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历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生存空间不断拓展

府州,即府谷县,地处陕西最北面,是晋陕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府州领府谷一县,后唐以麟州东北河滨之地置之。这里本为河西蕃界府谷镇,折嗣伦为镇将。后唐庄宗天祐七年,升镇为府谷县;八年,升建府州以扼蕃界,以折从阮为刺史。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4,中华书局,2011年,第9272页。古城始于五代时期,是我国北方保留相对完整的石头城。2011年,我们考察过府州古城。城里的文庙、城隍庙、南门瓮城、水门等都是著名的建筑。古城是依着整个山体而修建的,悬崖绝壁之下的南面就是滔滔黄河,控制着黄河西岸;东西两面为甘露、马家两沟相夹,北部与高山相拥,与鄂尔多斯高原相邻,且有长城相护,在形胜上襟山带河,实乃易守难攻之地。府州城自古为边塞险隘,隔河的山西保德县城清晰可见。三百年前,康熙皇帝前往宁夏亲征噶尔丹,就是由这里渡河西进的。这里是一条通道,也是一处要塞。宋史记载府州是“控扼西北,中国赖之”脱脱等:《宋史·折德扆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8861页。。以宋人的眼光审视府州,对于它的存在与经历,会从背景上有一个较为深邃的认识和理解。

折氏家族发迹,始于折华。他应该是府州折氏的创始者,史籍虽无折华相关经历的记载,但《刺史折嗣伦碑》有简明的信息透露,“祖华,云中人也”,他可能出任过早期府谷镇的遏使一类官职。王昶辑:《金石萃编》卷119,中国书店,1985年。在折氏的家族发达过程中,这是缘起。唐朝末年,折从阮的曾祖父折宗本,补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振武军,唐肃宗乾元(758—760)《旧五代史·折从阮传》记载,籍贯云中(山西大同),父折嗣伦,为麟州刺史,官至太子太师,正当五代初年,是折氏发迹的基础。折从阮,是折氏家族发达的里程碑。

父辈折嗣伦奠定的政治基础,直接影响着折从阮。后唐庄宗(923—926)时期,因北部边患不断加剧,即起用折从阮为河东牙将,领府州副使,不久再授府州刺史。930年前后入朝,后唐明宗授其检校工部尚书,复授府州刺史。欧阳修等:《旧五代史·折从阮传》,中华书局,1976年。后晋建号晋阳,折从阮率兵南下归附,朝廷提升府州为永安军,析振武所辖之胜州并沿河五镇归永安军所辖。同时,遣折从阮率兵深入北界,连拔契丹十余寨。开运元年(944)八月,迁本州团练使,兼领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契丹西南面行营马步都虞侯。其间,率兵围攻契丹胜州并获胜。乾祐元年(948)加特进、检校太师。明年,折从阮举族入朝,朝廷命其子折德扆为府州团练使,授折从阮为武胜军节度使。后周太祖郭威时期,迁徙并镇滑州,之后还授过静难军节度使。后周显德二年(955),赴阙途中“以疾卒”。折从阮的一生结束了,但他历经后唐、后晋、后周三朝,为后来二百余年府州的基业稳固与延续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周时,其父折从阮在出任静难军节度使时,其子折德扆已任马步军都校。府州提升为永安军时,折从阮出任邠宁节度使,折德扆出任府州节度使,“俱领节镇,时人荣之”脱脱等:《宋史·折德扆传》,中华书局,1979年,第8861页。。在父辈折从阮创业的基础上,折德扆将府州折氏的影响力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折氏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得到巩固。折德扆之后,两个儿子——折御勋、折御卿即为著名的将领,尤其是折御勋。折氏家族的影响力与军事实力,在这一代已经奠定,其生存空间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