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第4章 信息技术教学前期分析

4.1 考纲解读

1.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1)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2)具有分析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1)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学习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

(2)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技能,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4.2 核心讲义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

(一)教学设计定义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要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

(二)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二、学习需要分析

(一)学习需要的定义

1.定义

学习需要是指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或应该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目前的状况是指学习者群体在能力素质方面已达到的水平,期望的状况或应该达到的状况是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

2.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

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是对学习需要进行分析,以系统的方式找出“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异,即明确进行教学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回答“为何教”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活动提供最基本的信息。

(二)学习需要分析的含义

学习需要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核心是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工作:

1.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存在问题的性质,以判断教学系统设计是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

3.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

(三)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

1.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由学习者所在组织机构内部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或培训目标)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或工作)现状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1)定义:根据社会(或职业)的需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习者的学习现状,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2)特点:以社会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准则和价值尺度去揭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教育、教学目标。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是对机构内部目标合理性进行检验的有效方法。

(四)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

1.规划

包括确定分析对象、选择分析方法(如内部参照法或外部参照法)、确定收集数据的技术(包括问卷调查表、评估量表、座谈、测试、观察等)、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

2.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样本的大小和结构。样本必须是每一类对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此外,收集数据还应包括日程的安排以及分发、收集问卷等工作。

3.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进行分析,并根据经济价值、影响、某种顺序量表、呈现的频数、时间顺序等对分析的结果予以优化选择和排列。

4.写出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应该包括四个部分:概括分析研究的目的;概括地描述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的参与者;用表格或简单的描述说明分析的结果;以数据为基础,提出主要建议。

三、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

(一)学习者一般特征定义

学习者一般特征指学习者的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对学习产生影响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特点。

(二)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1.思维能力方面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相对优势,但思维过程中需要直观形象或经验的支持,属于经验型逻辑思维。

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有时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辩证思维还有待发展。

2.观察能力方面

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有所增强,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仍然容易受到新奇事物刺激的干扰。

3.记忆力方面

形象记忆仍起作用,但逐步向抽象逻辑记忆发展。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已得到加强,但有时仍受情绪的影响,感兴趣的事物会记得更牢。

记忆的方法比较灵活多样,能够根据事物内部联系、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

(三)初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1.道德方面

初中生的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够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的伦理性原则,并能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自我控制力不强,经常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行为。

2.自我意识方面

初中生开始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尝试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认识的对象,开始构建理想的自我。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趋向稳定状态。

初中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相对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3.社会关系方面

初中生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同增强,比较在意同伴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对成人则更多地表现为反抗和抵触。

(四)分析学习者的方法

分析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查阅学习者的人事或学习档案等。

四、学习风格分析

(一)学习风格的定义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二)学习风格的分析

1.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

(1)生理因素

视觉型学习者习惯通过视觉通道接受学习材料,善于观察,喜欢通过视觉媒体提供的图像进行学习,在视觉记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听觉型学习者习惯通过听觉接受学习材料,对语言、音乐的接受能力较强。

动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做、触摸直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能够自己动手操作的学习和认知活动感兴趣,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喜欢身体的参与。

(2)心理因素

认知方面涉及辨别、归类、信息加工、分析与综合、记忆过程中的趋同与趋异、沉思与冲动。

情感方面涉及学习者的自觉性、学习动机、成就动机、控制点、抱负水准、焦虑水平等。

意动方面涉及学习者的坚持性、言语表达、冒险与谨慎、动手操作等。

(3)社会因素

学习者对独立学习或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需求在学习风格上的表现。

(4)环境因素

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对光线、声音、温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2.教学策略的选用

(1)匹配策略是针对学习者的长处与偏爱,采取有利于发挥学习者优势的方式方法匹配学习活动,如果学生属动觉型,就应为其创造较多动手的机会和同学一起合作学习。

(2)针对学习者的短处,采取有意识的失配策略加以弥补,这种做法在开始时会使学习者排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进度,但它的特殊功效有利于改进学习者在学习方式或技能上的欠缺与不足,最终能促使学习者得到发展。

