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永炎篇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传承是中医药学学科发展的基石

传承是中医传递思想、方法、技能的重要形式,通过传承使中医学术绵延相续,承前启后,生生不息。中医学术传承历史悠久。《礼记·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即有传承之意。
1.读经典做临床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
“读经典做临床”是王永炎教授针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提出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后又逐渐完善为“读经典、做临床、参名师、悟妙道”,提出十年来已经成为行业内公认的临床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历代名医,大凡成为中医大家者,无一不娴熟经典,并通过临床实践灵活运用而创立新说,推动学术的发展。孙思邈尝谓:“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张仲景、王叔和等诸部经方”。读经典的作用大概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掌握历代医家的诊疗经验。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特色鲜明的医学科学,其理论体系的建构,主要来自于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从经验归纳总结所形成的理论,或者是对经验的约定性说明,或者只是经验的替代工具,是对一组经验现象的捆绑,反映了中医经验医学的特色。因此,对前人经验的吸取以及自己临床经验的积累,也就成了提高临床医生技能的必由之路!另一种作用则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医临床思维。近现代以来,中医药理论分化与新的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医药理论也逐步从经典著作中分化、独立出来,但中医思维方法的研究则严重滞后,而中医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思维方法。因此,通过读经典可以达到训练中医思维方法的目的。大概正由于此,人们常常将读经典与感悟、悟道相联系。与很多青年中医讨论为何阅读经典,也认为现代中医临床各科已经基本归纳了各类疾病的常用治法及方药,读经典更多的是为了体会其中医临床诊治思维。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中医也好,西医也好,都需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水平。历代医学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精湛医术都是其寻求古训、立足临床的结果。《褚氏遗书》中说“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这里“博涉”、“多诊”、“屡用”,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作用。王永炎教授认为悟性主要体现在联系临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辩的能力,破解疑难病例获取疗效。第一是熟读一本临证案头书,诸如《医家四要》《笔花医镜》《医学心悟》《医宗必读》等可以任选,作为读经典医籍研修晋阶保底的基本功。第二是诊疗环境,建议城市与乡村、医院与诊所、病房与门诊可以兼顾,总以多临证多研讨为主。若参师三五位以上,年诊千例以上,必有上乘学问。第三是求真务实。“读经典做临床”关键在“做”字上苦下功夫,敢于置疑而后验证、诠释,进而创新,务必活学活用,最可贵的是取得鲜活的临床经验。“经验”是感知,距理性思考还远,然而第一手感性的知识至关重要。
家传、师授、学派的继承与太医院的教习,曾是历代培育名医的门径。在延续西方模式多年的中医高等教育体制下,师承教育又重新回到中医教育体制中。读经典、做临床、参名师,方能培养能使其明于医道而谓的“明医”。导师强调的“庭训”、“尊师重教的养成教育”、“背诵经典”、“临证”乃成为明医的重要途径。参名师是提速成为明医的有效方式,这种“随师侍诊”、“耳提面命”、“衣钵相传”的方式,最能让弟子切身领悟导师的学术真谛,直接承受导师的临证经验,将所读经典与临证实践有效结合。有文章将名师独特的作用具体可以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①展示高超医技,树立中医信念。②指导经典学习,熏陶求是作风。如朱良春教授曾从师于近代大家章次公,章师学识渊博,理论精深,所倡导的“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革新精神,求实的治学主张,精切的辨证功夫,独到的用药经验,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③展示临证过程,切入临床实际。张琪教授说道:“徒弟跟随老师临证,学成就能独立看病,而且疗效较好。”④沟通理论实践,破解关键疑惑。章真如教授认为:“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往往一语茅塞顿开。因此,若每日虽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名师的指点,学习上往往会走许多弯路,难获得成功。无师自通者,寥如晨星。拜师学艺无疑是一条捷径。朱良春教授认为自己受到名师指导,得益匪浅。因在实习阶段就拜章先生为师,跟随临证抄方,遇到关键性的环节时,章师每每提醒一下,启迪是深刻的,获益是最大的。那么,是不是经过读经典、勤临床、参名师就一定能成为名医呢?“明医”能否成为“名医”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悟妙道”。这里的妙道指的不仅是中医的医术,还有中医的思维、学理,甚至包括中医医德,能够融汇新知、创立新说者。只有达到悟妙道的境界,才能成为一代大医。
