收入阶层虽然在国民收入中仅占较小份额,但是他们在人口中的巨大比重,转化为对公共支出的巨大需求。两者结合产生了对财政支出的巨大需求,而政府却无力增加税收。
其三是,相关政策的失误。首先是汇率和贸易政策的失误。这些国家为了反通货膨胀,广泛使用了两种政策:一是敞开从国外进口各种商品,以抑制国内物价上涨;二是保持汇率高估状态,即所谓汇率滞后政策,其目的是通过汇率稳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降低通货膨胀速度。然而,对汇率的高估再加上国内的高利率,使得出口生产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与此同时,汇率高估与关税大幅降低结合在一起,使一些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生产部门受到沉重打击。其结果是出口增长下降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生产企业不再具有竞争力,从而让位于进口商品。结果导致贸易赤字增加,外债不断增加,还本付息额也逐年加大。其次是,盲目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部分拉美国家的实际利率骤然上升也是导致危机的原因之一。实际利率的这种变动是金融自由化政策的直接结果。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新经济自由主义中现代货币主义思潮影响的扩大,一些拉美国家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此举旨在消除信贷配置中的扭曲现象,并通过放开利率来吸引国内储蓄和扩大资本市场。结果造成国内实际利率迅速上升,且远远高出国际利率水平。过高的利率显然不利于投资,从长远看,也势必影响企业和金融系统的偿付能力。
其四是,不利的外部因素。在导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中有两个外部因素不容忽视: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的1974年和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曾一度陷入衰退,但从1976年起转入恢复期。1980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再度陷入衰退,而且伴随着严重的失业现象。于是,这些国家采取了更加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国际贸易的停滞和下降。国际市场上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这一变化给拉美国家的出口造成了冲击。据统计,在1977—1983年间,拉美非石油出口国的贸易比价累计下降了38%。其次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大幅上升。1974年,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局面。1974年和1975年,OECD成员国的平均消费物价指数也分别上涨了13.4%和11.3%,因此,西方发达国家把降低通货膨胀置于优先地位,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公共财政赤字。从1978年起,在一些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利率明显上升,实际利率达到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这种变动,成为引发拉美债务危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利率遏制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从而降低了对拉美出口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拉美国家举借的大量外债是按浮动利率计息的,利率大幅度提高大大增加了拉美国家的利息支付额,继而扩大了经常账户赤字,引起了资金外流。1977年拉美地区支付外债利息将近69亿美元,1982年猛增至390亿美元。1983年和1977年相比,拉美地区外债总额增加195%,而债务利息增加415%。
过高的外债比例,使拉美国家政府的抗风险能力大为下降。一旦外界发生不利的变化,政府只有求助于通货膨胀税(铸币税),甚至减少必要的公共开支,而这样将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