(3)匹配策略与失配策略的交替使用使学习者通过采取“扬长补短”的措施全面发展。

(三)测定学习风格的方法

1.观察法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来确定。

2.问卷法

按照学习风格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调查量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填写。

3.征答法

让学生自己来陈述自己的学习风格。

五、初始能力分析

(一)初始能力的定义

初始能力是学习者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态度。

(二)初始能力的分析

1.初始能力分析的内容

(1)对预备技能的分析

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它们是学习新知识内容的基础。

(2)对目标技能的分析

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的技能。

(3)对学习态度分析

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否存在偏爱和误解、有无兴趣、有没有畏难情绪等都是学习态度分析的内容。

2.初始能力分析的方法

(1)预备技能的分析方法

最常采用的是预测,可先在学习内容分析结果图上设定一个起点,把起点以下的知识与技能作为预备技能,并以此为依据编写测试题,测试学习者对预备技能的掌握情况。

(2)学习态度的分析方法

对态度的测量有问卷、采访、面试、观察、谈话等多种方法。

谈话法就是通过与学生、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谈话,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的方法。

观察法则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谈举止了解学习态度的方法。

(3)目标技能的分析方法

可以采用“一般性了解”的方法,也可以将“一般性了解”和“预测”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一般性了解”:教师在开始上新课之前,通过分析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查阅考试成绩或与学生、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谈话等方式,获得学生掌握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一种方法。

“预测”:在一般性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专门的测试题,测定学生掌握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一种方法。与一般性了解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准确。

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分析知识点

1.知识点

教材内容有一定的结构体系,对一本教材的内容,通常可划分为章、节、目、点等不同层次。因此对选定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组织和安排时,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课程、单元和知识点等层次。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技能,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是对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或被广泛常用的内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知识或技能。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教学内容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内容,或教师难以处理的内容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凡是涉及较多基础知识、论证方法复杂或抽象层次较高的知识内容,就不容易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安排内容顺序

一般情况下,在一门课程中,各教学内容之间的顺序有三种形式。

1.并列型结构

各单元相对独立,各单元在顺序上可以互换位置,先学习哪一单元或后学习哪一单元都可以。

2.顺序型结构

各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顺序是固定的,前一单元的学习将构成后一单元的基础。

3.综合型结构

兼有并列型和顺序型特点。

七、教学内容的分类

(一)广义的知识分类

广义的知识分类可将知识分为两大类和三亚类,两大类即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亚类是将陈述性知识划为一类,另外在程序性知识中再划分出一类特殊的,即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

定义:陈述性知识又称语义性知识或言语信息,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本质:陈述性知识的本质是外界输入的信息在人脑中形成命题(或意义)的网络。命题及命题网络被认为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最主要形式。

2.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指一套操作程序,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完成各种操作步骤来表现,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获得。

3.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感知、如何记忆、如何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即有关学习策略或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以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对学习结果进行五种分析,从而对应五种教学内容类别。

1.言语信息

定义

言语信息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陈述出来。所陈述的信息是基于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句子(或命题),是被言语化了的,所以称“言语信息”。

作用

它是其它类型的学习结果习得的基础,对应了广义知识分类中的陈述性知识。

2.智力技能

(1)定义: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形成过程:智力技能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较简单的是辨别技能,进一步是形成概念,在形成概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规则。智力技能的最高形式是高级规则的获得,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

(3)区别:言语信息的学习是从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智力技能的发展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3.认知策略

(1)定义: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

(2)区别: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

4.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动作技能最显著的特征是可以通过练习而改进。但这种练习不适用于智力技能、言语信息和态度等的学习。

5.态度

(1)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是个体对人、事物及活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2)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方面的内容。

(3)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是通过学生个体的行为观察、测量、调查等推论出来的,并不是其行为本身。