“读经典、做临床、参名师、悟妙道”是培养临床名家的重要途径。
2.回归学术本位,培育中医创新人才
进入21世纪,全球关注的高等教育改革已朝向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培养并重的方向迈进。鉴于我国目前正处在从人力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回首2005年钱学森先生辞世前,感慨地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钱老对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深刻命题。适应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各行业各学科都要思考并作出回答。联系中医药学学科晚近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医从求生存向谋发展过渡,急切期待着领军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能够落到实处。为此从人才培养的理念到措施都需要进行认真的研讨。
(1)坚持理性思考,明晰历史隐忧
1)培养与运用理性思考:科学研究应坚持理性思考。理性思考主要是逻辑思维模式,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能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也就是说理性思考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不仅要在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上能够坚持理性思考,对待学术环境、学术背景同样需要能够坚持理性思考,能够正确分析和对待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冲突等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当今,很多中青年科学家及学科带头人是双肩挑干部,如此尤其要坚持理性,能正确对待文化冲突。对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从哲学、史学、文化多视角进行诠释,坚持自己对当前形势和周边事物的独立见解,朝向懂政治、学经济、做学问的复合型人才迈进。
回顾历史,我们需要理性分析三千年以降、三百年以上作为大国强国在科技与教育具备强势的支撑,及至后三百年的衰败与复兴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什么近现代出现了衰落?为什么近代科学不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间产生,而只在欧洲发展起来?显然,近三百年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尤其是清代闭关锁国抑制了中国早期工商业的发展,使近代科技的形成与发展失去了基本的土壤与条件。如儒学思想虽然强调“忠”、“孝”伦理、三纲五常的法统,但其本质还是为维护君主封建统治的,使中国大一统的封建统治延续了两千多年而没有根本改变。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认识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其特有的文化形态。正确把握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历史背景,正确把握中国学术发展的现实与未来的愿景是十分重要的。
2)理性分析中医药发展趋势:作为中医学人,要能够从哲学、史学、医学角度理性分析中医药学的发展和趋势。缘起工业文明追求的是精准的对象,将灵与肉做二元分析,至今已开始认真的反思;国学国医主张农耕文明弘扬的自然混沌,是天、地、人一体,形与神俱的一元论,现在已经成为一股复兴的思潮。王永炎教授倡导的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渐为医学界同道接受。现在是西学东渐、东学西渐并行的一个时期,既要注重东学和西学的分歧所在,又要探寻两者整合的切入点。从生物医药领域来看,健康医学、转化医学、个体化医学都是整体观的体现。人们开始重视中医学的原创思维,但仅仅从理念层面去认识是不够的,原创思维的主旨就是形象思维,称为唯象学说,主张象与体的结合。研讨形象思维就必须把握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辩证关系。对唯心史观的学习要补课,既要克服玄学的悖论,又要坚持批判地继承。中医有文化,而中医非文化。将中医学定位在生物医药领域,是以健康与防治疾病为核心,然而中医学也是与人文科学融汇最好的生命科学,要把握好这种辩证关系。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社会的动荡形成了一个怪圈,极左的或极右的思想常常易于占上风,中间的往往沉寂。而极左或极右的思潮大多都是非理性的,而恰恰“中和”的形态代表了社会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常态。所以,应提倡淡定修身,提倡中和、中庸、中道。中庸、中道不是很多人理解的老好人、平庸,不是折中的意思,而是修为符合现实、顺应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因此,要克服极左、极右思潮的影响。科学家要坚持理性,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才能够发现真理,为学术繁荣与学科建设多做有益的工作。
(2)克服体制弊病,选才彰显任贤
