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陈可冀治疗胸痛的学术经验
(一)温通心阳、重在培元
1.学术思想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为平素畏寒肢冷、体乏无力、胸闷气短,舌质紫暗、脉沉弦或弦紧等,常在夜间或感受寒邪时发作,表现为阳虚寒凝症状。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认为,此病阳虚虽多以心阳亏虚、血脉凝滞为主,但其本则多源于元阳亏虚。肾阳亏虚、命门火弱,不能温煦心阳,寒邪侵其虚处,客其心脉,则引发心绞痛,主张以温阳益气散寒、活血通脉止痛法,尤其注重温补心肾之阳。临证处方中即使无肾阳虚症状,亦多加温补肾阳之品,善用甘温辛润药如淫羊藿、补骨脂、山茱萸、菟丝子、巴戟天等,配伍黄芪、桂枝、薤白等益气温阳,不主张用姜、附等辛热之品,以防辛燥耗散伤阴。
2.验案举隅
温某某,男,70岁。于1999年5月18日入院。
主诉: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余,加重1周。患者多于夜间睡眠或晨起时发作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性,每周发作2~3次,持续5~8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6mg可缓解。伴头晕、胸闷、神疲乏力,舌淡暗、苔白滑,脉弦。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现服消心痛、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双肺检查阴性,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入院查普通心电图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心绞痛发作时V 3~V 5导联ST段下移0.1mV,心电图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阳性。
西医诊断:①冠心病、自发型心绞痛;②高血压Ⅱ期。
中医诊断:胸痹(心阳亏虚、胸阳痹阻)。
治则:温通心阳、宣痹和脉。
处方:
5剂,水煎温服。
服药5剂后,夜间心绞痛发作消失,但仍于清晨醒后或起床时发作,舌淡暗,脉弦滑。考虑为肝气郁结、不能升发阳气,于上方加柴胡15g,白芍15g。
服药6剂后,患者心痛未作。继服12剂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患者心前区疼痛未再发作。
【原按】
胸痛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阳虚寒凝症状,如胸痛剧烈,常在夜间或感受寒邪时发作,平素畏寒肢冷、体乏无力、胸闷气短,舌质紫暗、脉沉弦或弦紧等。此病阳虚虽多以心阳虚、血脉凝滞为主,但其本则多源于元阳亏虚。肾阳亏虚、命门火弱,不能温煦心阳,寒邪侵其虚处,客其心脉,则引发胸痛。故主张以温阳益气散寒、活血通脉止痛法,尤其注重温补心肾之阳。善用甘温辛润药如巴戟天、淫羊藿等,配伍黄芪、桂枝、薤白等益气温阳。若症见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者,属肾阳亏虚为主,可加熟地黄、附子等以阴中求阳,附子用量为熟地黄的1/3至1/4;若兼腹胀满、便溏、纳呆,属脾阳不足为主者,可加干姜、砂仁、香附以温运中州、理气化滞,运中州加香附,意在理肝气、调气血,使气血调畅,湿浊易化;若以胸闷为主、感寒诱发者,多为心阳不宣、气血凝滞,加瓜蒌,重用薤白、桂枝以通阳宣痹。胸痛发作频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则用上方冲服复方血竭散(血竭、沉香、琥珀、冰片、三七、延胡索)治疗,以补虚理气、活血通络。
【编者按】
本案例患者年老体弱,久病体虚,夜间睡眠或晨起时发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伴有头晕、胸闷、神疲乏力,舌淡暗、苔白滑,脉弦,在上述分析病机的基础上,陈老将本案例发病病机责之为心阳亏虚、血脉凝滞,认为患者年事已高,肾阳亏虚、命门火弱,不能温煦心阳,夜间或晨起之时,寒邪较盛,趁虚而入,则引发心绞痛,主张以温通心阳、宣痹和脉法佐之以温补肾阳为主。方中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以宣痹通阳,尤其重用薤白至30g,以发挥其辛而不燥,善通阳气、散结气之功,并与桂枝合用增其温心阳、散寒邪之效;患者虽无肾阳虚之症状,仍加用巴戟天、天麻以益气养精、补益肝肾、固本培元。
(二)解郁升阳,重用风药
1.学术思想
冠心病心绞痛常和情志抑郁有关,心绞痛症状有时并不典型,但发作却较频繁,常伴见胸闷、善太息、两胁不舒等症,疼痛多在清晨5~7时或情绪波动时发作。卯时为肝所主,肝木当旺,阳气升发之时,若肝气郁结,疏泄、条达、宣散功能失常,阳气升发无力,不能温养筋脉,可致心脉挛急作痛。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主张治当疏肝解郁、升阳解痉。常用疏肝解郁汤加减,并适当加用风药,以使风药升阳,助肝胆升发少阳春生之气,以利气血布达,使心脉挛急得舒,心痛自可向愈。
2.验案举隅
牛某某,男,45岁。于1999年3月13日入院。
主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1月,加重半小时。患者近1个月来,每于后半夜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入院当日凌晨5时在睡眠中发病,痛醒,胸闷胀疼痛,向左背部放射,伴恶心、汗出,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常服降压0号、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血压一般维持在104~150/95~100mmHg。吸烟史30年,每日40支。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分,血压135/100mmHg。一般情况良好,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入院做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抬高0.1~0.4mV,Ⅰ、aVL、V3~V6导联ST段下移0.2~0.6mV,立即予硝酸甘油0.6mg、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服,患者疼痛缓解,发作缓解后心电图检查正常。查肌钙蛋白阴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3.6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11U/L,乳酸脱氢酶(LDH)143U/L,磷酸肌酸激酶(CK)235U/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71U/L。
