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礼仪实务(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习任务一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案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礼仪之邦”的由来

(一)周公制礼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儒家肯定“周公制礼作乐”,周公(姬旦)为周朝的开国元勋、大思想家,是礼法和典章的创造者、东方文化的奠基人。《周礼》一书,相传为周公所著,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周礼》一书,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因而受到历代统治者和学者的重视。

(二)中国古代的经典“礼”著

我国最早的三部礼书是《周礼》《仪礼》《礼记》。

1.《周礼》

《周礼》是一部记载典章制度的古代文献,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共计四十二卷。

2.《仪礼》

《仪礼》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礼书,书中不仅反映了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的生活,而且它还保留了一些远古礼俗,全书共有十七篇。《仪礼》所记的仪节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3.《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二、中国礼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礼的起源

从理论上讲,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首先,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大自然抗争,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人类的群居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人类面临的内部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就是最初的礼。

其次,礼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人对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们在追寻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就需要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这是礼的进一步强化。

从具体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都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形成为祭祀礼仪。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调节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于是,人们将示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从内容和形式扩展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从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

从礼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到现代,礼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们日常生活礼仪都改变成为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二)中国礼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人们表达敬畏、祭祀的活动日益频繁,逐渐形成种种固定的模式,终于成为正式的礼仪规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礼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

1.礼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约前2070年以前)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的萌芽,还不具有阶级性。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俗;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表示恭敬的动作。

2.礼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前2070—前771)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制。如“五礼”就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俗规范和行为标准。在以后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

3.礼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的起源、礼的本质和礼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的划分及其意义。

4.礼的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前221—1911)

在我国封建社会,尽管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是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礼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已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小资料:1-1

张良拜师——名人礼仪故事

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少时,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上鞋,穿好后老人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忽然老人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五天以后早早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又过了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落在我后面了?过五天再来!”说完又走了。又到了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13年后,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一块黄石,那黄石就是我。”老人说完就走了。

天渐渐亮了,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反复地学习、研究。

后来张良归附于沛公刘邦,成为他的幕宾。从此张良依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成为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级顾问。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了一起。

小资料:1-2

我国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差异

现代礼仪与我国古代礼仪存在三点差异:

1.两者的基础不同

古代礼仪是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现代礼仪虽承认身份差异,但更强调人格平等、社会平等,并且以尊重人作为自己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2.两者的目标不同

古代礼仪以维护专制统治秩序为目的,而现代礼仪则重在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与顺利。

3.两者的范围不同

古代礼仪所讲究的是“礼不下庶人”,因而与平民百姓无关,而现代礼仪则适用于任何交际活动的参与者。

小资料:1-3

中国古代的礼仪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