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自序
这本书写了很久,若从硕士班时期算起,足足有四分之一个世纪。当初写硕士论文时,百货公司的研究还不多,上海百货公司的相关著作更少,我只能依着前人的路数,探讨永安公司的经营、人事、资金、营销等“现代企业功能”。在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因为没能想到其他研究取径,于是先把百货公司的研究摆在一边,倒是毕业后到中研院工作,才又把这个计划拾了起来。当时消费文化的理论与研究方兴未艾,院内几位前辈学者致力于明清中国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研究,对我很有启发。只是我一直在想,明清消费文化与近代消费文化最大的区别在哪里?特别每一次兴冲冲地和明清史学者讨论某种“新”现象时,他们总会说:“这在明清时代已出现了。”究竟要如何明确地说消费文化“走向近代”?
在一定程度上,本书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百货公司当然是19世纪后半叶才出现的新式商店,但它的很多特征在百货公司之前的伦敦和巴黎已经出现,包括重视展示、明码标价、自由参观等,而“拱廊商店街”更被认为是百货公司的前身,因此百货公司似乎更像是集各种零售业变化于大成的结果,也使人怀疑百货公司究竟有多“新”。不过这种“集大成”本身是有意义的,特别当我们考虑百货公司对城市景观、社会价值和文化生产的影响时,百货公司毫无疑问形塑了人们对“现代”的梦想、期待、追求或憎恶。这是前近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从城市文化的角度,重探百货公司的历史。
简体版的面世,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特别是编辑李期耀先生的协助。更要感谢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教授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他的序文其实更像是一篇书评,其中有好几个观察都是未来百货公司研究可以继续努力的方向,像他提出殖民主义对于百货公司历史的影响,虽然书里可以看到一点影子,但并未深入讨论,这是未来研究百货公司全球史可以好好发挥的论点。
简体版付梓期间,父亲因病辞世。他一生拥抱现代消费文化,并且从年轻时就跟着上海老板工作,深深被上海物质文明所吸引。我成长过程中,和父母一起逛百货公司一直是非常美好而独特的生活经验。我投入上海百货公司史的研究,也可以算是受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谨以本书简体版纪念他。
2018年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