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党的十九大是民族复兴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盛会

中共江油市委党校 王良秋王良秋,中共江油市委党校,讲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夙夜追求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切实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党的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团结率领中国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尤其是经济建设成果令世界瞩目,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步目标——“富起来”已经基本实现,这为我们党团结率领全体中华儿女阔步迈向第三个目标——“强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必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向“强起来”必然转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成功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对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绘就了宏伟蓝图,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出了战略决策部署。因此,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角度看,党的十九大在民族复兴史上必然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重大转折意义。

一、对建党以来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再梳理

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就革命和建设的方式道路、力量对象、矛盾规律等问题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认知把握和策略探索的历程。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在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探索中,我们党都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纠正和完善自我,把自己锻造得更加成熟和强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与辉煌!这些胜利与辉煌,其记忆符号和基本标志就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历次重大会议。

(一)土地革命时期

“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在全党的统治,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发动农民秋收起义等新的革命主张;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抗日战争时期

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等纲领性文件,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这次会议是在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重要会议。

中共七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和前途指明了方向。

(三)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战略问题,确定了党在全国革命胜利后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基本政策;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工程。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就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制定了系列方针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重点转移的一次重要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从根本上破除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新的指导方针,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对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历次重要会议规律性认识

汉语词汇“转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指回旋曲折;二是指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三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或趋势等。很显然,本文所研究的“转折意义”是指第三层含义。中国共产党历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就是改变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原来方向、形势或趋势的大会,概括起来讲,这些会议的“转折”含义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标志性的基本特征。

(一)标志中国革命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社会进步有其阶段性规律,任何事物发展也有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前进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就是从一个阶段的胜利到另一个阶段的胜利的历史,从“八七”会议的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转向土地革命兴起,到中共八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转进,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向改革开放启幕,我们党的历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都深深地烙上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发展阶段重大转变的印记。

(二)标志中共纠错改正将革命或建设事业推向正确的轨道

建党以来,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或“左”或右多次犯过严重的错误,但都能在历史关键时刻勇于改正错误,重新迈向正确的前进道路,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让社会主义建设开启新征程,同时也让我们党由幼稚走向成熟,从弱小变得强大。这些纠错改正的史实就是我们党多次召开的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大会,如遵义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全党的统治,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政治、思想及组织路线,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再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它彻底破除了“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藩篱,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新事业。

(三)标志中共面对新形势提出新的科学的战略决策部署

与时俱进、科学决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历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都能审时度势,深刻把握和准确研判新形势新环境,提出新任务新目标,进而确立起新的战略规划,制定出系列科学的方针政策,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如七届二中全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即将取得胜利前夕,我们党及时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移、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战略决策,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系列大政方针政策。再如中共八大,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就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制定了科学的方针政策。

(四)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取得新成果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新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中国近代国情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共七大首次将毛泽东思想载入党章,并将之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而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大成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取得的首个重要成就。

(五)标志中共领导层重大调整,确立新领导集体和领袖地位

我们党历次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关键会议,在伴随新时期新思想新战略诞生的同时,中央领导层一般也会产生重大人事调整,具体表现在党中央新领导核心确立及其政治局机构人员组成变化,进而形成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领袖地位和战略思想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党以领袖为核心高度集中统一,团结奋进。中共七大明确将毛泽东思想载入党章,作为全党指导思想,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包括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在内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再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增选陈云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胡耀邦、宋任穷、习仲勋等同志被增选为中央委员或政治局委员,为此后形成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改革开放序幕准备了条件。

(六)标志中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新变化,提出新论断

伴随着中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孕生新态势,我们党都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提出新时代关乎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判断与理论认同,及时调整策略方针,确定新目标新任务。如中共瓦窑堡会议,提出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有关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对立关系,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而逐渐减弱和隐退,进而彼此包容并为共同理想凝聚在民族旗帜之下,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做出《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报告的深刻背景,也是我们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遵循。再如在中共八大上,毛泽东认为随着中国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故而会议指出,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三、党的十九大重要转折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里的“关键”与“重要”,如果我们把它置于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史中,置于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或许已经赋予了它更加深刻而广远的含义,换句话讲,之所以“关键”“重要”,是因为党的十九大继往开来,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节点上承载着更多的转折意蕴。

(一)党的十九大是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转进的节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

在建党一百周年时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即中国人民富起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向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即要努力实现我们党和人民追求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距离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虽然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但我们有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积淀和雄厚基础,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力量和智慧,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当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放眼未来,瞄准下一个百年目标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规划部署,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期盼,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因此,2017年秋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民族复兴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

(二)党的十九大为民族复兴“强起来”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两步走”发展战略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布局的继承和发展,并对两个阶段的基本任务、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做出了全面科学的安排部署。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三)党的十九大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繁荣。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创立的新丰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境界,指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道路,彰显出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蓬勃生机,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实践,孕育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是引领这个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四)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了新判断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会议认为,我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是我们党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呈现新态势、顺应人民新期盼而做出的新论断。

(五)党的十九大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党的十九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最高决策层选举产生了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7名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这标志我们党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时刻,形成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这个坚强有力的集体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必须有一个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习近平同志已经成为全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确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思想上衷心拥护核心,在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在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在行动上主动看齐核心,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辉煌!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我国人民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转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做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中国社会关系和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科学论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党章,作为全党行动指南,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新局面。因此,从党史党建的经验来看,从民族复兴伟大进程来看,党的十九大必然被赋予了丰富而深远的历史转折意义,是党史和民族复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和伟大斗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