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资:经济学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引言

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是一直受到经济学家高度关注的两个重要研究话题,但有意思的是,在绝大多数场合,两者都是被分别研究的,很少有研究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谈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或许是因为完美市场条件下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如此直接明了与深入人心,以至隐藏于其间的细节太容易被忽视了。然而,最近学界与政府关于提高劳动者工资的一些意见却不得不让我们对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看似简单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例如,在2010年8月11日的《中国经济时报》刊文认为:“名义工资的增长率应该相当于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幅加上通胀率,只要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同步增长或略高于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就不会生成通胀或挤压利润空间。因此,工资上涨与劳动效率之间‘剪刀差’的缩小不但不会造成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反而会因为工资水平上升、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更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张茉楠:《缩小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间的“剪刀差”》,载《中国经济时报》,2010-08-11。这里一个似乎被默认的假设是,合理的工资上涨速度应该是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同步的,这一提法甚至已经出现在近来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本中。例如,在上海市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上海市商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关于2011年本市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的通知》(沪人社综发(2011)36号)中,明确提出“企业应当建立职工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增长机制”。本文并无意对中国目前的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是否合理作出判断,然而,如果“工资增长速度应该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相一致”这一假设业已成为制定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相关政策的一个依据,那么对这一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严谨的考察就显得异常必要,而这显然依赖于对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

从统计数据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职工的工资水平经历了较快的增长。如图1所示,制造业职工的平均名义工资从1978年的597元上涨到了2009年的26810元,期间仅有1990年、1996年和1997三年的涨幅略低于10%;当然,20世纪80年代末名义工资的大幅上涨更多地受到通胀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即使从实际工资水平来看,制造业职工工资也从1978年的597元上涨到了2009年的5166元,从1997年以后,其年涨幅均稳定在10%左右。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应该说中国制造业职工工资的增速属于相对较快的。根据卢锋(2006b)的计算,1978—2004年间,我国制造业工资相对美国的累计增长指数为363(以1978年为100计算),年均增长率约为5.1%,并且在1997—2004年间的相对增速较前20年更快,累计增长约83%,年均增长约7.8%。与OECD的13个成员国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工资增速也呈现类似的更快的趋势(卢锋,2006b)。然而,目前学界以及政府对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以及增长速度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两者都偏低。得出这一判断的依据之一是,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经历了更为迅猛的上升,这似乎可以在统计数据中找到直接的证据。在图2(a)中,我们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制造业增加值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的数据绘制了2004—2008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劳均工业增加值的变化趋势与增长率趋势,为了便于与图1中工资走势进行比较,这里对实际值也按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1978年为100)进行计算。不难发现,从水平值上来看,制造业的劳均名义增加值和劳均实际增加值分别都在职工平均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10倍以上;从增长率上来看,2005年和2006年两年制造业劳均名义增加值的增速与名义工资增速基本持平,但在2007年和2008年,制造业的劳均名义增加值增速远远高于名义工资增速,对实际值的比较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但《中国统计年鉴》中并没有2004年以前的制造业增加值数据,我们无法用类似的计算来对2004年之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同时,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用制造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作为劳动力数量的度量,在准确性上存在一定缺陷。但从很多对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实证研究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飞速提高的证据。例如,Szirmai等(2002)经过对部门从业人员人数等变量进行调整,构造出了中国15个制造业部门1980-1999年间劳动生产率的时间序列,我们在图2(b)中将他们得到的制造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绘制出来。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确实经历了更为快速的增长,仅在1998年和1999年两年落后于工资水平的增速。卢锋(2006a)在Szirmai等(2002)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数据扩展到1978-2004年间,证实虽然在1978-1990年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仅有1.85%,但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大幅提升,其中1991-2004年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3.1%,而1994-2004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15.5%,均高于同期人均GDP和工资的增速。涂正革、肖耿(2006)采用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对1996-2002年间中国38个工业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期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15.9%,并且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Wu(2001)利用中国与美国制造业购买力平价的比较研究也证实了1990年之后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Jefferson和Rawski(2000)对1980-1996年间不同所有制属性的中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也得到了类似结果。都阳、曲玥(2009)利用2000-2007年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基本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设定,估算了中国制造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并将估算得到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以及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历年实际的劳动报酬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所有的制造业行业,虽然劳动报酬在2000-2007年间经历了较快的增长,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更为迅猛,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在这七年间是持续下降的。正是基于近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工资水平的提高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求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实现挂钩的意见近来在学界和政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图1 中国制造业职工工资的增长(1978—2009)

注:2009年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实际工资按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1978=100)计算。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2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认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与增速都偏低的另一个现实依据来自于宏观数据中劳动收入报酬占GDP比重(即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基本稳定(李扬,1992;白重恩、钱震杰,2009),但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出现了持续下降的现象。罗长远、张军(2009b)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发现在1996—2006年间,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从54%下降到了40%,已经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白重恩、钱震杰(2009)则利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的数据计算得到,在1995—2004年间,剔除由统计核算方法带来的影响后,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从59.1%下降到了2004年的54.7%,其中工业部门内的劳动收入占比从49.0%下降到了42.2%。邵敏、黄玖立(2010)对1998—2003年间中国工业行业劳动收入占比的计算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劳动收入占比的降低,事实上是劳动者报酬与平均劳动产出之间差距扩大的宏观体现,如果能弥合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显然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状况。这似乎也构成了要求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同步上升这一政策主张的坚实理由。

然而制造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确实应该是同步增长的关系吗?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看,似乎只有在非常理想的假设条件下(即完美市场条件下),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才显得较为清晰,一旦离开这些较为严格的设定,两者之间的理论联系似乎并不那么直接。特别是在中国这样较为特殊的转型经济体中,以及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存在较多的因素同时影响着企业的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然而,只有真正理清了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的机制,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分析形成中国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现状的原因,也才能较为科学地评判以劳动生产率作为标准来判断工资水平与涨幅高低是否合理,并提出更为有效的政策建议。同时,对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在中国经济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两者将可能分别呈现怎样的走势,劳动收入占比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否会出现不同于前期的变化趋势。

本文余下的部分将围绕中国制造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相互关联的事实与可能的机制进行展开。在第二节中,我们首先在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试图说明劳动生产率仅仅只构成了工资水平的理论上限,无论是水平比例还是增长速度,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同步的对应关系。在第三节中,我们利用来自国家统计局1998—2007年间对全部国有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和分析。第四节对可能影响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之间关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对这些现实数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在第五节中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与制度环境,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之间存在这样的关联。第六节是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