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不是伤害孩子的借口
在不知不觉之间,很多父母都在以爱孩子的名义去伤害孩子,而他们却浑然不知。他们总是抱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爱,不知道父母爱得深沉,却不知道父母尽管爱孩子,却同样不知道孩子对于父母的信任和依赖。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也因为从出生开始就依赖父母的照顾成长,所以孩子对于父母的感情也是简单纯粹的。孩子愿意亲近父母,愿意张开怀抱拥抱父母。哪怕刚刚受到父母的误解和委屈,孩子也会马上又满心欢喜地投入父母的怀抱,从来不会疏远父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爱尽管无私,却要更加尊重孩子的需求,从而才能真正尊重和平等对待孩子。
真正的爱,应该是为了所爱的人考虑,而不是一味地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把自己沉甸甸的希望都压在孩子身上。妈妈自以为孩子不理解自己深沉的爱,实际上,妈妈也从来做不到像孩子对待妈妈那样,去完全信任和依赖孩子。孩子对父母的爱完全是没有条件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同样应该如此。作为妈妈,千万不要把对孩子的爱附加上各种条件,否则日久天长,孩子不但会感受到妈妈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而且他们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对妈妈的爱也变得迟疑。
3岁半的晨晨最近有一颗牙齿成蛀牙了,而且相邻的牙齿也有成蛀牙的迹象,妈妈赶紧带着晨晨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对妈妈说:“孩子太小,没法治牙齿,你平日里多多督促他刷牙吧,也许等到牙齿不好的时候,就该换牙了。”妈妈说:“这孩子刷牙总是三心二意,还喜欢含着东西睡觉,所以才会长蛀牙。”医生说:“既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样才不会越来越严重。”
回到家里之后,妈妈当即给晨晨换了电动牙刷,还为晨晨买了美味的草莓牙膏。晨晨最喜欢吃草莓,也一直对爸爸妈妈的电动牙刷很感兴趣,妈妈想用这种方式吸引晨晨刷牙。然而,才新鲜了三天,晨晨又开始抵触刷牙。一个周末的早晨,晨晨起床之后怎么也不愿意刷牙,妈妈好说歹说,也没有劝动晨晨。为此,妈妈不耐烦地说:“你这个孩子就是活该牙疼,你要是再不刷牙,将来满嘴巴的牙齿都长了虫子,你不得疼得哇哇大叫吗?!”晨晨依然不为所动,小小年纪的他当然不着急,因为不会马上就成满口蛀牙,所以他根本无法想象妈妈所说的严重后果。妈妈看着晨晨无动于衷的样子,火冒三丈地说:“晨晨,你如果再不刷牙,我就不要你了!妈妈不喜欢有蛀牙的孩子,也不想要不听话的孩子!”
听到这句话,晨晨马上哇哇大哭起来。看着妈妈做出要离开的样子,晨晨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后来,在妈妈的强迫之下,晨晨拿起牙刷刷牙,但是却非常潦草。才刷完牙,妈妈就气鼓鼓地说:“好吧,你还是糊弄事儿,不相信妈妈说的话。以后妈妈也不喜欢你了,你就自己作吧!”晨晨看到妈妈离开,赶紧从小板凳上下来,一个踉跄险些摔倒,急急忙忙跟在妈妈身后追赶。
在这个事例中,晨晨对于刷牙也许并没有那么抵触,就是因为妈妈的要挟,才让晨晨变得紧张不安,也因为恐惧而哭泣起来。从本质上而言,孩子从来不会因为父母批评自己,就对父母心怀芥蒂,也不会因为父母的怒吼,而对父母越发疏远。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看似无私,却有很多的附加条件,更有些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以爱的名义伤害着孩子稚嫩的心灵。事例中的妈妈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例如以带着孩子看绘本或者动画片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不刷牙的严重后果,从而说服孩子主动刷牙,效果就会好得多。此外,还可以带着孩子去牙科医院,寻求专业牙科医生的帮助,也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看牙的痛苦,这都比一味地强求孩子、压迫孩子来得更有效。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当看到往日里对自己温柔、耐心的妈妈一下子变得歇斯底里,他们的内心一定是紧张不安,也无处安放的。
太多的妈妈习惯了以吼叫、强迫的方式爱孩子,她们把对孩子的伤害隐藏在爱孩子的名义之下,导致孩子感到困惑,也充满无奈。真正爱孩子的妈妈,一定要从戒掉吼叫开始,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爱孩子,以无私的爱充实孩子的心灵和感情。当孩子感受到妈妈深沉无私的爱,当孩子喜欢接受妈妈的爱,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和引导孩子变得更容易,唯有如此,爱才会成为母子之间最温馨坚韧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