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大制片厂制度——大环境与前提

制片厂制度是好莱坞影片流水线生产的基础,也是好莱坞电影产业体系发展完善过程中的集大成者。大制片厂的出现和大制片厂时代的开始奠定了好莱坞电影机制趋于体系化和系统化的基础。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也明确了为一个确立的市场系统化生产影片的需要。早在1913年,托马斯·哈伯·英斯就建立了类似工厂流水线的制片生产模式。同年卡尔·莱默尔建立的环球影城便是美国历史的第一座大制片厂,也更是标志着电影制作方式的转变——电影的制作从小作坊时代跨入工业化生产时代,随之改变的是电影的地位。大制片厂建立之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电影的长度增加了,艺术质量也得以提高,放映的场所开始由廉价的镍币剧院向较为高档的电影院转移,电影不再是杂耍艺术,也不再是下层贫民的消遣,而被纳入了中产阶级的娱乐范围。随着地位的提高,电影业的发展便如日中天,有了庞大的资金注入和资源整合,推动了大兼并、大垄断时代的到来,这便是大制片厂时代的开始。1916年普莱耶·拉斯基影片公司与派拉蒙电影发行公司合并,阿道夫·楚柯尔就任新公司总经理,这一事件标志着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已逐步成型。

大制片厂制度的纵向和联合垄断机制使得电影业内的资源被重新整合、进而合理分配,进入有系统的流水线工作。不同的工种各司其职,而制片人成为主宰。他们将题材选定、剧本写作、导演设计乃至影片摄制和剪辑的所有大权独揽怀中,从而让影片制作有条不紊地按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电影生产制作权在制片人控制下的同时,所有人员都只是电影产品制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没有任何人可以声称对影片拥有唯一署名权,只有制片人才是影片的主人,从导演到演员都仅仅是以周或者小时来计算薪水的雇员。在电影制作中,导演的风格往往消融于制片厂的风格之中,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能。制片人可以发现和占有明星,可以为自己的明星大作宣传广告,使其成为普通民众崇拜的偶像。吹捧明星甚至成为制片人工作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使公司赚得票房、获得利益。

在制片人的主导下,电影的运作流程进行了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制片被分为三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前期制作),由编剧部门按照制片人所选择的故事写出文学剧本,导演部门写分镜头剧本,并送制片人审核。②拍摄阶段,导演在制片人的监督下执行制作。③组合阶段(后期制作),此阶段由剪辑师完成。

制片厂强调的是集体的智慧和细密的分工,个人的作用被消解在集体的合作之中。一部影片从编剧开始到拍摄完成,集中了许多人的智慧。编剧部门分为提出意图、结构主要情节、添加次要情节、写对话、加噱头等各个专门部分,由各种专家主持其事。往往一个题材会被交给两名编剧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去编写剧本,完稿后又交给第三个编剧去取长补短,形成正式剧本。导演部门分为主要导演和专门负责各种类型场面(如战争场面、歌舞场面、竞技场面或其他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场面)的助理导演。演员被分成许多类型,专门扮演各种定型人物。摄影、录音、道具、服装部门也都是分工精细。制片厂内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同一架不停运转的工业传送带,每人只是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最后“装配”完成一件工业成品。

这样的制片厂体系保证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在最大程度上被发挥,影片的制作绝对以收回投资、获取盈利为前提,将电影制作看成为一项商品制作过程,以及之后的商品销售过程,这就是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核心。也正是在这大制片厂制度的基础上,好莱坞电影运作流程细分为制片机制、发行机制、放映机制和营销策划机制,环环相扣、合作无间,共同缔造商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