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开发实战: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很多人都听说过精益软件开发、看板和其他一些时髦的术语。不过,这些东西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如果一个项目是开发真实的复杂系统,项目团队扩展到60人时应该如何管理?

我无法告诉你具体该怎么做,因为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都会不同。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们是如何做的(基本上是结合了Scrum、XP和看板),或许其中一些解决方案以及我们得到的经验教训能够为你所用。

读者对象

本书的主要读者是软件开发组织中的项目团队主管、经理、教练和其他变更负责人。

不过,本书的部分内容对于有兴趣了解软件开发、精益产品开发或者常用的协作技术知识的读者,可能都有用,无论你是什么角色或处于什么行业。

如果你希望对本书加以评论,请前往本书主页,访问论坛和勘误页面。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分成多个篇幅短小的章。

第一部分“我们如何工作”是案例研究,讲述我们如何将看板和精益原则运用到为瑞典国家警署开发的大型项目中。第1章介绍了项目概况,接下来的各章详细介绍了我们面临的具体挑战(如项目需要扩展)、我们如何处理这些挑战,以及我们得到的经验教训。

第二部分“技术详解”首先概要介绍了敏捷和精益,然后详细介绍本书第一部分中提到的一些实践做法,比如因果图。

建议你先全文阅读第一部分,因为这是本书的核心所在,而且其中所有章的内容都互相关联。然后,再从第二部分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各章的内容相对独立。

第一次接触敏捷或精益?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敏捷或精益思想,也别担心,本书的内容面向实践,而不是理论。我只会告诉你我们的具体做法,你读的时候就会对相关理论有概念了。

如果你想先初步了解一下敏捷和精益思想以及相关的方法(Scrum、XP和看板),那么可以直接阅读第17章。

免责声明

我并未说我们的工作方式是完美的精益方式。精益是方向,而不是目的。精益的核心是持续改进。精益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应用的很多精益实践都是以玛丽·帕彭迪克、大卫·安德森和唐·类纳森所教授的精益产品开发原则为基础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些精益实践都可与敏捷原则完美匹配。

另外,你只是从我的视角看这个项目。我是项目的兼职教练,参与了六个月的时间。我没有要去展示项目100%的完整面貌,而是想让你了解我们具体做了什么,以及目前为止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

致谢

很多人都对这本书的出版作出了贡献,感谢所有的人!我想特别感谢哈贝·雷德曼,他作为内部变更负责人将我带入项目,感谢托马斯·阿尔斯特尔伦德强有力的管理,让我们可以专注于项目目标。

我还想向以下这些人致谢。

克里斯蒂安·斯图尔特以及RPS管理团队的其他人,感谢他们委托我担任这一项目的教练,并允许我们宣传自己的具体做法。

项目所有参与人员,感谢他们全心投入到此项目中,帮助推动变更流程。我为项目团队所拥有的高超技能、独特创造力和巨大能量深深折服!

玛丽与汤姆·帕彭迪克夫妇,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在精益软件开发方面给予的教诲与培训,并鼓励我写了这本书。他们还慷慨地提供了17.2节中的大部分内容。

我的编辑凯·克普勒。在此之前我还从未与编辑合作过,此次合作经历弥足珍贵,让我受益匪浅。凯不但帮助润色了本书的文字,还帮助我提高了写作水平!

本书所有审校人员:Gunnar Ahlberg、Kevin Beam、Kent Beck、Pawel Brodzinski、Ward Cunningham、Doug Daniels、Chad Dumler-Montplaisir、Yves Hanoulle、Michael Hunter、Andy Keffalas、Maurice Kelly、Sebastian Lang、Rasmus Larsson、Mary Poppendieck、Sam Rose、Daniel Teng、Nancy Van Schooenderwoert、Joshua White与Colin Yates。

马提·史密斯和艾玛·马特森,感谢他们免费提供部分珍贵的照片。

最后感谢我的妻子索非亚,是她让我专注工作(带着四个小孩子,真是不易),我才能用了数天,而不是数月就完成了本书的初稿。

亨瑞克·尼伯(Henrik Kniberg)

电子邮件:henrik.kniberg@crisp.se

2011年10月于斯德哥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