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书之《韩非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全是套路

原文

三国兵至韩,[1]秦王谓楼缓曰:[2]“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讲,[3]何如?”对曰:“夫割河东,大费也;免国于患,[4]大功也。此父兄之任也,[5]王何不召公子汜而问焉?”[6]王召公子汜而告之,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今割河东而讲,[7]三国归,王必曰:‘三国固且去矣,[8]吾特以三城送之。’[9]不讲,三国也入韩,则国必大举矣,[10]王必大悔。王曰:‘不献三城也。’臣故曰:‘王讲亦悔,不讲亦悔。’”王曰:“为我悔也,[11]宁亡三城而悔,无危乃悔,寡人断讲矣。”[12](《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释

[1]三国:指齐、魏、韩三国。至韩:指三国军队在韩国集结。也有学者认为“韩”是“函”的讹误,指函谷关。[2]秦王:指秦昭襄王。楼缓:战国时赵国人,此时任秦国的相国。[3]河东:指秦国占有的黄河以东地带。按:黄河流经今山西西部,成南北流向,黄河以东称河东。讲:讲和,和解。[4]免国于患:使国家免于祸患。指避免三国军队破函谷关入秦,秦国陷入危亡。[5]父兄:指秦王宗族的老臣。任:责任。[6]公子汜(sì):秦国宗族公子,生平不详。[7]今: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8]固:本来。且:将要。去:离开,撤退。[9]特:徒,白白地。[10]大举:指被攻占大量的土地。[11]为:这里是“若”的意思。[12]断:决定。

译文

齐、魏、韩三国大军在韩国集结。秦昭襄王对楼缓说:“三国的军队已经深入(要接近函谷关了)。我想割让河东的城邑跟他们讲和,怎么样?”楼缓回答说:“割让河东,是很大的损失;使国家免于祸患,是很大的利益。这种大事该由宗族老臣出面承当,大王为何不召见公子汜向他征询意见呢?”秦王就召来公子汜,把情况告诉了他。公子汜回答说:“讲和要后悔,不讲和也会后悔。大王假如割让河东讲和,三国撤兵,大王一定会说:‘三国的军队本来就要撤退了,我白白地拿三座城邑送给了他们。’如果不讲和,三国军队会继续深入,那么秦国一定被攻占很多地方,大王一定会非常后悔,说:‘当初不献出三座城邑(以至有这样严重的后果)。’所以我说:大王讲和也会后悔,不讲和也会后悔。”秦王说:“若我后悔,宁肯失去三座城邑而后悔,也不能等国家陷入危亡时才后悔。我决定讲和了。”

解说

这则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面对齐、魏、韩三国联军气势汹汹的攻势,当时秦国确实遭遇了很大的危机。国难当头,秦王找来相国楼缓商议,楼缓表明两点意见:一是割让河东将使秦国遭受损失,更会让秦国在诸侯国之中一时颜面扫地;但若不割地求和,可能局势会进一步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二是割地求和是非常重大的决策,应该请宗族老臣参与。当宗族重臣公子汜被召问时,公子汜也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全然用假设的语气,模拟出秦王在割地讲和与不割地讲和两种情况下可能的想法。最终让秦王自己拍板作出决定。公子汜模拟的两种情况,其实正是大臣在提供意见时的顾虑。君主在患得患失的心态下采纳了大臣的建议,无论结果如何,都可能会将责任推到大臣身上。所以在这种事情上,大臣最好的策略就是帮助君主理清思路,由君主自己取舍。

楼缓和公子汜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韩非认为是不可取的。作为臣子,对国家事务必须明确表态,然后由君主权衡不同的观点后作出决断。对于君主来说,应该“参听”,即多方面多角度听取意见,而不可偏听偏信;对于臣子来说,“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因此应“悉言所闻”,然后由“大王裁其罪”。只是君主的心思不易揣摩,君主也如同普通人一样受情绪的支配,比如会后悔,会在不同的境况下有不同的想法;可君主又不是普通人,掌握着对臣子生死予夺的权力。这样,臣子进言时要冒很大的风险。楼缓和公子汜熟谙这其中的诀窍,也便有相应的套路加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