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动植物类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动植物类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事件共33起,涉及的国家(地区)有欧盟、日本、越南、美国、韩国、德国及台澎金马地区,其中日本25起,占75.8%;欧盟、韩国各有2起,各占6.1%;美国、德国、越南和台澎金马地区各1起,各占3%。日本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命令检查、监控检查,韩国采取的形式是精密检查,越南采取的形式是严格检查,欧盟采取的形式是加强检查力度,美国采取的形式是召回,德国采取的形式是颁布法定限量,台湾采取的形式是逐批查验。
(一)事件
7月
越南有关严格检查植物进口的通知正式生效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关于进口植物源性商品食品安全检查的第13号通知于7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据该通知,进口的植物源性商品必须是在越南公认的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国家生产。
韩国政府对中国进口水产进行油渍污染方面的精密检查
2011年7月7日消息,农林水产食品部(简称“农水产部”)7日就中国蓬莱油田漏油事故表示,对于从渤海湾临近海域(山东省、辽宁省和河北省)进口的水产物正在进行油渍残留等的精密检查。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葱及其加工品加强监控检查
2011年7月13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713第2号通报,中国生产的鲜葱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8月
日本对我国产养殖鲍鱼及其加工品实施命令检查
2011年8月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通报,近期对中国产活鲍鱼实行监控检查时从产品中检验出含有呋喃唑酮,因此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养殖鲍鱼及其加工品(仅限于简单加工)实施命令检查。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芥末菜及其加工品加强监控检查
2011年8月4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804第2号通报,中国生产的冷冻芥末菜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加强对中国产蜂蜜及其加工品的监控检查
2010年8月4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804第2号通知,,中国产蜂蜜发生了违反食品卫生法的事例。因此,日本厚生劳动省为确定其违法的概率将有关氯霉素的监控检查频率提高到30%。
9月
日本加强对中国产荔枝中除虫脲的监控检查
2011年9月2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了食安输发0927第4号通知,近日根据进口时监控检查的结果可知,中国产冷冻荔枝中,发生了违反食品卫生法的事例。
日本加强对中国产鳗鱼的伊维菌素的监控检查
2011年9月2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了食安输发0927第3号通知,近日,根据日本地方自治体的检查结果可知,中国产冷冻烤鳗鱼中,发生了违反食品卫生法的事例。
10月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松茸及其加工品加强监控检查
2011年10月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1006第2号通报,中国生产的新鲜松茸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木耳及其加工品加强监控检查
2011年10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1021第4号通报,中国生产的木耳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木耳及其加工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11月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萝卜及其加工品加强监控检查
2011年11月1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1118第6号通报,中国生产的冷冻萝卜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12月
欧盟加强对我国茶叶的检查力度
据欧盟网站消息,2011年12月9日,欧盟发布(EU)No.1277/2011号法规,修订了(EC)No.669/2009号法规附件1的内容,在新法规中欧盟加强了对我国3种植物源产品的检查力度。这三种产品分别为干面条、新鲜柚子、茶叶(黑茶与绿茶)。
欧盟加强对我国柚子的检查力度
据欧盟网站消息,2011年12月9日欧盟发布(EU)No.1277/2011号法规,修订了(EC)No.669/2009号法规附件1的内容,在新法规中欧盟加强了对我国3种植物源产品的检查力度。这三种产品分别为干面条、新鲜柚子、茶叶(黑茶与绿茶)。
1月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大粒花生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1月25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125第6号通报,解除对于中国生产的大粒花生中六六六(BHC)的命令检查,但将加强对该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2月
美国召回未标注亚硫酸盐过敏原的中国产银耳
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网站消息,2月1日美国FDA发布召回通报称,目前S&M美国公司正在对我国产漳州牌银耳产品实施召回,因为这种产品可能含有亚硫酸盐,会对过敏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中国台湾地区对大陆枸杞进行逐批查验
2012年2月16日,中国台湾地区“行政院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发出FDA食字第1011300303号函,要求自2012年2月29日起,对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的枸杞子进行逐批查验,并且必须检附农残分析报告才能申请输入查验。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莲子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2月23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223第5号通报:近日,根据2011年3月30日发布的食安输发0330第15号通报(于2012年2月23日最终修正为食安输发0223第1号通报),解除对于中国产莲子中黄曲霉素含量的命令检查,但将加强对该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3月
韩方将加强对进口干辣椒的检验
2012年3月7日,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输韩干辣椒检验检疫的通知。近日,韩国驻华使馆通报我局称,韩方将加强对进口干辣椒的检验,对韩国农水产物流通公社进口干辣椒入境检验条件由抽样检验调整为精密检验。
德国公布芝麻菜中硝酸盐法定限量
2012年3月,德国AIDS网站发布消息,根据欧盟法律,自2012年4月1日起,芝麻菜(又名紫花南芥“Rucola”)中硝酸盐法定限量冬季定为7000mg/kg,夏季定为6000mg/kg。
