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特点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各区域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100]的经济增速均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保持平稳增长。从总量看,由东至西阶梯递减的特征仍较为明显;从增速看,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
一、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
“十二五”期间,我国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四大地区均保持了平稳增长,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有所扩大,但相对差距有所下降(如表3-1所示)。
表3-1 2011-2015年我国四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状况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均产出高居首位,具有显著的总量优势和效率优势,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趋于扩大。2015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均产出达到37.28万亿元和0.4亿元/平方公里。同期,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4.71万亿元、14.55万亿元和5.81万亿元,地均产出分别为0.14亿元/平方公里、0.02亿元/平方公里和0.07亿元/平方公里。与此同时,东部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中西部占比有所上升,东北地区有所下降。区域经济总量仍然呈现出由东至西阶梯递减的显著特征,但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趋于降低。
二、区域产业结构比例的差异
东部地区的发展优势逐渐由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总体上,该地区呈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特征。“十二五”期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趋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标志着服务业已成为东部占比最高的产业。如,2010年东部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为6.3:49.4:44.3,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45.4:48.8(具体如表3-2所示)。
表3-2 我国四大地区的三次产业比例
(单位:%)

中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呈现相似特征。首先,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第一产业也具有重要地位。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从发展趋势看,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如,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0:52.4:34.6调整为2014年的11.1:49.6:39.3;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1:50.0:36.9调整为2014年的11.9:47.4:40.7。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如2010年东北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0.6:52.5:36.9,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2:47.3:41.5。但是,总体仍呈现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的典型特征。
三、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我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高新、高端、高效的特征逐渐显现。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以装备制造、能源加工业、石油化工、矿产开发加工业、食品工业等为主导产业,产业发展水平仍与东部地区具有一定差距。从发展规模上看,东部地区一直居于首位,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以2014年为例,东部工业增加值高达14.1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50.9%,分别是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2.4倍、2.7倍和5.9倍(如表3-3所示)。
表3-3 我国四大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增速状况

“十二五”期间,受到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四大区域的工业发展增速均趋于放缓,普遍呈现增速回落态势。如,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1年的15.8%下降为2014年的4.8%;同期,中部地区由24.7%下降为2.5%,西部地区由25.5%下降为3.4%,东北地区由22.5%下降为1.0%。
四、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差异
东部是我国对外贸易最为发达的地区,这与地理区位、区域政策、产业基础等多重因素相关。“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始终高于80%,其他三大地区占比之和不超过20%。如,2014年东部地区该项占比为82.3%,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该项占比分别仅为5.7%、7.8%、4.2%(如表3-4所示)。
表3-4 我国四大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量的比重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速度逐渐超过东部地区,如表3-5所示。受此影响,中西部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总量的占比有所提高,分别从2011年的4.5%、5.0%上升为2014年的5.7%、7.8%。
表3-5 我国四大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