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心悸治例
肝郁气滞
陈某,女,27岁。
1976年7月13日初诊:两个月前,始觉胸闷,心悸易惊,旋即时觉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情绪紧张则易发作,并伴周身乏力、头晕、肢颤,有时汗出较多,四肢觉凉。舌质淡、苔薄黄而腻,脉象细数。心电图检查:T波倒置,心得安试验阳性,其他检查正常。诊断为心神经官能症,经服心得安、谷维素等西药及温胆汤、归脾汤等方剂效果不显。细审脉症,此乃肝郁气滞,血行不畅,以致心神不宁,治拟疏肝解郁、重镇心神。
处方:旋覆花10克 车前子10克(包) 郁金10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党参10克 橘皮5克 佛手6克 炙甘草3克 珍珠母30克(先煎) 龙齿30克(先煎)。
服上方20剂,心悸未发,心前区闷痛亦减,唯神疲、头昏仍存,纳差,宗原方,加谷麦芽各30克。上方又服20剂,精神转佳,心悸、自汗、乏力诸症均退,食欲增加,但睡眠较差,心电图检查正常,守上方,加养血安神之品以巩固疗效。随访年余,症情基本稳定。
西医的心神经官能症,是常见的心血管功能失调疾患,据其临床表现,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肝心两经的病变。从本案症情来看,主要侧重于肝,因肝主疏泄,条达气机,肝藏血,对人体血液循环有调节作用。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故头晕、肢颤、心悸等症频作;血汗同源,汗乃心之液,心虚则汗出较多,血虚则气亦虚,故见气短心悸、汗多肢冷等症。用药宜侧重柔肝解郁,佐以重镇心神,方中以陈皮、郁金、佛手、旋覆花疏肝理气,使气机条畅;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珍珠母、龙齿重镇肝阳以安心神;又用党参、炙甘草益气以生血;车前子引郁热以下行,故药后收效较好。前治用归脾、温胆诸方之所以效果不显者,是因为未曾注意肝郁气滞这一病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