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问题提出
虽然具身道德的研究已经略有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道德判断领域的具身研究仅是刚刚起步,目前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澄清。
首先,道德判断的具身效应是否存在边界条件,即哪些道德判断(基础)是依赖具身的,而哪些道德判断(基础)有时又是独立于身体的,不同的道德判断的过程是否依赖于不同的具身状态。如果这种边界条件是不存在的,则更表明了具身效应的普遍性。
其次,具身道德判断效应的产生机制是什么。抽象概念与知觉和动作之间可能是通过情绪来联系的,也有可能通过其他重要的中间变量。然而,情绪本身是与物理空间关系相联系的,特别是与垂直方向的空间关系相联系,情绪的中介效应亦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并且,已有研究对具身道德情绪限于厌恶,其他负性具身道德情绪(如愤怒、轻视)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是否相同,或是存在特异性,正性具身道德情绪(如忠诚、崇敬)如何影响道德判断,都有待探讨。
再次,对于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的实验解释目前还存在一个问题,即操纵知觉的或动作的信息之后带来的抽象概念思维上的差异究竟是一种促进效应还是抑制效应,也就是所谓的“对称性”问题。
另外,具身道德判断是否存在文化基因现象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身体的操纵与姿势的表达是人们传达文化的一种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身体状态可能激活了人们不同的情感认知反应。当身体状态和情感认知反应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联结性逐渐增强时就形成了人们的复杂的文化表征,这种复杂的文化表征又会反过来影响和缔造人的身体状态,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人显然有别于西方人。
还有,具身道德认为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根植于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之中的,身体的解剖学结构、知觉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嵌入作用对道德心理和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身体塑造了道德。至此,我们不得不提出另一个问题——道德是否也塑造了身体。就日常生活经验来说,回答似乎是肯定的,如社交礼仪、节庆仪式、文化礼仪等就是通过对身体的塑造与行动来体现人们的道德和人格。因此,未来的研究在深入探讨身体对道德塑造作用的同时,也应关注与探究道德对身体的塑造作用,以明确具身与道德的双向作用机制。
最后,最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当基本的感知运动系统和高级心理系统同时适应于特定的外部环境时,就产生了耦合关系,在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产生重叠。目前,我们还不清楚产生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现象的神经基础,这就需要更多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证据。
道德判断和德性发展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具有极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道德发展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怎样促进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更是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核心理论问题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本书从体现当今第二代认知科学之具身认知观切入,深入探究道德判断全貌及其心理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有助于全面揭示我国青少年符合逻辑理性又反映情感状态,还吻合情境特征的道德判断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