(三)我国教学实践中的分类。

1.事实类内容

事实类内容指一些术语,如姓名、时间、地点,可以确定的事件名称等;还包括言语符号信息,如逻辑符号、文字符号、数学符号等。相当于广义知识分类中的陈述性知识。这是最为简单的一类教学内容,是学习其他类别内容的基础。

2.概念类内容

概念类内容指用来表征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的属性及名称的名词。这类内容是学科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3.技能类内容

(1)技能类内容指各种心智的或身体的行动以及对观念、事物和人所做出的反应,包括了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两大类内容。

(2)学习者在习得了某一技能内容之后,以行为的协调、连贯、迅速为表现方式。

(3)它和知识的重要区别在于知识带有“有或无”的性质,技能则是随经验和练习得以培养的。

4.原理类内容

原理类内容指将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指导行动或解释变化的规则。

(1)自然原理是处理周围环境中各要素关系的原则,是可以观察到的各种规律。

(2)行动原理是制约主体行为的规则,是指人们拥有对特定的情境作出适当的行动或反应的知识,可用来指导在问题解决情境中的行为。

(3)规则可以组合为相关的事实系统、概念系统、规则系统。规则系统指的是离散的事实、概念。它反映了概念间的关系,还可以是专门化的理论和假设。

5.问题解决类内容

问题解决类内容指的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索去探究问题答案的一类教学内容。它是最复杂的教学内容,是高级思维学习的内容。

八、教学内容的分析方法

(一)归类分析法

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点。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言语信息类内容,分析的结果可用树形图表示。

(二)层级分析法

1.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它揭示的是为达到教学目标,一级一级向下分析,到最基础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

2.层级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分析智力技能类内容,分析的结果可用层次图表示。由于智力技能的学习带有明显的层级关系,因此在层级分析中,各层次的知识点有不同的难度等级。

(三)信息加工分析法

1.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它是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点行为——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以揭示顺利完成该目标所具有的外显行为和内部心理状态的过程。

2.信息加工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智力技能类与动作技能类内容,分析的结果可用流程图表示。

(四)图解分析法

1.图解分析法是利用直观的图表形式来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类教学内容的分析。

2.图解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括教学内容的一套图表或符号。

第5章 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确定

5.1 考纲解读

1.领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

2.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5.2 核心讲义

一、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一)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1)识记

识记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2)领会

领会是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通过以下三种形式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

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解释。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

推断。预测发展的趋势。

(3)运用

运用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

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的组织结构的认识。

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5)综合

综合是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6)评价

评价是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2.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辛普森等人提出了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层次。

(1)感知

感知是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了解某动作技能的有关知识、性质、功能等。

(2)准备

准备是指对固定动作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

(3)有指导的反应

有指导的反应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通过教师评价或一套适当的标准可判断操作的适当性。

(4)机械动作

机械动作是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习惯,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涉及各种形式的操作技能,但动作模式并不复杂。

(5)复杂的外显反应

复杂的外显反应是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操作。操作的熟练性以精确、迅速、连贯协调和轻松稳定为指标。

(6)适应

适应是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习者能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设施或满足具体情境的需要。

(7)创新

创新是指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合具体情境。有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才能进行创新。

3.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接受或注意

接受或注意是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

(2)反应

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

学习的结果包括默认、愿意反应和满意的反应。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定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3)评价

评价是指学习者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评判。它包括接受或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做出奉献。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所涉及的行为表现出一致性和稳定性,与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类似。

(4)组织

组织是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性。各种价值被置于一个内在和谐的构架之中,并形成一定的体系。个人言行受该价值体系的支配,观念、信仰和态度等融为一体,最终的表现是个人世界观的形成。

(二)三维目标体系

1.知识与技能目标(第一维)

(1)知识目标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2)技能目标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维)

(1)过程目标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2)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三维)

(1)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情绪、热情、兴趣、动机、求知欲和道德体验及美的体验。

(2)态度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3)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行为目标的设计