西医诊断:①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②高血压Ⅰ期。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胸阳不振、心脉痹阻。
治则:通阳宣痹、活血定痛。
处方:
9剂,水煎温服。
服药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入院第1周曾有2次心前区疼痛发作,但较轻,未用硝酸甘油即自行缓解。服药9剂后,患者病情平稳,唯舌质紫暗明显,上方加桃仁10g、延胡索10g、生蒲黄10g加强活血化瘀。
继服10剂,诸症悉除而出院。
随访4个月未复发。
【原按】
临床治疗肝气郁证,多取李东垣风药升阳之法,于疏肝之中伍用风药如荷叶、柴胡、葛根、防风、升麻等。此处治疗自发型心绞痛加用风药,亦为风药升阳,助肝胆升发少阳春生之气,以利气血布达,使心脉挛急得舒,心痛自可向愈。若有脘腹胀满、食欲不振、乏力便溏者,为肝郁脾虚,可在上方基础上加香砂六君子汤补气运脾;兼有湿阻者,可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
【编者按】
冠心病心绞痛之胸痛,中医可为饮食失调,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阻遏心阳,胸阳失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而发胸痹。本案例中陈老明确胸痛之病位、病因,通阳宣痹、活血定痛,重用瓜蒌、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清热化痰,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化湿,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配合桃仁、生蒲黄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使机体的气机调达,血液的运行畅通,改善冠脉循环,进而使心肌对氧的供求得到平衡。
(三)滋肾柔肝、解痉舒脉
1.学术思想
寒凝、气滞、瘀血阻滞血脉,不通则痛;血脉失荣、筋脉挛缩,亦可导致不荣而痛。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有阴虚见症者并不少见。其阴虚失荣责之于脏腑,多在肾、肝、心三脏。阴血亏虚,一则心失濡养而痛;二则阴虚生内热,消灼津液,血脉艰涩而痛;三则筋脉失荣挛缩而痛。临床常表现为心烦不眠、五心烦热、潮热自汗或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或舌有裂纹。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总结经验,指出心绞痛上午发作,或起床穿衣、洗漱时发作,常伴耳鸣目涩、头晕健忘、腰酸腿软等症状者,多为肝肾阴虚,心脉闭阻,治疗当滋肾养肝、柔肝解痉、活血舒脉。
2.验案举隅
乌某某,男,85岁。于1998年2月1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半年。患者近半年来,每于凌晨或上午反复发作心前区闷痛,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伴头晕耳鸣、口干目涩、大便干,舌质暗、苔白,脉细弦。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常服硝苯地平片,血压一般维持在140~160/95mmHg。查体:血压135/100mmHg,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心电图示ST-T改变。
西医诊断:①冠心病,自发型心绞痛;②高血压Ⅰ期。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肝肾阴虚、心脉闭阻。
治则:滋肾柔肝、活血舒脉。
处方:
7剂,水煎温服。
服药7剂后,胸闷痛、目涩明显好转,但仍感头晕耳鸣,上方加菊花10g、桑叶10g。
继服12剂,症状明显好转,随访半年,病情平稳。
【原按】
胸痛的发生多归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标实多为气滞、血瘀、痰阻、寒凝,而阴虚失荣则责之于脏腑,治以一贯煎加减。若症见心悸、怔忡、心烦少寐属心阴虚为主者,则应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因情绪激动而诱发,兼见肝气郁结症状者,加柴胡、郁金、防风疏肝解郁、活血定痛;冠状动脉痉挛反复发作者,加龟甲、炙鳖甲、地龙、秦艽滋阴息风解痉;兼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桑叶、菊花平肝潜阳;瘀血症状明显者,加赤芍、桃仁、红花以通脉止痛。
【编者按】
冠心病心绞痛之胸痛,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可涉及肝肺脾肾等多个脏器。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又可有阴阳气血亏虚的差异,标实者又可有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的不同,且可相兼为病。因此,在辨证施治时,首先辨别虚实,分清标本。本案例患者年迈体虚,精血渐衰,肾阴亏虚,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济于心,因而心肝火旺,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发胸痛;此外,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及肾水,又进一步耗伤肾阴。所谓“气”是指人体中的能动力量,“阴”是脏腑、机体的营养物质。气阴损伤则血脉失荣,经脉空虚,凝泣痹阻,胸痹心痛乃成。陈老之滋肾养阴法其功能为滋肾养阴,补血复脉。使津液得复,心阴旺盛,心脉失养得到改善,心肌缺血得到补偿,缺氧得到供给,故服药后患者心绞痛可以减轻或消失,生命体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