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篇
记六一语
【原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1],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3],自工[4]。世人患[5]作文字少,又懒[6]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7]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8],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注释】
[1]顷(qǐng)岁:近年。孙莘老:宋代孙觉,字莘老,高邮人。欧阳文忠公: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文忠”是他的谥(shì)号。
[2]乘间:乘机,趁着空儿。
[3]唯:只有。勤:努力,尽力。而:并且。
[4]自工:自然精妙;工:精妙,好。
[5]患:疾病;毛病,弊病。
[6]懒:意为懒惰;懈怠。
[7]即:就。至:达到。
[8]疵(cī)病:缺点,毛病。此指文章毛病。指擿(tī):挑剔;指摘,即挑出毛病、错误,加以批评。
【译文】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经趁着空闲向他请教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问题。欧阳修回答:“此中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并且多动笔练习,自然就会写得精妙。世人修学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每写出一篇,就总想超越别人,像这样的人很少有达到文笔精湛的。其实,文章的缺点不用等待别人去指出,只要写得多了,自己就能发现问题。”这些话也是欧阳公以他自身尝试的经验在告诫他人,所以听起来特别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