1)创新教育与科研体制机制:全球问责大学社会适应性差、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而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远比全球严重得多。中国教育在近30年发展得相当快,但在最重要的任务即培养杰出的领军人才方面却少有建树。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学生发展自我的特色。追求高分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然而,在中小学教育中,更多的孩子感受的是“教育即应试”。梦想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在疲于应试的奔跑与喘息中,我们的孩子还会有梦想吗?教育过于追求公平,实际上,公平是相对的,公平的相对性有其可操作性的一面,也有越其常规不公平操作的一面。对于高校招生自主权很多学校领导不要也不敢要,我们呼唤了教育改革这么多年,然而举步维艰。显然首先要克服教育体制、机制的弊病。
科学研究过分追求热门,以需求引领下的招投标必导致急功近利。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要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科学研究更多的应该鼓励自由探索。急功近利使得科学家难以静心思考,很难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持续深入地研究,当前多数学者都是按照招标指南设计课题,课题组长忙着寻找经费维护团队的生存。晚近,科研院所有了自主选题,由于青年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的锻炼,多数按照领导和老师的思路去做,而没有发挥好自主选题培育创新人才的作用。所以,功利科研与应试教育一样都是体制的弊病。
苹果CEO乔布斯去世了,他留给世界最为宝贵的就是持久不衰的创新精神。如果乔布斯不来到美国,而是一直在叙利亚,还会有今天的苹果传奇吗?应该说是美国曾有过的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成就了乔布斯。创造力固然有天赋的因素,但它的启动与爆发更多地需要依托将创新精神转化为全新理念与实践行动、管理方式和运行规则,以及制度环境与科学机制的创新。因此,如何营造多元、开放、独立、自由的环境,积极倡导和培育大胆怀疑、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这将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发现与培养特色人才:鼓励教师和科研管理者们成为能够发现特色、识别人才的伯乐,并持之以恒的给予支持,不计回报。华罗庚,初中毕业,自学成才,由于其在数学上的突出表现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成为一代数学大师。陈寅恪,留学多国,不求学位,只为治学,虽然没有任何学位,但他是清华国学院的教授,是国学大师,对史学、文学、哲学乃至于天文地理无不通晓。再有非常突出的例子是生物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他也是有独立精神,有特色、执着的人才。他考不上维也纳大学,因考取不到职业教师执照只能做代课老师,在修道院工作却不会传教,但他在修道院建立的实验室里凭着个人的志趣,用了十年的时间,在遗传学理论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在他死后30年,他的理论才被认可。他做的就是这种有贡献、有特色、超前的工作。孟德尔取得的重大发现不得不提的就是他所在的修道院的院长,这位名叫耐普的院长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孟德尔的特色,并给予了超常的支持,应该说正是由于他一如既往、尽心竭力的支持成就了孟德尔,造就了这位超越时代的天才,催生了现代遗传学。耐普院长也许是世界上最有成效的伯乐之一。作为科研管理者也应该提高发现人才和科学评价的能力,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管理者在创新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也要为国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大力支持科学工作者,使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最大的才智。
3)保护争议,求真求实:科学研究中要保护争议,务必求真求实,提倡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科学上超前的工作,由于数据不完备或者不符合当时学术主流,早期多有争议。加之中国官本位思想,难以接受有争议的人和事,不能容忍超常人才的缺陷和过失,因此,面对争议多弃而不用,缺乏耐心引导。其实,产生争议是好事,必须要回归到学术本位,应鼓励争议和争鸣。中医学术史上涌现出的众多流派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结果。各学派不断吸收融合,互相渗透交叉汇流成干,形成中医学继往开来的一条长河。当代的中医药学更要敢于创新,要坚持理性,有批判地继承。如中医标准化建设工作,早年提出的时候,有些中医老先生表示反对,认为中医圆机活法、不求精准,中医搞标准会淡化辨证论治。然而,我们坚持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就在于有没有标准,标准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层次,现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推进得很快,逐步形成了共识。所以,提倡年轻一代要有批判的思想。当然对于老先生为中医求生存的感情应予以尊重。目前,还缺少评价真实世界的标准体系,RCT(随机对照试验)不仅对评价中医疗效有问题,对西医复杂性多因素慢病的干预评价也解决不了。但是在没有创新方法学方案之前,用RCT评价更容易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总体看,当今的学人不怕争议还尚待时日。一旦某项研究创新的趋势明显,有成功的希望,就应该得到支持,而且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青蒿素给我们造就了一个国际大奖,但也显示出规避风险、规避争议和举国体制带来的问题。争议与和谐并不矛盾,保护争议需要政策。科研体制也要回归学术本位,学术本位就是顺应自然,求真、求实、求异。要真正落实就必须创造一种开放、友好的学术环境,身体力行陈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相信现在的中国能够发现和培养出创新杰出的人才。
