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科学家家国情怀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母亲章兰娟

关于章兰娟的史料极少,仅有几张照片和几段回忆留存。其中,钱学森曾大体如此回忆说:“我的母亲章兰娟是当时杭州富商的大女儿,据说我的外祖父是因为我父亲的才,才把我母亲嫁给我父亲的。”

大家闺秀

章兰娟生于1887年,1934年底因不幸患上伤寒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章兰娟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大家庭,父亲章珍子曾通过捐纳担任两广地区的盐官数年。卸任后,他在杭州以经营盐业、丝业和酱园业起家,资产雄厚,并在上海、杭州等地广置房产。

现在位于浙江杭州方谷园2号的“钱学森故居”和上海市愚园路1032弄的“钱学森旧居”,产权原均归章家所有。但章家因在20世纪20—30年代的股票投资中惨败,家族经济走向衰落,不断通过变卖房产抵债,最后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章珍子育有一子三女:长子章乐山,长女章兰娟,章兰娟之下还有两个妹妹。长子章乐山以家族产业为依托,热心地方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沪杭两地的公益活动,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社会贤达,还曾经是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浙江分会的第一届会员。

图1-6 章兰娟少女时代的留影

图1-7 钱均夫与钱学森在上海的合影(钱学森周岁)

章兰娟出生时正值家族极盛之际,家境优越。她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知书达礼。从留存照片可见,章兰娟端庄秀丽,五官精致,流露出温柔贤淑的气质。钱均夫和章兰娟的婚姻虽是媒妁之言、父母包办,但他们极为恩爱、相处融洽,这从章兰娟去世后钱均夫终身不续弦可以明了。

钱均夫和章兰娟结婚后,章家便将杭州方谷园2号作为嫁妆赠予他们。1911年辛亥革命之际,钱均夫携带有孕在身的章兰娟到上海避乱。12月11日(农历十月廿一日),钱学森在上海出生。钱均夫和章兰娟昵称钱学森为“申儿”,因“申”字与“森”谐音,又因上海被称为“申城”,一字双关。钱均夫还给钱学森取了一个字:柏青。钱学森读书时很多同学和朋友都用“柏青”称呼他。

1913年革命风潮渐息,钱均夫带着章兰娟和钱学森回到杭州,仍任第一中学校长。1914年钱均夫接到教育部任职之令,只身先行北上赴命。出发前,他们还在杭州大方伯照相馆拍了一张全家福留念。钱均夫抵京办完入职手续且安顿好之后,便写信告诉章兰娟可以携儿北上来京团聚。

1914年初夏,章兰娟母子二人由杭州乘坐火车前往上海,等待北上的轮船。在上海逗留之际,母子二人在一家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他们在天津登陆后乘坐火车抵达北京,一家人经过短暂分别后重新团聚。

钱均夫一家刚到北京时,借住在族叔钱承志家。钱均夫一家在钱承志家借住不久之后,便搬到北京的杭州会馆暂住。钱家暂住杭州会馆期间,结识了杭州会馆馆长夏循垲,且章兰娟与其夫人张时田成为好友,两人经常一起喝茶、聊天和打麻将,消磨时光。

夏循垲和张时田夫妇育有七个孩子,而且都已长大成人。其实,钱均夫和章兰娟婚后不久曾育有一个小孩,但不幸夭折,于是他们便提出将爱子钱学森寄居夏家,并称夏循垲夫妇为“干爹、干娘”。这段寄居生活大约有两年时间,平日里钱学森便与夏家几个孩子做玩伴。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在北京见到夏家儿子夏陆利,还称其为“二哥”。结束寄居生活后,钱家在口袋底胡同租下一处住所居住,并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时间。

母爱似水

钱均夫的学生黄萍孙描述过这样的场景,他说:“闻之章太夫人言,学森有手不释卷之癖,三餐亦不例外,夹菜除近箸处就之,他不与焉。母亲不时为之调动肴馔,俾其易口。” 黄萍孙:《一生正气与一颗红心——钱学森家世及其轶闻》,《新民晚报》1992年4月4日第6版。此言意在说明钱学森手不释卷的程度,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母亲章兰娟的细腻情感,母爱似水。