4月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小松菜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4月2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402第1号通报,中国生产的冷冻小松菜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加强对中国产木耳中氟唑虫清的监控检查
2012年4月1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监视安全课发布食安输发0410第1号:加强对中国产木耳中氟唑虫清的监控检查。
日本加强对中国产生食海胆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控检查
2012年4月23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监视安全课发布食安输发0423第1号:加强对中国产生食海胆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控检查。
5月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马铃薯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5月2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502第1号通报,中国生产的冷冻马铃薯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荔枝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5月1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516第4号通报,中国生产的新鲜荔枝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追加对我国某企业生食海胆的强制命令检查
2012年5月1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516第1号通报,由广东省惠东县尚荣达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生食海胆中检出含有副溶血性弧菌,因此,今后将对该企业生产的生食海胆中副溶血性弧菌含量加强命令检查。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胡萝卜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5月1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517第4号通报,决定解除对中国产胡萝卜中乙酰甲胺磷含量的强制命令检查,对中国生产的胡萝卜加强乙酰甲胺磷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对中国产蛤蜊和缢蛏中扑草净实施命令检查
2012年5月1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518第1号通告:对中国产蛤蜊和缢蛏中扑草净实施命令检查。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牛蛙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5月1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518第3号通报,中国生产的冷藏牛蛙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山葵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5月25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525第3号通报,中国生产的新鲜山葵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6月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西兰花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6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620第1号通报,中国生产的冷冻西兰花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以下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对我国产乌龙茶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6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621第5号通报,中国生产的乌龙茶和辣椒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对我国产辣椒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6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621第5号通报,中国生产的乌龙茶和辣椒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日本对我国生产的香菇加强监控检查
2012年6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621第6号通报,中国生产的香菇的某些批次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将加强对产品相关农药残留的监控检查。
(二)分析
我们对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动植物类产品所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事件所作的分析包括月份分析、国别(或地区)分析和产品分析。
1.月份分析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动植物类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事件共发生33起,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其中5月份最多,有7起;6月份4起,7月份、8月份、2月份和4月份各3起,其余月份均未超过2起(见图2—1)。

图2—1 动植物类产品出口贸易TBT与绿色贸易壁垒分析(按月份)
2.国别(或地区)分析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动植物类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事件涉及的国家(地区)有欧盟、日本、越南、美国、韩国、德国及台澎金马地区,其中日本25起,占75.8%;欧盟、韩国各有2起,各占6.1%;美国、德国、台澎金马地区和越南各1起,各占3%(见图2—2)。

图2—2 动植物类产品出口贸易TBT与绿色贸易壁垒分析(按国家或地区)(一)
总的来看,日本是中国动植物类产品出口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最多的国家,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相对于中国来说食品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较高(见图2—3)。

图2—3 动植物类产品出口贸易TBT与绿色贸易壁垒分析(按国家或地区)(二)
3.产品分析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动植物类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事件涉及的产品共有九大类别。涉及的产品种类有植物制品,油籽、子仁,咖啡、茶及调味香料,蘑菇菌丝,肉类产品,食用蔬菜、根及块茎,食用水果,天然蜂蜜,以及鱼类等鲨动物产品等,主要原因是这些产品容易不符合相关安全和食品卫生标准,容易造成人身危害。
总的来说,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事件涉及的产品较为分散,植物与动物制品均有涉及,但是国家非常集中,主要发起国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