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外交往的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指中外乃至东西方海上交往的大通道。18世纪以前,除丝绸之外,陶瓷、香料、中外各类方物土产乃至白银,都是这条通道的大宗商品。18世纪以降,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外商贸货值最大的商品。[4]因此,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也称这条中外贸易大通道为“香料之路”“陶瓷之路”“茶叶之路”等。之所以冠以“丝绸之路”,并被广泛接受,可能源于从公元前后到18世纪初,“中国丝绸”长期是这个大通道的主要贸易商品。但真正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则是在20世纪初。[5]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似应始于汉代。[6]中外海上贸易发展于唐代而全盛于明清。中外贸易的繁荣既与中外航线的开通与延伸密切相关,也与丝绸长期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有莫大关系。宋元以前,中国丝绸的海外贩运,主要依靠前来中国沿海各港的“番商”“番舶”。自唐末五代,中国海商逐渐开拓远洋贸易。宋元时期,中国海商开始主导海上丝绸之路,足迹所至,遍及东亚水域和印度洋各港。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中外商务交往格局为之一变。欧人的航海探险与沿海殖民扩张的进程基本完成,非洲、美洲、远东的沿海地区相继被据为殖民地,纳入以欧洲人为主导的世界性贸易网络。中国海商的主要活动范围,不复延伸到印度洋各港口。欧洲人以通商为目的的远东扩张和全球性殖民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贸易。也正是世界性贸易网络形成以后,中国的出口商品,特别是中国丝绸,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商品。
这条中外交往的大通道,更重要的是文明交流之路。中外移民在这条大通道上络绎不绝,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各类宗教和思潮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土,中国的儒学、道教等本土宗教和信仰也因此传播海外。各类技术和工艺,如阿拉伯、波斯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欧洲的玻璃、医药、纺织等技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制瓷等各类技术和工艺,也传播到海外。更应关注的是海外新物种的传入,如玉米、番薯、烟草、花生、马铃薯等。这些新物种的传入,极大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中国土地人口承载量的提升。
文明交流的载体是人员往来。海外文明的传入和中华文明的传播,都是中外人员往来的结果。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也是中国人海外移民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