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时明空人格发展
明空于武德七年(624)出生于京城长安,贞观九年(635),十一岁时丧父。武士彟死时,继室杨真五十七岁,必须独立面对前妻所生男丁与众武家亲戚的眼光,还有自身及所生女儿们如何在武家生存的问题。根据新旧两《唐书》记载,武士彟的儿子与侄子们都在士彟死后曾对杨真有过“失礼”行为,虽然史书上写得非常隐晦,但猜测可能与争夺门户主持权有关,也可能是与此相关的家人感情不睦。就当时北方社会的风气来说,家族子弟对后母、庶母无礼已经隐然成为一股风气,有的在父祖殁后就分其妓妾,甚至将她们嫁卖取财。在武家虽然没有将后母嫁卖取财的事情,但很可能会有忽视或是蔑视的情况发生,毕竟杨真没有生下男丁,自己又是继室,夫君亡后便无人为其撑腰。
武士彟的原配夫人相里氏出身门户不高且又早逝,还没来得及享受武士彟爵位所带来的富贵;后来入门的继母杨真又出身高门、家世良好,这可能都让原配之子心中有所不满。《新唐书》中就有记载,武家子弟对杨真及明空有“礼薄”的行为,显然不只是对后母无礼,而且对异母妹妹也同样无礼。只是当时明空年纪还小,即使心中有所不满,也只能隐忍不发。在儿童心理学上已经证实,童少时期的经验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有极大影响。因此,杨氏母女与武家兄弟之间的长期衔恨,对于明空往后的人格成长,以及明空与武氏家属间的感情关系,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后果十分严重。明空当上皇后之后,便常常与母亲找各式各样的借口诬赖武家兄弟,想尽办法排除武家兄弟,甚至在他们死后让武士彟留下来的爵位改由士彟的外孙、武后大姐之子贺兰敏之来继承,而不是由武家的子孙来继承。即使在武后当了女皇之后,也不立武家子弟为大周王朝的继承人,想要让武家皇统就此断绝,这都可能与他们小时候的感情不睦有关。
武士彟死后,杨真原本打算以长期礼佛,为夫家祈福来度过余生,但在这样不睦的家庭氛围之下,她可能感于对明空姊妹的养育保护之责,于是打消出家的念头,继续留在武家养育幼女。杨真笃信佛教的信仰也影响了明空,“明空”两字即出自佛教经典之中。而且,母亲影响明空的不只是佛教信仰,她本身知诗习礼、阅史披图的才华似乎也遗传给了明空。《唐会要》中记载,贞观皇帝听闻武明空“有才貌”,于是,“召入宫”;《旧唐书》中也说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显然明空不只是外貌出众,才华也不在话下。不过,在美貌才华之外,《新唐书》中也记载了对明空的负面评价。例如:明空在青少年时期“有权术”,而且“诡变不穷”;又说明空城府深,“柔屈不耻,以就大事。”显然,明空幼年时期生活在一个有矛盾冲突的大家庭里,一直承受着某些压力,忍受一些家人或亲属间的无礼待遇,这些经历都可能使明空变得早熟又世故,甚至城府深、能权变、能忍耻,因此而养成具有斗争性的人格。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了解童年时期的武明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十一岁丧父之前,她生活在一个富裕的政治新贵家庭,蒙受母亲良好的照顾与教养,因此从小就具有佛教的宗教信仰及文史的才华根底,举止优美而又聪明多计。但自从父亲死后,由于亲属关系和家庭环境丕变,促使她变得早熟而有城府,具有忍辱、狡猾和斗争性的特征。正面和负面人格特征都可能已经潜伏或出现在青少年时期的武明空身上,这些特质能否在人格上得到调和,抑或变成失调,就要看她在青年时期如何面对更大的环境改变——入宫的遭遇和适应。