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庄子 杂篇 则阳(三)
第六章
叙写隐居圣人,隐于民间,藏身田园,行与世违,心寂无声。
1.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
孔子到楚国,住宿蚁丘卖浆人家。其邻的夫妇仆妾全爬上极高处,子路说:为何如此多人聚集?
2.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
孔子说:是圣人的随从。他隐于民间,藏身田园。他的声名销迹,志向无穷,口中虽有言语,内心却凝寂无声。
3.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
他的行为与世俗相反,内心不屑与世俗同流,是隐居者,这是否是市南宜僚?
4.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也,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为佞人也。
子路请求前往召他来。孔子说:算了!他知我对他十分了解,知我到了楚国,以为我必会使楚王召见他,且以为我是巧言献媚之人。
5.夫若然者,其于佞人也,羞闻其言,而况亲见其身乎!而何以为存!子路往视之,其室虚矣。
如是这样,他对巧言献媚之人,羞于听其言谈,更何况见到其人!你为何还认为他会留在那里?子路前往探视,市南宜僚的居室已无人。
第七章
从论叙施政治理需谨慎,谈及调理身体、维护心神的慎重。
1.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长梧封人对子牢说:您施政切勿卤莽,治民切勿草率。
2.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昔日我种庄稼,耕作时卤莽,庄稼收获时也以卤莽的收成回报我;耕耘时草率,庄稼收获时也以草率的收成回报我。
3.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
我来年改变方法,深耕田地,仔细耕耘,禾谷繁茂滋长,我整年足食。
4.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
庄子听后说:如今人们调理身体,修养内心,多有似封人所说:逃避自然,疏离本性,泯灭真情,丧失心神,以从众世俗行为。
5.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
故卤莽对待本性者,欲念与邪恶将占据本性,就像萑苇、蒹葭萌芽般,
6.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癕,内热溲膏是也。
开始还可扶助人的形体,逐渐会拔除人的本性,之后就像遍体毒疮溃发,不择地方泄出,似毒疮流浓,内热溲膏。
第八章
感叹天下之弊病。
1.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也。
柏矩从学于老聃,说:请求游历天下。老聃说:算了,天下犹如这里。
2.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曰:始于齐。
柏矩再次请求,老聃说:你将先去哪?柏矩说:先从齐国开始。
3.至齐,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灾,子独先离之。
柏矩至齐国,见一以死刑示众的人,推动他并把他摆正,再解下朝服将其覆盖,仰天号哭,说:你呀!你呀!天下有大灾,你独自先行离去。
4.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
俗语说不要为盗,不要杀人。一旦有荣辱的区别,各种弊病就显现;一旦财货聚积,各类争端就会出现。
5.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
如今树立人们所厌恶的弊病,聚积人们所争夺的财物,使人们困劳其身,没有休止。想不出现这样的地步,怎么可能?
(试想庄子时期距离现今已二千多年……)
6.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
古代君主,将有所得归功于民众,将有所失归咎于自己;将正确的做法归功于民众,将过错归咎于自己;
7.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
故只要一个人身形受损,就退而自责。如今则不然,隐匿事物的真相而愚弄民众没见识。
8.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
扩大办事的困难,而归罪于不勇敢,加重任务,而处罚不能胜任,将路途安排遥远,而谴责不能到达。
9.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
民众耗尽才智与力量,则以虚伪继续应付。每日出现那么多虚假的事情,官士民众怎能不弄虚作假。
10.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
力量不够则作假,才智不足则欺诈,财力不济则行盗。盗窃的风行,对谁加以责罚才是?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四年五月读书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