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学说的医学目的
【原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提要】讨论阴阳的目的在于治病求本,这一思想也是全篇的主题。
【讲解】宇宙处在永恒的、无穷的变化之中,这是宇宙最基本的规律,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是说阴阳对立统一运动主宰着宇宙的变化。张介宾对此的解释是,阴阳是对事物一分为二的认识方法,“一分为二”这个思想,在医学家中是张介宾首先提出来的。“一”是太极,从“太极”化分出“阴阳”,就有了“天”与“地”,此即一分为二。古人认为宇宙是从“无”到“有”,即从“无极”而“太极”。“无极”无阴阳之分,是混沌的,“太极”就有了阴、阳,即所谓“一分而二”。
怎样区分阴、阳呢?张介宾在《类经》中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以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来划分阴阳的,所以有“阳”主动“阴”主静的概念。这里需要明确一点,古人所谓的“静”是与“动”相对而言的,“静”不能理解为“不动”;“动”是一种运动形式,“静”也是一种运动形式。即使是宋代大批的唯心论者、理学家们,也都是这样解释“静”和“动”的。
阴阳不仅是“天地之道”,还是“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万物是纷杂无穷的,但可以找出个提纲性的、核心的东西来,这就是“纲纪”的意思。“阴阳”为万物之纲纪,是认识万物的总纲。文章中讨论了很多复杂事物的阴阳属性和变化,都是在发挥“万物之纲纪”这句话,大家把通篇学完就知道“万物之纲纪”的深刻含义了。“变化之父母”,是对“万物之纲纪”的进一步解释。所谓“变化”是说事物的发展、运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对“变化”的解释是“物生为之化,物极为之变”,事物之生、事物之极的原动力就是阴阳的运动,即阴阳就像繁衍后代的父母一样,是万物生生化化的源泉。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对阴阳如何变化所作的进一步分析,天地万物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杀”字应该读作“衰”,也作“衰”字解,“生杀”即“盛衰”之意;“本始”还是指阴阳运动这个源头。阳来则生,阳去则死,这是古人的认识,生死也是事物运动的现象。如“冬至一阳生”,冬至节气以后阳气逐渐上升,逐步发展到春、夏;“夏至则阴生”,夏至节气以后阴气逐渐多阳气逐渐少,逐步发展到秋、冬,直到“冬至”再循环,这是从自然界可以观察到的“生杀”变化规律,人体也有“生杀”的变化。“神明之府也”,有些人引用文献时只引到“生杀之本始”,不敢引用“神明”二字,这很无知。什么是“神明”?《易经》讲“变化不测之为神明”,这是很科学的概念。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等万物“生杀”变化的现象就是“神明”的具体表现,不见其所养而物自长,不见其所害而物自藏,这是古人对“神明”的具体描述。“府”是指事物所在、变化所在、神明所在,在什么地方呢?在“阴阳”,即神明之府在“阴阳”。
文献从“天地之道”一直到“神明之府”是从大环境看阴阳变化,从宇宙、自然界切入研究阴阳,目的何在?目的在“治病必求于本”,治病要分析病之属阴、属阳,用药才能知道是要用阴性药还是要用阳性药,“本”是病的本质、病的根源。治病要辨阴阳:病有表证、里证,表证为阳,里证为阴;病有寒证、热证,热证为阳,寒证为阴;病有虚证、实证,实证为阳,虚证为阴;病有在腑、在脏,在腑为阳,在脏为阴;病有在气、在血,在气为阳,在血为阴。所以治病要把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脏腑等等的阴阳问题搞清楚。六淫邪气也要分阴阳:“热”是阳邪,“寒”是阴邪,“风”是阳邪,“燥”是阴邪,“暑”是阳邪,“湿”是阴邪。总之辨病因、病证、病机,都要用到阴阳这个概念。最近我看到一个材料,是美国研究针灸的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医学的阴阳问题,是从力学、分子学角度来谈的,这说明国外有人对中国的阴阳学说感兴趣。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主要是解释自然界无形之阴阳,静、躁、生、长、杀、藏等都是抽象的表述。如“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从自然四季来讲,也可说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生”即“阳生”大家容易理解,“阴长”即“夏长”,这如何理解呢?这就要从阴阳之中又分阴阳来理解。如上半年为阳,下半年为阴;在上半年中,春为阳,夏为阴;在下半年中,秋为阳,冬为阴。夏之阴,是以阳在外而阴在内为特点;秋之阳,是以阳气逐渐下降为特点。阴阳之中再分阴阳,这种可分性说明阴阳两个方面不是绝对的,阴阳也都是相对而言的。
“阳化气,阴成形”是从无形变为有形,这是事物发展运动的一种趋势。“阳化气”,不能直接观察到;“阴成形”,可以观察到。“阳”之所以化“气”,是因为“阳”主“动”,阳动而散,所以化气;“阴”之所以成“形”,是因为“阴”主“静”,阴静而凝,所以成形。如前面说的“积阳为天”就是阳化气的结果,“积阴为地”就是阴成形的结果。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这是说有形之阴阳的运动。寒热、清浊是可以观察到的,仍然属于阴阳的运动方式。“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在说事物是可以转化的。大家学过辩证法,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极”就是条件,“寒”不到“极”不可能转化为“热”,“热”不到“极”不可能转化为“寒”,即物极必反。“寒气生浊,热气生清”,这里的“清”“浊”不能简单化理解,不能理解为“清”是清洁“浊”是不清洁。前面提到了阴主静,寒属阴,阴静而凝,这一特性决定阴气重浊。《内经》中有很多“浊”都是“重浊”的意思,即重浊稠厚的意思,与“清”相对。具体到人体,“血”是稠厚的,“精液”是稠厚的,这都属于“浊”的范畴;所谓“寒气生浊”,因为寒属阴,阴静而凝,所化生的物质是稠厚而重浊的。所谓“热气生清”,是因为热气主动、主散,所以化生的物质是清轻上升的,这里的“清”有清静的意思。
前面讲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静阳躁等,这些都是阴阳运动的正常状态。而“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这是说阴阳运动受到破坏的情况,属“阴阳反作”,是阴阳非正常的运动。具体到人体,就会出现病变表现。“清气在下”为什么会“生飧泄”?清气属阳气,阳气理应上升、升散,阳不能升散而沉降于下,即阳气不能升举,阳气陷下,清浊不分,失去阳化气的功能,就出现临床清气下陷证,症见腹泻、肠鸣等表现,所以要用“补中益气汤”来升清,在用黄芪、党参的基础上,用升麻、柴胡来升清,这往往是阳气虚弱造成的。与此相反,重浊阴寒之气在上,就是阴盛,阴盛而阳不能抵,不能运化盛阴,于是产生胀。这两种“阴阳反作”的现象,都属于阴盛阳衰的范畴,只是表现不同而已。文献在这里例举飧泄和胀发生的原因,来说明阴阳如果失去相对的平衡,即“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根据本节提出的“治病求本”的精神,这清气在下的飧泄和浊气在上的胀,其本何求?这个本在于“阳衰”,即病在“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