图1-8 1914年钱均夫北上任职之前在杭州拍摄的全家福

图1-9 1914年初夏章兰娟和钱学森北上时在上海的留影

图1-10 钱学森与母亲章兰娟的合影

钱学森自己曾回忆母亲对他的影响是“爱花草”,但显然母亲对他的影响绝不限于此。花草代表生态自然,象征生命张力。章兰娟培养钱学森“爱花草”的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儿子能够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完善人格和丰富情感。真是润物细无声!此外,还有一例足见母亲章兰娟的育儿智慧。钱学森说,在北京读小学时每到暑假之际,母亲便会要求他用毛笔描九个字:

庭前柳珍重待春風

这是有名的“九九消寒图”,据说是由咸丰皇帝的母亲创造的。由于这九个字均为九笔,于是章兰娟给钱学森布置了一项硬性任务,即每天端坐桌前描写一笔,描完正好81天,暑假最热的时候也就过去了。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让钱学森练习了毛笔字,而且在无形之中锻炼了他的耐心和毅力。这种意志力的训练和培养,在钱学森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基因作用”。

钱均夫在北京任职之际,因担任视学而经常出京,前往各省视察,家中事务均由章兰娟打理得井井有条。钱家在北京生活期间唯一不习惯的就是饮食,由于钱均夫和章兰娟都是南方人,他们初到北京不太习惯北方的面食,反而钱学森因为年纪尚小,经过一段时间便适应了北方面食。所以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家庭日常饮食仍以面食为主。

钱家在北京生活时,蒋百里也在北京任职。在此期间,章兰娟提出希望蒋百里将三女儿蒋英过继给他们做女儿,于是便有了钱学森和蒋英爱情故事的开端。不过,那个时候双方父母还不会想到钱学森和蒋英会走到一起。章兰娟当时的想法就是给钱学森找一个玩伴,儿子不至于养成孤僻和认生的性格。钱家在北京生活的这十五年,恰是钱学森的少年时光,青灯有味在此时。钱均夫和章兰娟还经常带着儿子游览古都风光,1993年钱学森曾在一份手稿中不无感怀地写道:

我从前在旧北京呆过15年,1955年回来后,在新北京也已38年了。在这前后53年中,曾无数次到中山公园北面筒子河旁的树荫下坐望紫禁城,看城上建筑,看那构筑别致的城上角楼,更有说不尽的滋味。

由此感受,我想到一件可以不但“把古都风貌夺回来”,而且可以增添古都风貌的事:在南长街、北长街街道东侧,从中山公园西北角,把现有的民房拆去;再在南池子、北池子街道西侧,从劳动人民文化宫东北角起,也把现有的民房拆去。在空出来的地段,多种些高大长青树,多种花卉,形成人民公园。北面岗子河北岸、景山前街南侧也多种些高大长青树。这样紫禁城四面都浸在公园中,朝阳夕照,风貌一定胜过旧时!

1929年钱学森考取交通大学之后,全家又南下搬回杭州居住。

1934年底,热心肠的章兰娟为居住在上海的一位友人之子介绍女朋友,专程从杭州乘坐火车去上海,在回杭州的列车上不幸感染伤寒,虽经医治却仍撒手人寰。当时,钱学森正在参加清华大学安排的专业实习,接到父亲发来的母亲重病的电报后,他立刻向清华大学写信请假回家看望母亲。青年丧母,对他无疑是沉重打击。

1935年,钱学森为母亲立好墓碑后才安心出国留学。出国时,他还将与母亲的合影珍藏在身边,在美国每当想起母亲时便会拿出来看,默默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1947年暑假钱学森从美国回国探亲,第一件事情就是陪同父亲回杭州为母亲扫墓。扫墓之际,钱学森还专门拍了母亲墓碑和周边风景的照片以作留念。


(1) 黄萍孙:《一生正气与一颗红心——钱学森家世及其轶闻》,《新民晚报》1992年4月4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