(3)培养青年学人,营造成才环境
1)青年学人是创新的主力:在科学研究中年轻人是主力军,很多重要的原创性工作都是由年轻人做出的,支持青年学人,符合创新规律。作为青年学人,首先应该树立敢为人先,破旧立新的精神。要淡定淡雅、克服急功近利,以博雅教育为核心价值观。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青年学人要敢于提出异议,勇于挑战权威。
青年学人的成长离不开高年资学者的支持。作为老一辈科学家应该多与青年学人交流,激励他们勇于突破、追求卓越,在思路和方法上给予他们启迪,为他们提供条件,帮助他们组建团队。
科研管理者素质迫切需要提高,要积极为年轻人营造创新环境,在评审中公正客观地对待青年学人,年轻人能够以学术实力获得支持,既会激发他们创新的激情,又使他们不为了寻找经费奔波而安心科研。积极探索加强自主选题在培养青年人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将课题运作与学科梯队建设有机融合,项目运作着眼于成果,学科建设着眼于人才,探索两者有机结合的机制,在项目运作中促进人才成长。
2)为青年学人创造条件:大科学时代多学科的协作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推动力,因此要跳出中医药学学科领域,欢迎一切热爱和愿意参与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学者加入,因此,需要培养和整合复合型人才。
基础研究最为薄弱,也最为艰难。基础研究尤其需要科研人员的淡定、淡雅、中道、中和,从而避免震荡时期的极左极右。中医药学学科发展首先要肯定疗效、规范标准、发现机理。从事机理层面的基础研究如何融汇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如何把结果加以校正核实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所以,基础研究最重要的是把握理念,而基础研究突破的重任更需要年轻人来完成。积极呼吁改善投招标,973项目、基金委重大计划等基础研究项目首先应该选择的是年轻的团队负责人,先选堪以重任的年轻科学家,信任他们,让他们去组建团队,完成设计,这样才能把基础研究做好。
(4)笃定中医信仰,发扬原创优势:中医药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求贤若渴,迫切呼唤创新人才。中医药创新人才首先应该热爱中医、忠诚中医。热爱中医,是要对中医事业有深厚的感情,认可中医的学术原创性,对中医的发展充满信心,克服曾有过的学科弱势的不自信。试想一个整天质疑中医是否科学的人如何能创新中医药呢?忠诚中医,就是得明白中医是怎么回事,了解中医与哲学、史学等人文学科的相关性,能理性地分析中医,有批判地继承。也就是说你首先是一个明白的中医。这里不是排斥多学科参与,中医药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需要多学科思路与方法的借鉴,但要我主人随,要中医研究,而不是研究中医。
其次,要发掘中医办教育的优质资源。应该倡导博雅教育作为中医药大学的核心价值观。重新思考、考察与调研书院式的教育,发掘其中的优质资源,充实目前的高等教育。宋代书院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强调案头书,提倡学生主动制订读书计划,而后师长们根据学生的问题做辅导。如果在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再加强创意,将会走出来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路。中医中药教学可以重新考察、探讨太医院的教习模式。太医院的教习强调案例教学,相当于现代的教学查房;还要进一步弘扬与推广策论的撰写,由老师问策,学生射策,而后撰写策论,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中医。可以向全国推广传承博士后的培养模式,在本专业里选拔优秀人才传承老专家、老中医的经验,在继承导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尝试非医多学科专业的博士后班,吸引多学科人才参与中医研究。
第三,弘扬中医的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要补读一些尼采、康德的书,中国的学问要读陈寅恪、熊十力、马一浮的著作。科学与人文融合是中医药学的双重属性,也正是后科学时代要研究的主要对象。中医药学重视临床,重视临床思维的方法,中医诊疗能否取得疗效,关键在于悟性,在于思维、思想、思考、思辨的能力,还要靠实践中临床鲜活的经验积累。这是现象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医学理论的原创优势体现在理论框架上,即是天人相应、形神一体、辨证论治。把中医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起来,在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走出自主创新的可行之路。
中医药事业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期,中医药人才是决定中医药事业成败的关键。我们需要领军人才、需要临床优秀人才、需要科技创新人才,但这些人才的形成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宽松的环境。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甘于为事业奉献的人才队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