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资:经济学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数据说明和变量构造

(一)数据说明

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利用中国制造业数据来说明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地区制造业工资互动之间的关系。实证部分所用数据主要由30万家企业数据库加总而来。这一数据库中包含企业所在地、所处行业、所有制类型、企业规模等信息以及各项经济指标。由于2004年前后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企业数量差异非常大,为了在时序上可比,本文仅选用2005—2007年的数据进行加总,生成地级市两位数制造业数据。

部分城市特征数据来自于2006—2008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了使两部分数据匹配,本文将三个截面的地级市统一按《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调整为287个。由于西藏地区部分数据缺失,本文将拉萨这一城市拿掉,总的样本数调整为286个地级市。没有包含在其中的地级市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本文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时发现这些地区占制造业的比例不足10%,因此实证数据中没包括这些城市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没有太大影响。

(二)相关变量的统计描述

本文的实证部分被解释变量为制造业平均工资(wage),由工资总额/年末从业人员数而来。为了使结果可比,本文将2006年和2007年的平均工资调整为2005年不变价格。已有的文献表明,国有企业倾向于过度支付,这种高工资多大程度上能由盈利能力的提高来解释还需论证,本文同时控制国有比例和盈利能力两个因素对此进行考察。一般认为,外资由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而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强的工资支付能力,而且通过技术外溢、竞争效应等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的生产率进而工人的工资水平(Aitken et al.,1996; Lipsey and Sjöholm,2004; Feliciana and Lipsey, 2006)。但是在中国,港澳台资本比例较大的企业往往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考虑到这些企业使用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特征以及采用的生产技术,这些企业支付的工资往往不高。因此,在计量模型中控制的因素除了制造业自身的行业特征外,如资本劳动比(K/L)、表示盈利能力的人均利润(profit),还控制了制造业的外向型特征——出口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rexp)以及制造业的实收资本结构,即国有资本比例(soercpty)、外资资本比例(forrcpt)以及港澳台资本比例(hmtrcpt)。

表1对回归方程中涉及的变量进行了统计描述。不难发现,制造业工资水平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工资差异也基本保持不变。总的来讲,制造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大幅上升,人均利润从2005年的12477元上升至2007年的28420元,仅2007年就增加了10364元。从这三年的数据来看,制造业高度依赖出口,尽管出口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逐年小幅下降,但是平均达到40%,外向型特征非常明显。而从实收资本结构来看,制造业中资本比例最高的应该是个人资本比例,国有比例不超过20%,而且逐年下降,这些国有企业往往集中在一些原材料采掘和加工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高技术和资本密度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7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国有工业总产值份额达到9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也将近45%,而这两个行业中国有企业单位数比例分别仅为37.46%和7.59%。

表1 制造业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

除了制造业基本的经济特征之外,本文在构造产业集聚程度时参照已有文献的做法,用城市i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制造业总从业人员的比例(remp_nation)代理这一地区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为了说明制造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本文用城市i制造业销售值占制造业总销售值的比例(rsale_nation)这一指标与从业人员比重指标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尽管制造业在各地级市的平均集聚程度在下降,但是平均销售份额却基本保持不变,侧面说明制造业的集聚产生了一定的规模经济。需要说明的是,用表1所反映的集聚平均值和标准差构造标准变异系数(CV),本文发现以从业人员比例所衡量的集聚程度差异从2005年的3.12下降到2007年的1.70,这与各个地区近些年制造业的发展有关。特别是国家提出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为中部和西部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这两个地区的制造业份额有所提高,使得制造业地区分布趋于更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