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85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及详解
电子科技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85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
1客体非对象化
2自在世界
3社会的政治结构
4客观辩证法
5真理
二、问答题(60分,每题l2分)
1简述哲学的基本派别其历史形态。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3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三、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论述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找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心主义。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材料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杜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材料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日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材料3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政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引发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触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回答:
(1)以上材料的共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阐述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10分)
参考答案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代码855)考研真题及标准答案
考试科目:85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
1客体非对象化
答: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在生产实践中,主体一方面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出改变着客体,同时也需要把一部分客体作为直接的生活资料加以消费,或者把物质工具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生命活动之中。这些都是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即客体主体化。实际上,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也是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2自在世界
答: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这一概念包含着两重含义:
①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着了,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的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
3社会的政治结构
答: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前一个系列是实体因素,后一个系列则是规章与准则。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结构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只是少数政治家,而与政治活动有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却是社会的全体成员。这就是政治的社会阶级(阶层)性和政治的社会普遍性原理。
4客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与发展。
5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一个认识论概念,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能够产生正确和错误两种不同的结果,即真理和谬误。
(2)真理的特性:事物的本性通过其特性体现出来。真理的特性在于其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和具体性。全面把握真理的特性,就是从整体上把握真理的本性。
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这是真理之所以为真理的首要条件。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主要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只是因为它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真理当中不能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
②关于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性的局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
③真理的具体性指的是具体的主观和客观在具体的条件和范围内的一致。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具体的真理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在人的认识中,应当尽可能地把握住对象的一切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这是达到真理的必要条件。但这种全面性并不在于一切方面和细节毫无遗漏的罗列,而在于它们的本质的综合,即把握对象一切方面的总和。
二、问答题(60分,每题l2分)
1简述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答: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表现为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是,他们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其严重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
(2)唯心主义有许多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看做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其代表人物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心外无物”)、英国的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
在当代,除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外,又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双峰对峙的两大哲学思潮。因此,在对哲学派别斗争的理解中,探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3)科学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当代科学发展极其广泛的技术应用,使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而“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只有用实证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哲学,才能使哲学变成“科学的哲学”。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和历史内涵,不能把科学主义混同于对科学的崇尚和倡导,更不能把科学主义混同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即“求真”的精神,是面对现实探索规律的精神,即“求实”的精神。把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主义”与人类为真理而斗争的“科学精神”区别开来,批判“科学主义”而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应有的基本态度。
(4)人本主义有三种含义:一是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二是指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指当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其中,存在主义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本主义。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
列宁确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给“物质”下了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①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特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所遇到的最普遍的关系、最基本的矛盾。正是从这个最普遍的关系、最基本的矛盾中,列宁深刻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各自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出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这同时又表明,意识只不过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不是像二元论所说的那样,可以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本原。
②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可以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当然,有些东西,如原子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等,是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人们可以通过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感知它们,通过人的理性思维去反映它们、把握它们。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③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不是作为一切事物的基础,不是作为物体性质的支撑者,而是对人们意识所反映的一切现象、事物、过程,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对于社会事物,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结果把历史过程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存在,以至于把人类历史变为所谓“精神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3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1)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2)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矛盾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3)二者在一定的场合下还可以相互转化。
总之,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因如下:
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首先通过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体现出来。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设施,任何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或精神生产都无法进行。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又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必然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其内容是: 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的统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特征之
5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和理性既是人的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又是认识运动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生动的直观是观念反映过程的第一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抽象的思维是观念反映过程的第二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认识的辩证运动表现为由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以及与此相应的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彼此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a.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从认识的内容和顺序上看,人们总是首先接触一个个事物的现象,得到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形成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认识的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为此,就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既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
三、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论述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
(2)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之间存在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斗争性意味着矛盾的相互排斥,甲方对乙方的排斥,必然引起乙方对甲方的排斥。正是对立面的相互排斥使它们处于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同一是包含差异和斗争的同一,斗争是同一基础上的斗争。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不为某种联系所规定,它们彼此间也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因而斗争也就无从谈起。
总之,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必须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同一,又在它们的同一中把握对立。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 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2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找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答:(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真理的两重属性或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发展过程。
(2)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它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无用”论。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材料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杜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材料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日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材料3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政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引发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触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回答:
(1)以上材料的共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以上材料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而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德的源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2)阐述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答: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以意识形态为内容的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形成,便同社会意识一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文化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文化结构有时会落后于经济结构,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有时又会预见到经济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不过,这只是相对的。旧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被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意识形态也只有在社会已经具备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
②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文化结构,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经济结构,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意识形态的思想因素和材料,“古为今用”;在形式上会继承既有的形式,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具体形式,“推陈出新”。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文化结构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及其可以追溯的历史线索,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③文化结构对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通过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来实现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①这种反作用表现在质上,就是它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的性质,即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表现在量上,就是它影响社会发展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等。这里,关键是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②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答: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二重性,即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培养着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造成了消极和落后的国民习性。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中保守的方面是社会进步的重负,所以社会进步必然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中保守方面的突破与革新;而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劳作和智慧,成为其发展的精神力量,所以一个民族的发展或复兴,必然包含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更不是奉行文化保守主义,而是立足于现代化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改造和创造性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