1.行为目标的编写方法

(1)定义: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

(2)构成:行为目标的编写方法是由马杰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标准(degree)三个基本要素。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应加上对教学对象(audience)的描述。为此人们把编写行为目标的方法称作ABCD结构模式或ABCD方法。

(3)用ABCD结构模式编写学习目标的步骤

陈述教学对象(行为主体)

陈述行为活动

陈述行为条件

陈述行为标准

(二)设计行为目标的优点与局限性

1.设计行为目标的优点

(1)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2)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指标

(3)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4)教学目标有利于交流和沟通

2.设计行为目标的局限性

(1)行为目标的撰写较机械、琐碎。

(2)行为目标通常反映的是较简单、低层次的学习内容,有些内容的学习过程无法以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很难用行为目标进行设计。

(3)行为目标的罗列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科的知识结构。

(4)在教学之前,先明确提出具体的目标有悖于发现学习。

(二)内外结合的目标设计

诺曼·格朗伦于1972年提出了一种将学生内部认知过程和外部行为结合起来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即总体目标——具体行为的方法。

1.总体目标是先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表述概括性学习目标,以反映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

2.具体行为侧重描述学生达到目标时的具体行为,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达到总体目标时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例子,是我们评价总体目标是否实现的证据。

3.内外结合的目标设计方法强调列举出能力方面的样例,既避免了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及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变化的缺点,也克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目标的含糊性。

(三)三维目标的编写

1.设计三维目标的原则

(1)目标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

(2)目标要问题化而非结论化

(3)目标要操作化

(4)目标要过程化

(5)目标要有序化

(6)目标要一体化

2.三维目标的描述类型

(1)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

即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能增加、删除、选择、修改图层”、“能画出计算机网络组织结构图”等。

(2)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主要应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也可用于“过程与方法”维度。

3.三维目标编写常用行为动词

(1)用于表述知识水平的行为动词

了解:知道、说出、背诵、复述、描述、列举、熟悉……

理解:解释、阐明、比较、区别、概括、判断、检索、识别、调查……

迁移应用:使用、设计、总结、证明、评价、分析、探讨、发现、归纳、判断……

(2)用于表述技能水平的行为动词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类推、编写、演示、调试……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

熟练操作:熟练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创作、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触类旁通……

(3)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经历、感受、参与、参加、讨论、交流、访问、考察……

反映(认同):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反对、欣赏、关心、珍惜……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建立、坚持、追求、确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

4.三维目标体系的编写方法

(1)行为目标设计的形式

知识与技能

a.解释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的必要性;

b.列举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的方法;

c.辨别信息的价值、来源及时效性。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的过程,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学生能够权衡网络和日常生活中信息的利弊;

b.对信息形成较强的辨别能力,能做出正常判断,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2)内外结合目标设计的形式

知识与技能

a.理解信息价值判断的原因(内部心理);

b.列举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的意义,举例说明学习本节内容的必要性(外在行为);

c.知道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内部心理);

e.说出信息价值判断的三种主要方法(外在行为);

f.评价信息的价值与真伪(内部心理);

g.指出并能判断真假信息(外在行为)。

过程与方法

a.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的过程,感受鉴别与评价信息的方法(内部心理)。

b.观看视频案例提供的信息,参与鉴别、评价信息真伪的讨论过程,总结鉴别与评价的方法(外在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抵制不良信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内部心理);

b.针对网上的黄色流毒、暴力、造假等信息,分析它们在哪些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及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外在行为)。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互关联

通过二维模型可以直观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二维层次模型共有15种关系,每一个小格均为内容和目标的结合体,说明了每一类内容应达到的目标层次:

1.事实类内容应达到知道的目标层次;

2.概念类内容应达到理解的层次;

3.技能类内容则要达到应用的层次;

4.原理类内容应达到分析的层次;

5.问题解决类内容应达到综合评价的层次。

(三)二维层次模型是阶梯式的递进关系,说明学习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二维层次模型直观地显示了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